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接触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及其支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73218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性接触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及其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本体;底座,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上;上座,与所述底座相配合,且共同形成可容纳并固定所述软性接触镜的腔室,所述底座在所述腔室内具有适于盛放所述软性接触镜的定位部;以及,顶盖,将所述上座紧固于所述底座,以形成所述腔室。所述支架结构适于承载所述软性接触镜并且固定在检测设备本体上,以对所述软性接触镜进行光学性能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架结构来固定软性接触镜与检测设备本体的相对位置,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再现性,提高检测准确率。提高检测准确率。提高检测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性接触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及其支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性能检测的设备与方法,且特别是一种软性接触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设备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接触镜(或称隐形眼镜)被佩戴在眼睛上,以对佩戴者提供视力矫正、治疗或美容的效果。一般而言,接触镜需要满足光学性、附着性、适应性、透氧性等一系列的要求。对于常规用途的接触镜,其光学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光学性能中的透光性能对接触镜来说是很重要的性能参数,通常使用能够准确测量接触镜光谱透射率数据的分光光度计来进行光学性能检测。
[0003]如图1所示,已知进行眼科用软性隐形眼镜的光学性能检测时,是把软性接触镜110放在盛有盐溶液120的比色皿130中,再通过分光光度计对比色皿130中的所述软性接触镜110进行光学性能检测。然而,由于标准比色皿130的尺寸较大,无法与软性接触镜110匹配,使得软性接触镜110在比色皿130内会有非预期的位移而无法对准积分球的光学入口,也就是无法处于检测光束140的中心位置。如此,每次检测时,被检测的软性接触镜110的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性接触镜的光学性能检测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底座,固定于所述支架本体上;上座,与所述底座相配合,且共同形成可容纳并固定所述软性接触镜的腔室,所述底座在所述腔室内具有适于盛放所述软性接触镜的定位部;以及顶盖,将所述上座紧固于所述底座,以形成所述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座分别具有相互配合的第一导引面与第二导引面,以通过所述第一导引面与所述第二导引面结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面为圆柱孔的内周面,而所述第二导引面为圆柱的外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具有连接所述腔室的多个贯通孔,且多个密封件适于分别插入所述多个贯通孔,以密封所述腔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从其外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固定杆,所述顶盖包括适于抵靠所述上座顶部的顶壁以及适于环绕所述底座的外周壁,所述外周壁具有可供所述多个固定杆进入的多个斜向槽,所述顶盖适于相对于所述底座旋转,使得所述多个固定杆在相应的所述多个斜向槽内滑动,而带动所述顶盖靠近或远离所述底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设置于所述上座与所述底座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为L形,包括相连的第一部份与第二部份,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部份上,而所述第二部份具有适于与检测设备相结合的定位凹槽。8.一种软性接触镜的光学性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晓
申请(专利权)人: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