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养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41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养护方法,步骤一、测量沥青路面纵向裂缝长度,对待养护的沥青路面架设警示栏;步骤二、将道路面裂隙面局部进行铣刨后,使裂隙内形成坑槽基层;步骤三、采用沥青路面养护装置对坑槽基层内推进清理,用于提高坑槽内壁周侧的清理完整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控边周清扫条与铣刨后形成的坑槽壁处于适应贴合状态,使旋转驱动件通过驱动传动辊轮外侧设置的边周清扫条将裂隙刨铣后的坑槽的边角以及内壁周侧附着杂质扫脱,将坑槽内壁的周侧位置不平整中残留杂质带出,直至推进操作机壳沿裂缝铣刨后形成的坑槽内移动整条坑槽后,即可完成清扫,有效适应于裂缝形成长度较长且坑槽深度较低的坑槽。长且坑槽深度较低的坑槽。长且坑槽深度较低的坑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修补
,具体是一种沥青路面养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普通公路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路面整体强度不足以适应实际交通负荷和内部应力变化,而常见公路裂缝按形状主要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其中,纵向裂缝的形成主要因部分路段处于坑槽或出现弹簧土情况,在施工时处理不到位回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所造成的。
[0003]针对于纵向裂缝在局部范围内的修补方式,主要采用刨铣的方式沿纵向裂缝产生范围的周侧开设出坑槽,之后沿坑槽处填充沥青混料灌缝后人工进行夯实,而为了保证填充的沥青混料填充时坑槽平整性,需要在填充修补前对刨铣的坑槽基层以及其内壁部分进行清理,以便于界面剂的涂刷,但相较于刨铣后的坑槽基面,坑槽内壁的周侧位置在刨铣后更容易产生不平整性,造成清理时容易出现过多死角,因此清理难度增大,尤其是坑槽间距小,人工处理方式作用于裂缝形成长度较长且坑槽深度较低的坑槽,由于不利于借助大型清理工具以及设备,需要操作人员在低作业面重复且单一进行的手部扫刷动作,因此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测量沥青路面纵向裂缝长度,对待养护的沥青路面架设警示栏;步骤二、将道路面裂隙面局部进行铣刨后,使裂隙内形成坑槽基层;步骤三、采用沥青路面养护装置对坑槽基层内推进清理,用于提高坑槽内壁周侧的清理完整性;步骤四、将完成清理后的坑槽基层中填充修补填料后通过压路机压平处理;上述步骤三中使用的沥青路面养护装置包括:操作机壳(1)和供气模块(2),所述操作机壳(1)和所述供气模块(2)之间通过装配支架(3)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机壳(1)的底部设有边角脱杂组件(4)以及后整备组件(5),所述边角脱杂组件(4)用于纵向裂缝修复前坑槽侧壁表面粘连杂质的清理;所述边角脱杂组件(4)包括纵向深度调动件(41)、管头框架(42)、侧基面贴合板(43)、传动辊轮(44)和边周清扫条(45),所述纵向深度调动件(41)壳体固定于调距驱动件(46)的输出端,通过所述调距驱动件(46)驱动所述纵向深度调动件(41)沿轴点转动,所述管头框架(42)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深度调动件(41)的壳体,所述侧基面贴合板(43)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深度调动件(41)的输出端,且所述侧基面贴合板(43)呈弧形设置,所述侧基面贴合板(43)的基点接触面(401)位置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单元(431),所述传动辊轮(44)通过支耳铰接于所述侧基面贴合板(43)的外侧,且所述边周清扫条(45)呈环形等间距分布固定于所述传动辊轮(44)的外壁,所述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涛郝旭宽于勇杨超张福生石长城赵晓春杜如兵张书荃王旭杜文生张学栋高佳美惠刁晓征董雯高明徐静王淑芹张恩成王亮田晔刘旭东薛东升苗畅慧王非唐君陈超宁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