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80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属于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包括:纵振换能器、上调幅器、拉扭变幅杆、对称试验件、下调幅器。纵振换能器下端与上调幅器、拉扭变幅杆、对称试验件和下调幅器依次螺纹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双节点的拉扭复合谐振系统,拉扭变幅杆能将纵振换能器输出的单一轴向振动转变为拉扭复合振动,对称试验件配合下调幅器既保留了拉扭复合振型,又提供了另一个可作为装夹位置的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实现15kh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疲劳试验
,特别涉及多轴超高周疲劳试验。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叶片、叶盘等关键零件经常在复杂多轴循环载荷下长时间工作,其循环周次一般在109以上,属于超高周范畴,而目前商用超声疲劳试验机仅能施加单一轴向或弯曲载荷,或利用扭振换能器施加单一的扭转载荷,这无法模拟零件在实际工况中承受的拉扭复合多轴载荷状态,更无法在此基础上施加外载荷,只能实现简单的对称循环载荷加载,关于材料在拉扭复合多轴载荷基础上提供外载荷的超声疲劳试验装置,目前尚缺乏与之对应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利用共振原理,采用一种具有双节点的拉扭复合振型,在15khz

35khz下既能实现拉扭复合多轴载荷加载,又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其上的两个节点来施加动态或静态的外载荷。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纵振换能器、上调幅器、拉扭变幅杆、对称试验件、下调幅器,纵振换能器与上调幅器、拉扭变幅杆、对称试验件、下调幅器依次螺纹连接。
[0005]所述的纵振换能器仅能产生轴向振动。
[0006]所述的上调幅器配合谐振整体能提供一个位移为零的节点,振幅为零的节点可作为稳定可靠的装夹位置,且能放大纵振换能器输入的轴向振幅。
[0007]所述的拉扭变幅杆圆锥段设有多个平行交错槽,可将部分轴向振动转化为扭转振动,斜槽在圆锥表面均匀分布,调节其数量及间隔距离可提高横波转换效率,增加扭转分量占比。
[0008]所述的对称试验件设有两个对称的圆弧缺口,该对称结构能保证在连接下调幅器后仍不破坏拉扭复合振型。
[0009]所述的对称试验件两端均设置为阶梯轴头,既能起到横波顺滑过渡的作用,又能防止对称试验件因扭转振动而螺纹松动。
[0010]所述的下调幅器一端设为锥形头,能有效承接对称试验件传递的横波和纵波,避免能量集聚,防止连接处的断裂,且提供另一个位移为零的节点,其可作为稳定可靠的装夹位置。
[0011]所述的纵振换能器、上调幅器、拉扭变幅杆、对称试验件、下调幅器组成的共振系统采用一种具有双节点的拉扭复合振型,该振型既保留了拉扭复合多轴振型,又提供了可作为装夹位置的两个节点。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功效:该装置既能实现拉扭复合多轴载荷加载,又提供了可施加动态或静态外载荷的两个节点;上调幅器配合谐振整体能提供一个位移为零的节点,且其放大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放大系数范围在1~5之间;对称试验件设有两个对称的圆
弧缺口,该对称结构在添加下调幅器后仍能保留拉扭复合振型;对称试验件两端均设置为阶梯轴头,既能起到横波顺滑过渡的作用,又能防止对称试验件因扭转振动而螺纹松动;该谐振系统采用了一种具有双节点的拉扭复合振型,该振型允许在这两节点上施加静态或动态外载荷,且其最大拉扭变形发生在试验件上,而不是变幅杆上,保证了变幅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上调幅器。
[0015]图3是对称试验件。
[0016]图4是下变幅杆。
[0017]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的双节点拉扭复合振型图。
[0018]图中标记:10

纵振换能器、20

上调幅器、201

上节点、30

拉扭变幅杆、40

对称试验件、401

上阶梯轴头、402

上圆弧缺口、403

下圆弧缺口、404

下阶梯轴头、50下调幅器、501

锥形头、502

下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纵振换能器(10)、上调幅器(20)、拉扭变幅杆(30)、对称试验件(40)、下调幅器(50),纵振换能器下端与上调幅器、拉扭变幅杆、对称试验件、下调幅器依次螺纹连接,一起形成具有两个节点的拉扭复合谐振系统,纵振换能器(10)通电,对称试验件(40)即可按此振型做拉扭振动。
[0021]工作原理:
[0022]将材料加工成对称试验件(40)形式如图3,不同材料可通过调节试验件整体长度、直径及圆弧缺口的尺寸来达到谐振频率,本实施案例材料与共振频率分别为航空钛合金、20khz,纵振换能器(10)通电后能产生轴向机械振动;上调幅器(20)将纵振换能器(10)输入机械振动进行放大;拉扭变幅杆(30)可将上调幅器(20)放大后的部分轴向振动转变成扭转振动,从而输出拉扭机械振动;对称试验件(40)两端设计为阶梯轴头(401与404),能较好的过渡拉扭变幅杆(30)输入的横波和纵波,于是对称试验件(40)可在单一轴向激励下实现拉扭振动;对称试验件(40)设有两个对称的圆弧缺口(402与403),该对称结构在添加下调幅器(50)后还能保留拉扭复合振型;所述的纵振换能器(10)、上调幅器(20)、拉扭变幅杆(30)、对称试验件(40)与下调幅器(50)组成的谐振系统采用了一种具有双节点的拉扭复合振型,该振型允许在这两个节点上施加静态或动态的外载荷,且其最大拉扭变形发生在对称试验件(40)上,而不是拉扭变幅杆(30)上,保证了变幅杆的使用寿命。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振换能器(10)、上调幅器(20)、拉扭变幅杆(30)、对称试验件(40)、下调幅器(50);纵振换能器(10)下端与上调幅器(20)、拉扭变幅杆(30)、对称试验件(40)和下调幅器(50)依次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调幅器(20)设计有一个位移为零的上节点(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节点的超高周拉扭复合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德广陈超林唐志强韩兆云李道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