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23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包括除油器安装筒,所述除油器安装筒表面安装有多个除油铲件,多个所述除油铲件沿着所述除油器安装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的所述除油铲件间隔45度,相邻的除油铲件圆周位置间隔45度,以保证每个相邻角度的油刷有足够范围的重合来彻底清除钢丝绳表面的油脂;每个除油铲件内置弹簧,能够调整油刷与钢丝绳的压紧力度,支架安装螺孔与行车相连,行车向前行走,每个油刷就将所在范围内钢丝绳表面的老油刷下并通过漏油孔掉落,不受钢丝绳直径的大小、钢丝绳横截面布局和螺旋方向的影响,通用性强。通用性强。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

技术介绍

[0002]水文缆道需要每年至少一次的维护打油并检查钢丝绳有无磨损断裂损伤,即便是整条钢丝绳有一处出现断裂就要将整条钢丝绳更换,否则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钢丝绳被黄油覆盖,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这些覆盖在钢丝绳表面的黄油,在日晒雨淋中与灰尘和磨损碎屑等混合变成黑色,在这些黑色老油的包裹下钢丝绳局部损伤就难以发现,所以每次维护就要将其清除掉。而且这些老油混合了杂质保护效果也不好了,再抹上新黄油之前也必须将其清除掉。
[0003]在整个缆道维护过程中除油是最难最费时的项目,钢丝绳是由多股钢丝螺旋编制而成,根据不同种类表面呈一定规律的螺旋状,所以表面凸凹不平还有很多细小的缝隙。如果不清除掉这些凹陷缝隙中的老油,出现钢丝断裂难以发现。老油与钢丝绳表面紧密结合,手工用钢丝刷一点一点的刷除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钢丝绳有几百至几千米长,而且是高空作业这个方式几乎没有人愿意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能够高效的自动清除钢丝绳表面的油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包括除油器安装筒,所述除油器安装筒表面安装有多个除油铲件,多个所述除油铲件沿着所述除油器安装筒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的所述除油铲件间隔45度。
[0007]进一步,所述除油铲件包括铲油外壳,所述铲油外壳内置入弹簧,所述弹簧内穿设有铲油刷固定块,所述铲油刷固定块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铲油外壳的两端分别与手拉环和铲油刷相安装。
[0008]进一步,所述铲油刷包括主铲油刷和副铲油刷,所述主铲油刷和所述副铲油刷分别安装在所述铲油刷固定块的两侧。
[0009]进一步,所述铲油外壳的一侧穿设有保险螺丝和锁紧螺母,所述保险螺丝和所述锁紧螺母能够与所述铲油刷固定块相抵接。
[0010]进一步,所述铲油外壳穿设在所述除油器安装筒的筒壁上,所述铲油刷朝向所述铲油外壳的中心。
[0011]进一步,多个所述铲油刷能够沿着所述钢缆的长度方向将钢缆包接。
[0012]进一步,所述除油器安装筒的筒壁上安装有多个支架安装螺孔和漏油孔,所述支架安装螺孔、所述漏油孔和所述除油铲件交错设置。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邻的除油铲件圆周位置间隔45度,以保证每个相邻角度的铲油刷有足够范围的重合来彻底清除钢丝绳表面的油脂。
[0014]每个除油铲件内置弹簧,能够调整铲油刷与钢丝绳的压紧力度,支架安装螺孔与行车相连,行车向前行走,每个铲油刷就将所在范围内钢丝绳表面的老油刷下并通过漏油孔掉落,不受钢丝绳直径的大小、钢丝绳横截面布局和螺旋方向的影响,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除油铲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除油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铲油刷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铲油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包括除油器安装筒1,所述除油器安装筒1表面安装有多个除油铲件2,多个所述除油铲件2沿着所述除油器安装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的所述除油铲件2间隔45度。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除油器安装筒1为空心长筒状。多个除油铲件2以钢缆的长度方向设置,以不同的角度将钢缆沿着长度方向包覆,有利于钢缆上油脂的全面去除。
[0025]请参阅图4至图7,所述除油铲件2包括铲油外壳201,所述铲油外壳201内置入弹簧202,所述弹簧202内穿设有铲油刷固定块203,所述铲油刷固定块203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铲油外壳201的两端分别与手拉环204和油刷相安装。
[0026]所述铲油刷包括主铲油刷2051和副铲油刷2052,所述主铲油刷2051和所述副铲油刷2052分别安装在所述铲油刷固定块203的两侧。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铲油刷固定块203从铲油外壳201的中心处穿过,铲油刷固定块20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02,旋紧手拉环204,能够使铲油刷固定块203向钢缆的表面延伸,从而使铲油刷与钢缆表面接触紧密,有利于钢缆表面油脂的去除。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铲油刷2051和副铲油刷2052安装在铲油刷固定块203与手拉环204相离一端的伸出端,主铲油刷2051和副铲油刷2052均由铆钉固定。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铲油刷2051为钢丝刷和副铲油刷2052为硬质毛刷,能够刮去线缆表面油脂。
[0030]所述铲油外壳201的一侧穿设有保险螺丝206和锁紧螺母207,所述保险螺丝206和
所述锁紧螺母207能够与所述铲油刷固定块203相抵接。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险螺丝206与铲油刷固定块203相抵接,旋转保险螺丝206和锁紧螺母207,从而调整保险螺丝206与铲油刷固定块203的抵接程度,防止铲油刷固定块203在使用的过程出现滑动,影响除油的效果。
[00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紧手拉环204,使铲油刷与钢缆相抵接,当钢缆上的油脂刮除后,旋松手拉环204,使铲油刷远离钢缆,完成作业。
[0033]所述铲油外壳201穿设在所述除油器安装筒1的筒壁上,所述铲油刷朝向所述铲油外壳201的中心。
[0034]多个所述铲油刷能够沿着所述钢缆的长度方向将钢缆5相包接。能够使除油铲件2从不同的角度,沿着钢缆的长度方向将钢缆表面的油脂除掉。
[00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铲油外壳201与除油器安装筒1相安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安装。
[0036]所述除油器安装筒1的筒壁上安装有多个支架安装螺孔101和漏油孔102,所述支架安装螺孔101、所述漏油孔102和所述除油铲件2交错设置。
[00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漏油孔102能够使油渣从漏油孔102中掉落。
[0038]支架安装螺孔101使该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与外部固定件相安装。
[00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油器安装筒(1),所述除油器安装筒(1)表面安装有多个除油铲件(2),多个所述除油铲件(2)沿着所述除油器安装筒(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相邻的所述除油铲件(2)间隔45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铲件(2)包括铲油外壳(201),所述铲油外壳(201)内置入弹簧(202),所述弹簧(202)内穿设有铲油刷固定块(203),所述铲油刷固定块(203)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铲油外壳(201)的两端分别与手拉环(204)和铲油刷相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缆道的自张紧刷式钢丝绳除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油刷包括主铲油刷(2051)和副铲油刷(2052),所述主铲油刷(2051)和所述铲副油刷(2052)分别安装在所述铲油刷固定块(203)的两侧。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权吕平毓方德胜张世明董丽梅曹磊张娜黄龙李道彬刘一鸣王清川赵林东董溢彭洪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溯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