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14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饰膜,包括基材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一侧面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包括若干组横向分布的微纳结构单元,每组所述的微纳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微纳结构;所述微纳结构的间隙内设置有油墨层;所述微纳结构的上表面呈一侧高一侧低分布的波浪曲面,所述油墨层的上表面呈倾斜平面。通过增加了装饰膜的第三维度光学渐变考量,丰富产品色彩变化,提升装饰效果和品味,在现代薄膜装饰行业更符合市场需求。

Decorativ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饰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薄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膜。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装饰膜由承载层和在其上面的微纳结构层组成。如申请号为201720234840.3的中国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装饰膜,其上设置有复数微纳结构,从其图中可看出,上述复数微纳结构为复数呈偏颇状态的纹理结构。排布方向上,复数纹理结构呈现纹理效果,纹理结构的偏颇设置呈现光影效果。两种光学效果促使装饰膜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上述装饰膜光学渐变效果结构单一,只存在二微变化效果,色彩层次感强,不够丰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膜,通过增加装饰膜的第三维度考量,丰富产品色彩变化,提升装饰效果和品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饰膜,包括基材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一侧面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包括若干组横向分布的微纳结构单元,相连两组所述的微纳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墨层;所述微纳结构单元的上表面呈一侧高一侧低分布的波浪曲面,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上表面呈倾斜平面,且倾斜平台与相邻的波浪曲面衔接。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每组所述微纳结构单元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进一步来说,所述微纳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微纳结构,所述微纳结构之间设置有纵向剖面与之相同的第二油墨层。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的高度逐渐降低,且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油墨层厚度逐渐降低。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的高度逐渐增高,且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油墨层厚度逐渐增厚。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大小依次增大。作为另一种选择,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单元内的微纳结构交错设置。微纳结构单元自身具有偏颇结构,且成排设置,各排微纳结构单元数目大小不一,保持一定的间距,但各排间距不同,油墨填充于各个微纳结构单元之间的间隙内。比起现有技术的装饰膜结构,该专利技术中微纳结构单元自身具有偏颇结构,每排微纳结构单元数目不一,间距不一,每排微纳结构单元依次平缓增高,致使填充在间距内的油墨各排与各排相比也是缓和增高,这样的设置大大丰富了装饰膜光学渐变可能性和产品色彩变化,增加装饰膜第三维度的渐变效果。另外装饰出光效果也会变得均匀柔和,在现代薄膜装饰行业符合市场需求。一种装饰膜,包括基材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一侧面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包括若干组横向分布的微纳结构单元,相连两组所述的微纳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墨层;所述微纳结构单元的上表面呈倾斜平面,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上表面呈一侧高一侧低分布的波浪曲面,且倾斜平台与相邻的波浪曲面衔接。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每组所述微纳结构单元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进一步来说,所述微纳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微纳结构,所述微纳结构之间设置有纵向剖面与之相同的第二油墨层。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的高度逐渐降低,且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油墨层厚度逐渐降低。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的高度逐渐增高,且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油墨层厚度逐渐增厚。进一步来说,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大小依次增大。作为另一种选择,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单元内的微纳结构交错设置。上述两种装饰膜的微纳结构单元和第一油墨层设置的位置相互取代。当微纳结构单元的上表面为波浪曲面,由于各排微纳结构单元间距依次变小,但微纳结构单元高度变高,导致填充的油墨也变多,所以综合来看,整张装饰膜的色彩渐变度变低,装饰出光效果变得柔和;反之,第一油墨层的上表面为波浪曲面,各排之间油墨量差距变大,导致色彩渐变度变高,色彩渐变差距变明显。以上两种方案都适用于该专利技术的装饰膜产品中,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与现有技术的装饰膜相比,本技术产品增加了装饰膜的第三维度光学渐变考量,丰富产品色彩变化,提升装饰效果和品味,在现代薄膜装饰行业更符合市场需求。另外,微纳结构单元和油墨设置的位置可相互取代,可满足装饰膜色彩渐变变低或变高的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种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种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第三种俯视示意图。图中:1-基材层;2-装饰层;21-第一油墨层;22-微纳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1参见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饰膜,包括基材层1、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一侧面的装饰层2,所述装饰层2包括若干组横向分布的微纳结构单元,相连两组所述的微纳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墨层21;所述微纳结构单元的上表面呈一侧高一侧低分布的波浪曲面,所述第一油墨层21的上表面呈倾斜平面,且倾斜平台与相邻的波浪曲面衔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微纳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微纳结构22,所述微纳结构22之间设置有纵向剖面与之相同的第二油墨层。上述第一油墨层与第二油墨层相连通。本实施例中的微纳结构22包括上曲面和下底面,下底面与基材层1贴合,上曲面为波浪曲面构成的整体偏颇结构,当然上曲面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线型面。从图2中可看出,上述微纳结构22的高度一端高、一端低,具有一定的坡度,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油墨层21厚度逐渐改变,从而使得装饰层2的表面整体具有倾斜度,上述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应控制在1°~60°之间,最佳角度为10°。并在实际应用中可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的高度逐渐增高,且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油墨层厚度逐渐增厚;或者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22的高度逐渐降低,且沿纵向分布的第一油墨层21厚度逐渐降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排微纳结构单元间距也可以是依次变小或变大,微纳结构单元高度变高,导致填充的油墨也变多,所以综合来看,整张装饰膜的色彩渐变度变低,装饰出光效果变得柔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排微纳结构单元内的微纳结构可交错放置。从图1中可看出,每组微纳结构单元内的微纳结构22的结构相同,但相邻两组之间的微纳结构22大小不同,且整体趋势是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22大小依次增大。并且每组微纳结构单元内的微纳结构的数目亦不一,趋势是体积越小,数量越多。本技术方案通过上述设计,大大丰富了装饰膜光学渐变可能性和产品色彩变化,增加装饰膜第三维度的渐变效果,另外装饰出光效果也会变得均匀柔和,在现代薄膜装饰行业符合市场需求。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装饰膜,其结构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均包括基材层1、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一侧面的装饰层2,所述装饰层2包括若干组横向分布的微纳结构单元,相连两组所述的微纳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墨层21;与实施例1中的装饰膜的区别在于:所述微纳结构22单元的上表面呈倾斜平面,所述第一油墨层21的上表面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膜,包括基材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一侧面的装饰层,其特征是:所述装饰层包括若干组横向分布的微纳结构单元,相连两组所述的微纳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墨层;所述微纳结构单元的上表面呈一侧高一侧低分布的波浪曲面,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上表面呈倾斜平面,且倾斜平台与相邻的波浪曲面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膜,包括基材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一侧面的装饰层,其特征是:所述装饰层包括若干组横向分布的微纳结构单元,相连两组所述的微纳结构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墨层;所述微纳结构单元的上表面呈一侧高一侧低分布的波浪曲面,所述第一油墨层的上表面呈倾斜平面,且倾斜平台与相邻的波浪曲面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是:沿纵向分布的每组所述微纳结构单元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是:所述微纳结构单元包括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微纳结构,所述微纳结构之间设置有纵向剖面与之相同的第二油墨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是: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单元内的微纳结构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饰膜,其特征是:沿纵向分布的所述微纳结构大小依次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耿殷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