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车载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477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载镜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雾车载镜头,防雾车载镜头包括镜筒、第一镜片、第二镜片、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组件,镜筒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由通孔的第一端至通孔的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其中,第一镜片设置于通孔的第一端端部;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镜筒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安装槽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槽内的温度;加热组件穿设安装槽且与第一镜片连接,加热组件能发热以加热第一镜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雾车载镜头,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安装槽内的温度,并通过加热组件加热第一镜片,使第一镜片的内部温度等于或略高于外部温度,使第一镜片的内端面上不会产生雾气,有效保证行车安全。车安全。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雾车载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镜头
,尤其涉及一种防雾车载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自动化、智能化的普及,车载镜头图像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的自动化驾驶技术中,车载镜头作为汽车的眼睛,在应用过程中,清晰度不能出现模糊,否则会出现程序判定错误,严重的更涉及到车毁人亡。车载镜头在使用过程中,镜头上温差最大的部分是镜头端与外部接触的镜片,如果车载镜头的内外温差大或者处于湿度高的环境中,镜头与外部接触的镜片内端面上会出现水雾或水珠,使拍摄的图像变得模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0003]目前市面上车载镜头大部分利用密封性消除镜头内部雾气,雾气消除时间比较慢,影响行车安全,客户体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雾车载镜头,能快速消除镜头内部雾气。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雾车载镜头,包括:
[0007]镜筒,所述镜筒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由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至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其中,
[0008]所述第一镜片设置于所述通孔的第一端端部;
[0009]所述第一镜片、第二镜片和所述镜筒之间形成有安装槽;以及,
[0010]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槽内的温度;
[0011]加热组件,穿设所述安装槽且与所述第一镜片连接,所述加热组件能发热以加热所述第一镜片。
[0012]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0013]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与所述第一镜片的内端面贴合连接,所述导热垫片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0014]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设置于所述镜筒外;
[0015]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的第二端穿设所述镜筒并与所述导热垫片电连接,所述供电模组能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件向所述导热垫片供电以使所述导热垫片发热。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镜片的内端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中心区域的第一内凹面和环绕于所述第一内凹面设置的第一加热面,所述导热垫片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加热面贴合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导热垫片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
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导电连接件为金属片或导电胶。
[0019]可选地,所述导热垫片被配置为导电油墨层,所述导电油墨层涂覆于所述第一镜片的内端面上。
[0020]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0021]PIN针,所述PIN针的第一端穿设所述安装槽且与所述第一镜片的内端面贴合连接;
[0022]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设置于所述镜筒外;
[0023]第三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件的第二端与所述PIN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供电模组能通过所述第三导电件向所述PIN针供电以使所述PIN针发热。
[0024]可选地,所述PIN针包括:
[0025]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第一端设置有滑动槽;
[0026]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第一端滑动插接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伸缩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镜片的内端面贴合;
[0027]弹性体,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伸缩件之间,所述弹性体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弹性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滑动槽的槽底抵接,所述弹性体的第二端与所述伸缩件抵接。
[0028]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与所述镜筒连接的加热件,所述第一镜片的周侧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镜筒的材质为导热材质,所述加热件能发热并通过所述镜筒加热所述第一镜片。
[0029]可选地,所述镜筒与所述第一镜片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镜筒之间的空隙。
[003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本技术提供的防雾车载镜头,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安装槽内的温度,并通过加热组件加热第一镜片,使第一镜片的内部温度等于或略高于外部温度,使第一镜片的内端面上不会产生雾气,有效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防雾车载镜头的一视角剖视图;
[00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防雾车载镜头的又一视角剖视图;
[00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镜片的剖视图;
[00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穿孔的一结构剖视图;
[00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穿孔的一结构剖视图;
[003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防雾车载镜头的一视角剖视图;
[003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PIN针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4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防雾车载镜头的一视角剖视图;
[0041]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防雾车载镜头的又一视角剖视图;
[0042]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第二穿孔的一结构剖视图。
[0043]图中:
[0044]100、镜筒;110、第一穿孔;120、第二穿孔;130、安装孔;
[0045]210、第一镜片;211、第一内凹面;212、第一加热面;220、第二镜片;
[0046]310、安装槽;320、密封槽;
[0047]410、温度传感器;420、第二导电件;
[0048]510、导热垫片;511、导电连接件;520、第一导电件;530、模组基板;540、PIN针;541、固定件;5411、滑动槽;5412、连接部;5413、环形槽;542、伸缩件;543、弹性体;550、第三导电件;
[0049]600、密封圈;700、导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5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5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雾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00),所述镜筒(100)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由所述通孔的第一端至所述通孔的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第一镜片(210)和第二镜片(220);其中,所述第一镜片(210)设置于所述通孔的第一端端部;所述第一镜片(210)、第二镜片(220)和所述镜筒(100)之间形成有安装槽(310);以及,温度传感器(410),所述温度传感器(410)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10)内,所述温度传感器(410)用于检测所述安装槽(310)内的温度;加热组件,穿设所述安装槽(310)且与所述第一镜片(210)连接,所述加热组件能发热以加热所述第一镜片(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垫片(510),所述导热垫片(510)与所述第一镜片(210)的内端面贴合连接,所述导热垫片(510)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安装槽(310)内;供电模组,所述供电模组设置于所述镜筒(100)外;第一导电件(520),所述第一导电件(520)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520)的第二端穿设所述镜筒(100)并与所述导热垫片(510)电连接,所述供电模组能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件(520)向所述导热垫片(510)供电以使所述导热垫片(510)发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雾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210)的内端面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镜片(210)中心区域的第一内凹面(211)和环绕于所述第一内凹面(211)设置的第一加热面(212),所述导热垫片(510)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加热面(212)贴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雾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片(510)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导电连接件(511),所述导电连接件(511)与所述第一导电件(520)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雾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511)为金属片或导电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雾车载镜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米士隆陈吕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汽车视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