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及电力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21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顶盖和电力柜组件,涉及电力柜技术领域。该顶盖用于盖合箱体,箱体用于至少容置第一电力柜和第二电力柜,顶盖包括顶盖主体,顶盖主体的底面至少形成有第一面部以及第二面部;第一面部用于沿竖向与第一电力柜相对设置;第二面部用于沿竖向与第二电力柜相对设置;其中,第二电力柜的高度大于第一电力柜的高度,第二面部位于第一面部靠近顶盖主体的顶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得在箱体容置有不同高度的电力柜时,电力柜、顶盖和箱体配合得更为紧凑。合得更为紧凑。合得更为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及电力柜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柜
,具体而言涉及顶盖和电力柜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件出现在电力设备中,通常,电力的稳定需要有合格的设备作保证,为了保证电器件的正常工作,通常需要采用电力柜将电器件进行防护。而为了达到防潮、防锈、防尘等目的,需要将电力柜放置于箱体和顶盖所围合成的空间内。
[0003]箱体内常放置有多个电力柜,当箱体内容置有不同高度的电力柜时,现有电力柜、箱体和顶盖配合不够紧凑。
[0004]因此,急需一种顶盖,使得在箱体内容置有不同高度的电力柜时电力柜、箱体和顶盖配合得更为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顶盖和电力柜组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顶盖,该顶盖用于盖合箱体,箱体用于至少容置第一电力柜和第二电力柜,顶盖包括顶盖主体,顶盖主体的底面至少形成有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第一面部用于沿竖向与第一电力柜相对设置;第二面部用于沿竖向与第二电力柜相对设置;其中,第二电力柜的高度大于第一电力柜的高度,第二面部位于第一面部靠近顶盖主体的顶面的一侧。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力柜组件,该电力柜组件包括电力柜、箱体以及顶盖;电力柜包括第一电力柜和第二电力柜,第二电力柜的高度大于第一电力柜的高度;第一电力柜和第二电力柜容置于箱体;顶盖盖设于箱体,且顶盖为上述的顶盖。
[0008]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顶盖主体的第二面部设置在第一面部靠近顶盖主体的顶面的一侧,第二面部用作沿竖向与高度更高的第二电力柜相对设置,第一面部用作沿竖向与高度更低的第一电力柜相对设置。如此使得高度更高的第二面部柜对应高度更高的第二电力柜,高度更低的第一面部对应高度更低的第一电力柜,进而使得在箱体容置有第一电力柜及第二电力柜时,电力柜、箱体和顶盖能配合得为紧凑,以达到在箱体容置有不同高度的电力柜时,电力柜、箱体和顶盖紧凑配合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的剖切位置标示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沿图4所示剖切线A

A剖切得到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6是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7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8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盖部与侧边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0017]图9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10是图9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11是图9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12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主体和盖周连接配合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13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罩盖、照明灯、太阳能板、侧边部和流水槽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2]图14是图13中F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15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主体的俯视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16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主体的仰视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00、电力柜组件;1100、电力柜;1200、箱体;1300、顶盖;
[0027]1110、第一电力柜;1120、第二电力柜;
[0028]1310、顶盖主体;1320、盖周连接配合件;1330、限位筋条;1340、太阳能板;1350、照明灯;1311、盖部;1312、侧边部;1313、罩盖;1314、流水槽体;1315、挡板;1316、第一限位条;1317、第二限位条;1318、第三限位条;1319、第四限位条;L、盖纵向;W、盖横向;H、竖向;
[0029]1301、第一面部;1302、第二面部;1303、隔热腔;13031、隔热子腔;1304、外导流面;1305、排水孔;1306、内导流面;1307、罩口端;1308、罩顶端;1309、隔水缝;13141、条形集水口;13142、条形引流道;13143、端部排水口;
[0030]13131、第一支撑板;13132、遮盖件;13133、第二支撑板;
