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14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包括底座、模体和试管,底座处安装有可使模体上下升降的驱动电机,模体的第一端面凹陷有若干个凹孔,各凹孔内置入有可取下的一所述试管,所述模体内部中空形成可灌入液体的空腔,模体的第一端面内侧朝空腔凸伸形成在空腔内间隔布置的十个凸柱,每个凹孔位于一所述凸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能谱CT的测试模体既能在静止状态下供CT扫描获得静态测试结果,又能在运动状态下供CT扫描获得动态测试结果,还能灌入水或其他密度的液体,方便调整CT图像中的试管以外的背景密度值,还能调整试管的位置进行测试。试。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学影像市场上主要推出了四种类型的能谱CT系统:单源双能CT(single

source dual

kVp CT),单源瞬时管电压切换CT(fast kVp

switching CT),双源双探测器CT(dual

source CT)和双层探测器型CT(dual

layer detector CT)。目前这些商用能谱CT机器只能提供两个能量的采样数据,因此也被称为双能CT成像(dual

energy CT,DECT),是能谱CT成像系统的初级形态。近年来,商用双能CT系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应用中,并且发挥着传统CT系统难以替代的作用。
[0003]医用CT是医院广泛使用的重要诊断设备。在整个CT的使用过程中,CT的一些重要性能指标如床运动精度、扫描层厚、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射线均匀性、CT值等参数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有一种有效便捷的手段来保证CT的图像质量和关键技术指标处于良好的状态。CT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是指为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各种技术手段,保证CT设备有满意并符合临床服务的各项性能要求。
[0004]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针对普通CT的QA目前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检测规范标准,但针对能谱CT这个CT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还没有规范化的质量检测标准,对能谱CT的评价依然沿用传统的CT的标准模式,这样导致能谱CT无法有效在临床发挥其最大效益。因此对能谱CT展开质量保证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0005]中国专利CN201911050626.2公开了一种模体及其在CT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其模体采用有机玻璃制成,模体设有圆柱形的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可拆卸地放置图像质量测试模体,模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椭圆面,所述模体的前端面在长轴的两端,分别开设一个截面为圆形的深孔,深孔内放置检测圆棒或试管,试管内装有测试溶液,检测圆棒用铝棒、不锈钢棒或特氟龙棒,图像质量测试模体是直径为20厘米的水模。这种模体可作为目前CT系统图像质量测试模体的补充,以方便研究CT系统在AEC、低剂量、双能扫描中的性能和图像质量,定量分析骨硬化伪影和金属硬化伪影校正的效果,通过一个模体可以测试多个高级扫描功能,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模体只能在静止状态下供CT扫描,只能获得静态测试结果,不能在运动状态下供CT扫描,无法模拟真人运动情况,不能获得动态测试结果。另外,这种模体在中心通孔处放置水模,在水模两侧放置固体棒或者装液体的试管,固体棒或装液体的试管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调整变换固体棒或装液体的试管的位置进行测试。
[0006]中国专利CN 201710220257.1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PET/CT设备呼吸运动伪影校正性能的动态胸腔体模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胸腔体模和两部电机,胸腔体模预留有胸腔孔,胸腔孔内插入有内容物,内容物为圆柱体,圆柱体内置有肿瘤模拟物,肿瘤模拟物为内部灌注FDG溶液的圆球,两部电机,一部与胸腔体模相连,用于控制胸腔体模的升降,另一部与圆柱体相连,用于控制圆柱体在胸腔体模内的旋转与进出,通过在可升降的胸腔体模内插装内置肿瘤模拟物的可移动的圆柱体来模拟肿瘤在胸腔内的运动,来评估PET/CT设备的
呼吸运动伪影校正性能。这种系统的胸腔体模既能在静止状态下供CT扫描,又能在运动状态下供CT扫描,能获得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CT值。但胸腔体模内不能灌入水或灌入其他密度的液体,不能对圆柱体的周围的组织密度进行调节。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既能在静止状态下供CT扫描获得静态测试结果,又能在运动状态下供CT扫描获得动态测试结果,还能灌入水或其他密度的液体,方便调整CT图像中的试管以外的背景密度值,还能调整试管的位置进行测试。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包括底座、模体和试管,底座处安装有可使模体上下升降的驱动电机,模体的第一端面凹陷有若干个凹孔,各凹孔内置入有可取下的一所述试管,所述模体内部中空形成可灌入液体的空腔,模体的第一端面内侧朝空腔凸伸形成在空腔内间隔布置的十个凸柱,每个凹孔位于一所述凸柱内。
[0009]优选的,所述模体在第一端面对侧的第二端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一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与驱动电机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柱,连接板固定在第二端面,连接柱的轴向中心固定一连接轴,驱动电机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伸缩杆与连接轴垂直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直线电机上固定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朝向连接柱侧开有竖向的导向槽,连接轴穿过导向槽伸入导向套内与位于导向套内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径向开有贯穿连接柱两侧的开孔。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面和连接板上开有一一对应的螺纹连接孔,每两个相对应的螺纹连接孔处连接有螺丝。
[0014]优选的,还包括一独立支撑板,所述独立支撑板于模体和连接装置分离时支撑于模体底面,独立支撑板与模体接触的表面为V型面或弧形面。
[0015]优选的,所述模体的顶面沿轴线方向凸出形成凸起,凸起上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处吻合有可取下的密封塞。
[0016]优选的,所述凹孔的内壁和试管的外壁通过螺纹吻合。
[0017]优选的,所述试管包括柱管和与柱管螺纹配合的管塞。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通过采用可灌入液体的空腔,既能灌入水,又能灌入其他密度的液体,方便调整CT图像中的试管以外的背景密度值。
[0020](2)通过采用十个凸柱,每个凹孔位于一所述凸柱内,试管可以选择放置不同位置的凹孔内,能选择调整试管的位置进行测试,也可以一次性放置十个个试管,一次性就可以扫描十个指标,获得十种测试结果。
[0021](3)通过采用可使模体上下升降的驱动电机,使模体既能在静止模式下采集数据获得静态测试结果,又能在运动模式下采集数据获得动态测试结果。
[0022](3)通过采用导向套,可防止模体发生旋转。
[002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设备检测得到的碘浓度与体模真实的碘浓度进行对比示意图。
[0025]图2为设备检测得到的10mg/ml试管溶液能谱曲线示意图。
[0026]图3为虚拟平扫计算结果示意图。
[0027]图4为模体的正视图。
[0028]图5为模体的后视图。
[0029]图6为模体与独立支撑板配合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谱CT的测试模体,包括底座、模体和试管,底座处安装有可使模体上下升降的驱动电机,模体的第一端面凹陷有若干个凹孔,各凹孔内置入有可取下的一所述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内部中空形成可灌入液体的空腔,模体的第一端面内侧朝空腔凸伸形成在空腔内间隔布置的十个凸柱,每个凹孔位于一所述凸柱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谱CT的测试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在第一端面对侧的第二端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一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与驱动电机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谱CT的测试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和连接柱,连接板固定在第二端面,连接柱的轴向中心固定一连接轴,驱动电机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伸缩杆与连接轴垂直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谱CT的测试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上固定套设有导向套,导向套朝向连接柱侧开有竖向的导向槽,连接轴穿过导向槽伸入导向套内与位于导向套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文李翰威王浩文凌庆庆江金达崔飞易夏景涛李作家万伟权齐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