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56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包括运载车,运载车上活动设置有承载架,承载架可卷存场坪单元,承载架整体可相对于运载车水平旋转,处于运输状态时,承载架纵向设置在运载车上;处于铺设场坪状态时,承载架横向设置在运载车上且承载架的铺设杆朝向车辆后方,承载架上卷存的场坪单元可放置到地面上,利用运载车的移动铺设场坪单元;处于回收场坪状态时,承载架横向设置在运载车上且承载架的固定杆朝向车辆后方,地面上场坪单元可与承载架相连,利用运载车的移动回收场坪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利用运载车和承载架,大大提高了停机坪铺设的灵活性,可单车随时随地的铺设停机坪,为各类直升机提供了起降保障。降保障。降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


[0001]本技术涉及直升机起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

技术介绍

[0002]直升机航空运输具有运行速度快、越障能力强、社会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和特点,特别是中短距离,可精确实现点对点直达运输。因此,在各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不断出现的今天,直升机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客货运输、紧急救援、后勤保障等场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诸多运输和紧急救援等场合,受到复杂地形和其它环境限制,直升机往往无法直接降落。
[0003]目前常用的室外停机坪、屋顶停机坪、船舶停机坪等这些停机坪都是处于相对无法移动的固定位置,无法为前往事故现场的直升机提供可靠的停机和起飞场地。另外,直升机在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救援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故障,或路程较长,返程时油量不足等问题,导致无法使用直升机前往救援,错失救援良机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地面临时增加应急补给起降点,以保障直升机可安全、可靠的执行任务。综上,亟待设计一种移动式的直升机起降系统,解决上述重大技术难题,满足直升机可以随时随地降落和起飞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具有实现直升机随时随地降落起飞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其中,包括运载车,运载车上活动设置有承载架,承载架可卷存场坪单元,承载架的下方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包括铺设杆和固定杆;承载架整体可相对于运载车水平旋转,以切换至运输状态、铺设场坪状态或者回收场坪状态;处于运输状态时,承载架纵向设置在运载车上;处于铺设场坪状态时,承载架横向设置在运载车上且承载架的铺设杆朝向车辆后方,承载架上卷存的场坪单元可放置到地面上,利用运载车的移动铺设场坪单元;处于回收场坪状态时,承载架横向设置在运载车上且承载架的固定杆朝向车辆后方,地面上场坪单元可与承载架相连,利用运载车的移动回收场坪单元;运载车上设置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可在铺设场坪状态与回收场坪状态时支撑场坪单元,以防止场坪单元与运载车发生干涉。
[0006]进一步,场坪单元包括多块顺次首尾相连的场坪板,相邻两块场坪板可拆卸连接,且相邻两块场坪板可相对转动一定角度,以使场坪单元可卷存在承载架上。
[0007]进一步,场坪板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包括插接孔和插接通道,插接通道设置在第一连接端的侧壁上,插接通道与插接孔相连通;第二连接端包括连接梁和插接头,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插接头相连,连接梁和插接头可插接在插接通道和插接孔内,连接梁容置在插接通道内,插接头容置在插接孔内。
[0008]进一步,插接头的截面为倒梯形,插接头的梯形的下底与连接梁相连;插接孔的截面为与插接头相配合的倒梯形,插接孔的梯形的下底与插接通道相连;插接孔与插接头之
间设置有间隙,以使相邻两块场坪板可相对转动一定角度。
[0009]进一步,场坪单元包括场坪连接板,场坪连接板设置在场坪单元长度方向上的端部位置处,场坪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孔和插接通道,以与前一块场坪板的第二连接端相连;场坪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插件与另一场坪单元的首块场坪板的第一连接相连。
[0010]进一步,场坪连接板上设置有插接部,连接插件上设置有插接槽,插接槽可插接在插接部上,以实现连接插件与场坪连接板的连接;连接插件远离插接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场坪板的第二连接端结构相同的连接梁和插接头,以使连接插件可插接在另一场坪单元的首块场坪板的第一连接端上。
[0011]进一步,承载架为U型,承载架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滚轴,滚轴可相对于承载架转动,滚轴用于卷存场坪单元,滚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卷存电机相连,卷存电机可驱动滚轴转动;滚轴远离卷存电机的一端与摇杆相连,手动摇动摇杆可驱动滚轴转动。
[0012]进一步,滚轴与固定卷板的一端固定相连,固定卷板的另一端可与场坪单元的首端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铺设杆上设置有辅助轮,铺设场坪作业时,辅助轮可承托场坪单元;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可与场坪单元的末端可拆卸连接,以固定卷存的场坪单元。
[0014]进一步,承载架的底部与回转盘固定相连,运载车上设置有与回转盘相配合的回转座,回转盘可相对于回转座转动,以实现承载架的整体转动。
[0015]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结构设计巧妙,利用运载车和承载架,大大提高了停机坪铺设的灵活性,可单车随时随地的铺设停机坪,为各类抢险、救援、转运、勘察直升机提供了起降保障;采用可拼接式的停机坪,停机坪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铺设拼接,在提高停机坪的适用范围的同时,也避免了起降小型直升机时,铺设较大停机坪而造成的浪费。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推铲放下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场坪板的端面立体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相邻两个场坪单元与连接插件的爆炸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相邻两个场坪单元与连接插件的装配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场坪单元拼接成停机坪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承载架的立体图1;
[0025]图8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承载架的立体图2;
[0026]图9为图8的A部放大图;
[0027]图10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准备回收场坪时的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10的B部放大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回转座的立体图;
[0030]图13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铺设场坪状态的示意图;
[0031]图14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的回收场坪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3]如图1

14所示,本技术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包括运载车1,运载车1的车头前端铰接有推铲组件2,推铲组件2可对地面进行找平,以方便铺设停机坪;另外,抗震救灾、救援抢险时,推铲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载车,运载车上活动设置有承载架,承载架可卷存场坪单元,承载架的下方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包括铺设杆和固定杆;承载架整体可相对于运载车水平旋转,以切换至运输状态、铺设场坪状态或者回收场坪状态;处于运输状态时,承载架纵向设置在运载车上;处于铺设场坪状态时,承载架横向设置在运载车上且承载架的铺设杆朝向车辆后方,承载架上卷存的场坪单元可放置到地面上,利用运载车的移动铺设场坪单元;处于回收场坪状态时,承载架横向设置在运载车上且承载架的固定杆朝向车辆后方,地面上场坪单元可与承载架相连,利用运载车的移动回收场坪单元;运载车上设置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可在铺设场坪状态与回收场坪状态时支撑场坪单元,以防止场坪单元与运载车发生干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其特征在于,场坪单元包括多块顺次首尾相连的场坪板,相邻两块场坪板可拆卸连接,且相邻两块场坪板可相对转动一定角度,以使场坪单元可卷存在承载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其特征在于,场坪板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包括插接孔和插接通道,插接通道设置在第一连接端的侧壁上,插接通道与插接孔相连通;第二连接端包括连接梁和插接头,连接梁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的侧壁相连,另一端与插接头相连,连接梁和插接头可插接在插接通道和插接孔内,连接梁容置在插接通道内,插接头容置在插接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直升机停机坪,其特征在于,插接头的截面为倒梯形,插接头的梯形的下底与连接梁相连;插接孔的截面为与插接头相配合的倒梯形,插接孔的梯形的下底与插接通道相连;插接孔与插接头之间设置有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任洪鹏詹雨迪吴昊曹兵王菲李琛罗群穆梦斐闫梦扬王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