一种基于高速高精度卷对卷抗蚀膜冲型的线路成形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83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印刷电路板精密线路成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速高精度卷对卷抗蚀膜冲型的线路成形工艺,包括冲标记孔工序,对耐酸膜和铜箔开冲间距相同,位置重合的标记孔;耐酸膜冲型工序:对耐酸膜进行半冲型,将非线路区域的耐酸膜压平;图形转移工序:分别使用CCD机器视觉系统完成耐酸膜与铜箔对位,通过活动滚轮、橡胶滚轮、加热滚轮将冲型好的耐酸膜转移到铜箔上;蚀刻、褪膜工序:将贴好耐酸膜的铜箔依次浸泡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完成线路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材料成本,节约了设备成本,比传统的曝光、显影工序的工艺控制更加容易,良率提升至99.9%。良率提升至99.9%。良率提升至9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速高精度卷对卷抗蚀膜冲型的线路成形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电路板精密线路成形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速高精度卷对卷抗蚀膜冲型的线路成形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向小型化、智能化、高性能以及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封装基板由FPC向COF过渡,COF基板的PITCH值越来越小,封装中的引脚也越来越密集和精密,而集成电路封装不仅直接影响着集成电路、电子模块乃至整机的性能,而且还制约着整个电子系统的小型化、低成本和可靠性。在日益竞争加剧的市场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是COF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0003]例如在市场中销售的大屏手机,为追求更大的屏占比,绝大多数使用COF工艺,因为COF产品具有很高的抗弯折能力,可以实现180
°
的弯折,从而可以将基板上的IC弯折到屏幕的后面,增加屏占比。在COF工艺中,精密线路成型形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工艺中铜箔需要经过贴干膜、图形转移、显影、蚀刻、褪膜这几道工序,其中在贴干膜、图形转移、显影工序中,需要保证产品处于非紫外线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速高精度卷对卷抗蚀膜冲型的线路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标记孔工序、耐酸膜冲型工序、图形转移工序、蚀刻工序和褪膜工序; 其中,冲标记孔工序:根据产品图形的大小,设置孔间距,对耐酸膜(12)和铜箔(13)开冲间距相同,位置重合的标记孔;耐酸膜冲型工序:根据产品图形,对耐酸膜(12)进行半冲型,只将耐酸膜(12)冲断;使用模具(2)对非线路区域进行冲压,将非线路区域的耐酸膜(12)压平;图形转移工序:分别使用CCD机器视觉系统(4)识别耐酸膜(12)和铜箔(13)上的标记点,完成耐酸膜(12)与铜箔(13)对位,活动滚轮(5)将耐酸膜(12)托起与橡胶滚轮(7)接触,加热滚轮(9)将铜箔(13)托起与橡胶滚轮(7)接触,橡胶滚轮(7)将冲型好的耐酸膜(12)转移到铜箔(13)上;蚀刻工序:将贴好耐酸膜的铜箔(13)流转至酸性溶液池中,将没有耐酸膜覆盖区域的铜箔(13)蚀刻掉,形成线距;褪膜工序:将蚀刻后的铜箔(13)流转至碱性溶液池中,将耐酸膜(12)剥离掉,完成线路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速高精度卷对卷抗蚀膜冲型的线路成形工艺,其特征在于:对耐酸膜(12)和铜箔(13)进行所述冲标记孔工序,并收入卷盘待用;将完成冲标记孔的耐酸膜(12)的和铜箔(13)的卷盘分别安装在贴膜设备的耐酸膜卷出端(1)和铜箔卷出端(10),并将耐酸膜(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寒计晓东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达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