[0031]11、遮盖件底边;12、遮盖件顶缘;13、遮盖件缺口;
[0032]A、区域A;B、区域B;C、区域C;D、区域D;E、区域E;F、区域F。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如图1所示,电力柜组件1000包括电力柜1100、箱体1200和顶盖1300。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观察电力柜1100,图1中箱体1200的部分侧壁没有示出。
[0036]其中,电力柜1100容置于箱体1200,顶盖1300盖设于箱体1200。顶盖1300与箱体1200配合可以围合成较为封闭的空间,以容置电力柜1100,起到防鼠、防火和防盗的作用。
[0037]电力柜组件1000可以放置于室内或室外。电力柜组件1000放置于室内时,顶盖1300可以起到止挡灰尘,以防止或减少灰尘进行箱体1200内的作用。电力柜组件1000放置于室外时,顶盖1300除了起到止挡灰尘的作用外还能够止挡雨水,以防止或减少雨水渗入电力柜1100。
[0038]进一步地,结合图1参阅图2

图3,图2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力柜组件的顶盖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9]顶盖1300包括顶盖主体1310,顶盖主体1310盖合于箱体1200,电力柜1100至少包括第一电力柜1110和第二电力柜(图中未示出),第一电力柜1100和第二电力柜容置于箱体1200,顶盖主体1310的底面至少形成有第一面部1301和第二面部1302。
[0040]第一面部1301沿竖向H与第一电力柜1100相对设置;第二面部1302沿竖向H与第二电力柜相对设置。其中,第二电力柜的高度大于第一电力柜1100的高度,第二面部1302位于第一面部1301靠近顶盖主体1310的顶面的一侧。
[0041]通过上述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用于盖合箱体,所述箱体至少用于容置第一电力柜和第二电力柜,所述顶盖包括顶盖主体,所述顶盖主体的底面至少形成有:第一面部,所述第一面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力柜沿竖向相对设置;以及第二面部,所述第二面部用于与所述第二电力柜沿竖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力柜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电力柜的高度,所述第二面部位于所述第一面部靠近所述顶盖主体的顶面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主体的部分底面相对于顶盖主体的另一部分底面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第一面部位于所述顶盖主体的底面未形成凹槽的部分,所述第二面部位于所述顶盖主体的底面形成的凹槽中与所述第一面部间隔设置的一面,所述凹槽用于夹紧所述第二电力柜的顶部;或者,所述顶盖主体的底面包括顶盖主体第一底面和顶盖主体第二底面,所述顶盖主体第一底面相对于所述顶盖主体第二底面向所述顶盖主体的顶面所在一侧凹陷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顶盖主体第一底面,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中与所述顶盖主体第一底面间隔设置的一面;所述第一面部位于第一凹槽中与所述顶盖主体第一底面间隔设置的一面,所述第二面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与所述第一面部间隔设置的一面;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夹紧所述第一电力柜,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夹紧所述第二电力柜;或者,所述顶盖主体的底面包括覆盖面、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于所述覆盖面向所述顶盖主体的顶面所在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顶盖主体的底面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面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与所述覆盖面间隔设置的一面,所述第二面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与所述覆盖面间隔设置的一面,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夹紧所述第一电力柜,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夹紧所述第二电力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主体的顶面形成有外导流面,所述外导流面覆盖所述箱体且自上向下逐渐向所述顶盖主体的外周缘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装置于所述顶盖主体且至少部分外露于顶盖主体外;以及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设置于所述顶盖主体且与所述太阳能板电性耦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主体用于围合成所述隔热腔并位于所述隔热腔下侧的部分包括:盖部,所述盖部用于盖设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一面部以及所述第二面部设置于所述盖部的底面;以及侧边部,所述侧边部位于所盖部的边外侧,所述侧边部与所述顶盖主体中罩设于所述盖部和所述侧边部的部分连接;其中,所述侧边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顶盖主体设置有所述外导流面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钿胡斌陈锦桂林升张云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智慧电力成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