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及其应用的风光一体化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50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及其应用的风光一体化基础,其中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包括预埋在零米地面以下的微孔灌注桩和用于实现光伏支架立柱与微孔灌注桩插拔式固定的套管组件;其中风光一体化基础,包括用于安装风机塔筒及布置光伏发电装置的多个风机基础,每相邻两个风机基础的吊装平台之间均连接有检修运维通道,所述检修运维通道的路面上布设有多个如上所述的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风机基础上光伏发电装置的布局优化,具体为在风机基础的用于供吊车、检修车辆等设备通行的道路区域上合理布置了光伏发电装置,进而实现了对征地范围内土地的高效利用。现了对征地范围内土地的高效利用。现了对征地范围内土地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及其应用的风光一体化基础


[0001]本技术属于风光互补发电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及其应用的风光一体化基础。

技术介绍

[0002]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装置、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交流直流负载等部分组成,是集风能、太阳能及蓄电池等多种能源发电技术及系统智能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0003]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尺寸大(风机叶叶轮直径多在140米以上),设备重(机舱重量多达70吨以上)、高度大(风机塔筒高度多达90米以上)的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多选择将风机叶片在地面进行预组装,然后再利用吊装设备将其起吊至轮毂高度处进行安装。因此,在风机塔筒底座——风机基础施工时,往往需要同时浇筑建造尺寸较大的吊装平台,以在前期施工时为吊装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的组装等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在后期检修维护时为吊装设备、检修车辆等提供一条通行道路。
[0004]而因为光伏发电装置通常采用膨胀螺栓安装在预制有立柱孔的混凝土基座上,安装后无法再行拆卸。所以,在后期检修维护时为避免影响吊车、检修车辆等设备进入吊装平台,形成的通行道路上一般无法安装光伏发电装置。这造成了对征地范围内土地的浪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该区域内太阳能资源的开发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及其应用的风光一体化基础,以达到高效使用征地范围内所有可利用的土地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包括预埋在零米地面以下的微孔灌注桩和用于实现光伏支架立柱与微孔灌注桩插拔式固定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固设于光伏支架立柱底端的上套管、固设于微孔灌注桩顶端的下套管以及设于上套管、下套管之间的周向限位组件;
[0007]所述微孔灌注桩的顶端向上延伸至下套管外部,并能置于上套管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周向限位组件包括固设于上套管外周面上的第一外护板、固设于下套管外周面上的第二外护板以及插拔式连接在第一外护板和第二外护板内侧的楔形自锁销钉。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周向限位组件沿上套管及下套管周向均匀布置有多组。
[0010]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微孔灌注桩包括上下焊接于一体的圆钢管和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上灌注有混凝土。
[001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风光一体化基础,包括用于安装风机塔筒及布置光伏发
电装置的多个风机基础,每相邻两个风机基础的吊装平台之间均连接有检修运维通道,所述检修运维通道的路面上布设有多个如上所述的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
[0012]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检修运维通道两侧均布置有光伏发电装置。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光伏支架立柱的安装方式,具体为采用预埋在零米地面以下的微孔灌注桩,配合套管组件实现了与光伏支架立柱之间的插拔式固定,即光伏支架立柱在混凝土基座上可拆卸式的安装方式,进而使在检修运维通道的路面上也可以布设光伏发电装置。后期若有检修车辆到指定风机基础处进行维护,只需向上拔出光伏发电装置,路面即可恢复平整以使检修车辆通行,维修结束后还可再次将光伏发电装置安装至路面上,形成光伏发电区域。
[0015]本技术能够实现对征地范围内土地的高效利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区域内太阳能资源的开发程度。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上套管的横断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布局示意图;
[0020]图中:1、微孔灌注桩;2、光伏支架立柱;3、上套管;4、下套管;5、第一外护板;6、第二外护板;7、楔形自锁销钉;8、圆钢管;9、钢筋笼;10、零米地面;11、风机基础;12、吊装平台;13、检修运维通道;14、光伏发电装置;15、预埋管桩;16、光伏组件滑轨;17、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
[0023]本实施例用于实现光伏支架立柱2在混凝土基座上的可拆卸安装,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微孔灌注桩1和套管组件。其中,微孔灌注桩1预埋在零米地面10以下,包括上下焊接于一体的圆钢管8和钢筋笼9,并且钢筋笼9上灌注有混凝土。套管组件用于实现光伏支架立柱2在微孔灌注桩1上的插拔式固定,包括上套管3、下套管4和周向限位组件。
[0024]注:“零米地面10”指施工场地的地平面,本实施例中具体指混凝土基座的水平面。
[0025]进一步的,上套管3与下套管4结构相同,两者内径均与圆钢管8、光伏支架立柱2的外径相适配。其中的上套管3焊接固定在光伏支架立柱2的底部,并且光伏支架立柱2的底端位于上套管3内部;其中的下套管4焊接固定在微孔灌注桩1顶部的圆钢管8上,并且圆钢管8顶端向上延伸至下套管4外部。上套管3与下套管4对接后,圆钢管8顶端可以置于上套管3内,与光伏支架立柱2的底端接触。
[0026]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选择使光伏支架立柱2的底端延伸出下套管4,而使圆钢管8顶端位于下套管4内部,上套管3与下套管4对接后,光伏支架立柱2底端置于下套管4内,与圆钢管8的顶端接触。
[0027]周向限位组件沿上套管3、下套管4的周向均匀布置有多组,用于限制光伏支架立柱2相对微孔灌注桩1的转动。如图1所示,每组周向限位组件均包括焊接固定在上套管3外周面上的第一外护板5、焊接固定在下套管4外周面上的第二外护板6和插拔式连接在第一外护板5和第二外护板6内的楔形自锁销钉7。第一外护板5、第二外护板6位置上下对应,并且上套管3、下套管4对应于第一外护板5和第二外护板6的位置处开设有适配楔形自锁销钉7的定位槽17,以实现对楔形自锁销钉7的插装。
[00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共设有两组周向限位组件。
[0029]使用本实施例时,首先在规划区域内将微孔灌注桩1预埋在零米地面10以下;然后将上套管3焊接在光伏支架立柱2上,将下套管4焊接在微孔灌注桩1的圆钢管8上;最后,对接上套管3、下套管4,并使圆钢管8顶端伸入上套管3内与光伏支架立柱2底端抵接,再将楔形自锁销钉7插入定位槽17内,即实现光伏支架立柱2在微孔灌注桩1上的插装固定。
[0030]当需要拆除光伏支架立柱2,使该区域地面恢复平整时,只需将楔形自锁销钉7抽出,即可向上拔出光伏支架立柱2,将其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在零米地面以下的微孔灌注桩和用于实现光伏支架立柱与微孔灌注桩插拔式固定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固设于光伏支架立柱底端的上套管、固设于微孔灌注桩顶端的下套管以及设于上套管、下套管之间的周向限位组件;所述微孔灌注桩的顶端向上延伸至下套管外部,并能置于上套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桩,其特征在于:周向限位组件包括固设于上套管外周面上的第一外护板、固设于下套管外周面上的第二外护板以及插拔式连接在第一外护板和第二外护板内侧的楔形自锁销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伏支架立柱的预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化克陈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