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地质管桩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方桩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淤泥地质管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PC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0003]公开号为:CN10913789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地质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用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制成灌注用混凝土;S02:制作预应力主筋和箍筋,将所述预应力主筋和箍筋焊接在一起;S03:制作端板,所述端板为圆形,板上有穿接所述预应力主筋的通孔,通孔直径大于所述预应力主筋直径;将所述步骤S02中制作好的所述预应力主筋插入端板之后与圆台进行螺接配合;S04:清除待施工地面30~50cm的腐殖土;S05:在所述待施工地面铺设一层厚度1m的刚性层,用压路机将所述刚性层碾压密实,确保打桩机在施工场地行走不陷机,施工机械不沉降,所述压路机静压不陷机为标准;S06:静压力桩机就位至压桩点,调试好所述静压力桩机,使所述静压力桩机的夹钳口中心与地面上的定位样桩基本对准保证垂直稳定,将所述静压力桩机调平,进行再次调整校核无误,所述静压力桩机的长步履落地受力平稳;S07:采用半挂车运输所述管桩,当所述管桩到达施工场地时,采用25t吊车卸车;S08:所述静压力桩机起吊所述管桩;S09:通过所述静压力桩机夹持油缸将所述管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所述管桩上,压入力由压力表反映,进行沉桩作业;S10:在上一根所述管桩的桩头距离地面0.5~1m的时候进行与下一个所述管桩的接桩;S11:采用与所述管桩直径相匹配的送桩器进行送桩,送桩前将桩孔封堵;S12:当所述管桩到达设计深度,采用锯桩器对地面部分的所述管桩进行截桩;S13:将所述步骤S02中制作的所述预应力主筋和所述箍筋放入所述管桩,截断多余的所述主筋和所述箍筋;S14:利用混凝土石块沉降算法模型得出混凝土灌注方法,对所述管桩使用振捣器灌注所述步骤S01中的所述混凝土;S15:所述混凝土养生完成后,进行桩位偏差、桩顶标高、贯入度、低应变动测、静载荷试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所述凝土灌注方法为灌注混凝土中石块的密度进行调节;步骤一:建立所述混凝土石块沉降算法模型;步骤二:采集石块沉降训练数据;步骤三:利用所述石块沉降训练数据对所述混凝土石块沉降算法模型进行训练;步骤四:输入当前所述混凝土特征数据,利用所述石块沉降算法模型进行训练得出混凝土灌注方法,所述凝土灌注方法为灌注混凝土中石块的密度进行调节;所述石块沉降训练数据包括不同的石块密度混凝土凝固后的强度数据、石块大小数据、混凝土凝固的不同阶的阻力系数数据和凝固后混凝土中不同高度段的石块密度数据、石块在混凝土凝固后的沉降距离;所述混凝土的特征数据包括:当前混凝土中带混合石块的大小数据、当前混凝土凝固的不同阶的阻力系数,当前混凝土的最佳强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石块沉降训练数据对所述混凝土石块沉降算法模型进行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所述石块大小数据、所述混凝土凝固的不同阶的阻力系数数据和所述凝固后混凝土中不同高度段的石块密度数据作为训练输入数据,将不同的所述石块密度混凝土凝固后的强度数据所述作为训练输出数据,对所述混凝土石块沉降算法模型进行训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管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灌注方法具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林,任永顺,刘海青,王立彬,王保栋,郭洪新,时林朋,孙礼源,吴霄,刘玉彬,刘宝意,王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