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174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包括:凝汽器与低压缸,所述凝汽器与所述低压缸之间连接有排汽参数监测装置,所述凝汽器的循环水进口端、出口端分别与循环水回路的两端相连,所述循环水回路的两端均设有循环水参数监测装置;所述循环水回路包括冷却塔、连接冷却塔与所述凝汽器循环水进口端的循环水进水管以及连接冷却塔与所述凝汽器循环水出口端的循环水出水管;所述循环水进水管与所述循环水出水管上不设有补水结构,且所述循环水进水管、所述循环水出水管上分别设有控制循环水在所述凝汽器内滞留时间的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具有不需外部补水进而不会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同时,不会降低换热效率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厂运行中机组的凝结水量和低压缸排汽流量是关系到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
[0003]传统的测量低压缸排汽流量的方法是测量凝结水流量,但是凝结水流量往往包含了外部供给凝汽器的补水流量,同时还有凝汽器再循环的流量,当凝结水流量较小时,尤其对于供热机组抽汽量较大时,通过外部供给的补水量的影响对测量低压缸排汽流量的准确度影响较大。而若不补水,则循环水在逐渐消耗,容易影响换热效果。
[0004]因此,对于现有的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系统的改良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循环冷却的过程中通过外部结构进行补水会影响系统测量精度,但不补水又会影响冷却效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凝汽器(1)与低压缸(2),所述凝汽器(1)与所述低压缸(2)之间连接有排汽参数监测装置(3),所述凝汽器(1)的循环水进口端、出口端分别与循环水回路(4)的两端相连,所述循环水回路(4)的两端均设有循环水参数监测装置(5);所述循环水回路(4)包括冷却塔(41)、连接冷却塔(41)与所述凝汽器(1)循环水进口端的循环水进水管(42)以及连接冷却塔(41)与所述凝汽器(1)循环水出口端的循环水出水管(43);所述循环水进水管(42)与所述循环水出水管(43)上不设有补水结构,且所述循环水进水管(42)、所述循环水出水管(43)上分别设有控制循环水在所述凝汽器(1)内滞留时间的第一控制阀门(6)、第二控制阀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进水管(42)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门(6)进口端与所述冷却塔(41)的第一进水支管(42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门(6)出口端与所述凝汽器(1)的第二进水支管(4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回路(4)还包括循环水泵(44),所述循环水泵(44)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42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缸排汽流量计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出水管(43)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门(7)进口端与所述冷却塔(41)的第一出水水支管(431)以及连接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聪王永学郑惠庞乐赵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