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落地式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落地式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充电桩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其中又以落地式充电桩使用最为普遍。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112406598A,公开日为2021.02.26,公布了一种落地式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导线2和充电头8,所述充电头8通过导线2与充电桩本体1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侧面固定有支撑管4,所述支撑管4的一侧上部固定有插座19,所述充电头8插接在插座19内。上述实施例实现充电头的防雨防尘,降低雨水对充电头的侵蚀以及灰尘的粘附。
[0004]但上述实施例仍具有以下缺陷:自动化程度低,无法进行身份识别,导致在充电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将充电头拔出,并强行发动汽车,同时也会在充电完成后,因驾驶员疏忽而忘记拔出充电头,增加了充电时的安全隐患。并且充电桩的充电线位置固定,无法调整位置,导致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线过长,不仅导致充电线拖地与地面摩擦,还会因为不同车辆充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落地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平台(100),所述充电平台(100)一端设有落地式充电桩(800),所述落地式充电桩(800)上设有第一信息采集装置;所述充电平台(100)上设有后轮限位单元(500),所述后轮限位单元(500)远离落地式充电桩(800)的一侧沿充电平台(100)宽度方向开设有横向槽(120);所述横向槽(120)下方设有插电控制单元(300),所述插电控制单元(300)顶部滑动连接有插电单元(400),所述插电单元(400)与落地式充电桩(800)电性连接;所述插电单元(400)与第一信息采集装置和落地式充电桩(800)均电性连接;所述插电单元(400)的包括插电头本体(420),所述插电头本体(420)外部设有充电口固定机构;所述充电平台(100)一侧设有车门限位单元(700),所述车门限位单元(700)包括底座(710);所述底座(710)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部传动连接有转杆(720),所述转杆(720)顶部延伸至底座(710)正上方,且杆体上安装有转杆连接杆(730);所述转杆连接杆(730)另一端安装有限位杆(740),所述转杆连接杆(730)与限位杆(740)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所述转杆连接杆(730)靠近充电平台(100)的一侧壁上安装有车门挡板(750),且所述转杆连接杆(730)上安装有第二信息采集装置(760),所述第二信息采集装置(760)与第一信息采集装置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落地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电单元(400)远离后轮限位单元(500)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安装室(112),所述电机安装室(112)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块升降槽(110),且所述电机安装室(112)与限位块升降槽(110)的结合处沿垂直方向开设有侧滑槽(113),所述限位块升降槽(110)顶部开口处设有电动门机(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落地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室(112)内设有前轮限位升降系统(200),所述前轮限位升降系统(200)包括电动推杆(210);所述侧滑槽(113)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30);所述电动推杆(210)安装在电机安装室(112)底部,且所述电动推杆(210)输出端上安装有升降板(220),所述升降板(220)两端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滑块(230)上;所述第一滑块(230)位于限位块升降槽(110)的一侧壁上安装有限位块抬板(2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落地式充电桩,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限位块抬板(240)上分别安装有一组前轮限位单元(600),所述前轮限位单元(600)与后轮限位单元(500)结构相同,且与所述后轮限位单元(500)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佳,邓元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汉能既济电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