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INS膜的贴合胶及其贴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04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INS膜的贴合胶及其贴合方法,所述贴合胶包括A组份、B组份和C组份,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份包括:聚丙烯酸酯30~80份;聚苯乙烯10~20份;硅酸钙6~8份;有机溶剂适量;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份包括:丙烯酸50~80份;丙烯酸聚乙二醇双酯40~60份;乙烯基醚20~40份;磷酸酯5~12份;引发剂0.2~0.5份;氧化铜3~8份;水100~200份;按重量份计,所述C组份包括:有机金属皂20~30份;橡胶40~60份;表面活性剂8~12份;偶联剂0.3~0.5份;还原剂5~15份;水100~1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贴合胶及其贴合方法不需长时间熟化处理、交货周期短,且具有有机溶剂挥发量小、胶水使用前无需预混合、粘结强度高的优点。粘结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INS膜的贴合胶及其贴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膜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INS膜的贴合胶及其贴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INS膜技术,是Film Insert Molding的简称,也叫嵌片注塑工艺,其通过预制有花纹的膜片,在注塑过程中将其覆盖到零件表面,从而使得零件表面出现不同的色彩、纹理和光泽度,并可根据需要对零件外观做出快速调整。采用INS技术制备的膜片具有清晰度高、表面耐划伤、图案造型多种多样、产品外型美观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车用装饰膜、家电装饰膜等领域,可有效提高产品的精致度和附加价值。
[0003]通常,INS膜的产品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PMMA层、印刷油墨层、贴合胶水层和ABS层,其中,PMMA层位于所述INS膜的外表面、用于对印刷油墨层进行承载和保护,ABS层为所述INS膜的底材层、用于在注塑时与零部件的材料融合交联成型在一起,贴合胶水层为胶黏涂层,用于将所述PMMA层和ABS层连接到一起。一般地,INS膜的制作过程如下:
[0004](1)分别制备所述PMMA层、ABS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INS膜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胶包括A组份、B组份和C组份,其中:按重量份计,所述A组份包括:按重量份计,所述B组份包括:按重量份计,所述C组份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贴合胶中,所述A组份、B组份和C组份的重量比为(20~30):(60~100):(30~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A组份中,应控制所述有机溶剂中聚丙烯酸酯和聚苯乙烯的总重量浓度为2~6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的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聚丙烯酸酯和聚苯乙烯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之后在搅拌或超声振荡下将得到的聚丙烯酸酯溶液缓慢滴加至聚苯乙烯溶液中;然后加入硅酸钙,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即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所述丙烯
酸和丙烯酸聚乙二醇双酯在适量水中混合后,作为第一溶液备用;将所述乙烯基醚、磷酸酯和引发剂在剩余水中混合后,作为第二溶液备用;之后将所述第一溶液滴加至所述第二溶液中,滴加时间为2~3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1.5h,即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金属皂为锌铁有机金属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为部分氧化的氯化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氧化的氯化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按照下述方法制备:首先将所述氯化丁基橡胶或溴化丁基橡胶的胶乳与戊二醛溶液混合、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林殷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