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去除及纳米颗粒产物回收的多功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和膜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去除及纳米颗粒产物回收的多功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金属污染是水污染现象中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些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来自于电镀、冶金、电池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金属离子的种类包含钙、镁、银、钯、铬、铁、锰、钴、汞等。将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排至环境中会影响生态循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甚至通过遗传的方式影响后代发育。目前针对含重金属的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化学法作为最常用的技术,需要额外向水体中投加各种药剂,这种技术会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并且随着国家对于药剂使用的严格规范,化学法在未来的水处理应用中会受到局限。物理法可以避免化学药剂投加的弊端,但物理分离过程只会产生危害性更大的浓水,不能从根本上实现重金属的去除和转化,且投资成本高。而生物法存在启动周期漫长,受水质条件影响大,产率低等问题。
[0003]电化学是一种绿色的主动型技术,可以通过提供清洁的电子和分解水使溶液中的金属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去除及纳米颗粒产物回收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用于金属去除及纳米颗粒产物回收的多功能装置包括四者依次连通的电化学结晶区A(13)、颗粒膜分离区A(14)、电化学结晶区B(15)、颗粒膜分离区B(16),以及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位于电化学结晶区A(13)、颗粒膜分离区A(14)、电化学结晶区B(15)、颗粒膜分离区B(16)的一侧;电化学结晶区A(13)一侧面开有进水口(6),其另一侧和颗粒膜分离区A(14)的共有面上开有溢流口A(12);颗粒膜分离区A(14)和电化学结晶区B(15)共有面上安装膜组件单元A(8);电化学结晶区B(15)和颗粒膜分离区B(16)共有面上开有溢流口B(25);颗粒膜分离区B(16)的另一侧面上开有出水口C(20);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与颗粒膜分离区A(14)和颗粒膜分离区B(16)的接触面分隔开;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的两端分别设置出水口A(7)和出水口B(19);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通过连接膜组件单元B(26)与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连通;液体通过溢流口A(12)由电化学结晶区A(13)流向颗粒膜分离区A(14),之后再经过膜组件单元A(8)流向电化学结晶区B(15);液体通过溢流口B(25)由电化学结晶区B(15)流向颗粒膜分离区B(16),之后再由出水口C(20)流出装置或经膜组件单元B(26)流向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电化学结晶区A(13)包括反应区A和颗粒回收区A;反应区A用于分隔电化学结晶区A(13)和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其包括丝网阴极A(9)、绝缘隔网(10)和丝网阳极(11),三者紧密贴合;颗粒回收区A位于电化学结晶区A(13)底部,与电化学结晶区A(13)相通,其呈无顶面的倒梯形,梯形的两腰为防回流板(2);膜分离区颗粒回收槽A(3)位于颗粒膜分离区A(14)底部,与颗粒膜分离区A(14)相通;电化学结晶区B(15)包括反应区B和颗粒回收区B;反应区B用于分隔电化学结晶区B(15)和电化学阳极反应区(17),其包括紧密贴合的丝网阴极B(27)、绝缘隔网(10)和丝网阳极(11);颗粒回收区B包括颗粒回收槽B(4)和防回流板(2),其结构与颗粒回收区A结构相同;膜分离区颗粒回收槽B(5)位于颗粒膜分离区B(16)底部,与颗粒膜分离区B(16)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属去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