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71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轿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结构包括有电梯轿厢、电梯门、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电梯轿厢的底部增设有减震装置,利用电梯轿厢启停时的重力和冲击力挤压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受到重力会带动弹簧向两侧拉长,随着弹簧的拉长会对电梯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随着推动组件的拉长会挤压缓冲组件上的弧形弹力板,弧形弹力板借助弧形受压能力最强最坚固的特点,能够将压力进行卸力,同时在弧形弹力板底部设有弹性气囊,能够对弧形弹力板起到缓冲作用,使得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轿厢的晃动,同时弧形弹力板和弹性气囊能够与弹簧相配合,使得弹簧受到的损伤较小,不易老化变形。不易老化变形。不易老化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
,具体为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但是由于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随着电梯启动和停止,会使电梯产生振动。
[0003]例如专利公开号CN212050096U中的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装置,包括厢体和第一减震垫,所述厢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顶端设置有上梁,所述减震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风机,且第一风机的右侧设置有除湿风道,所述除湿风道的末端连接有第二风机,且第二风机的后端设置有半导体制冷,所述半导体制冷的下方设置有冷凝水管,且冷凝水管的末端设置有集水瓶,所述集水瓶的下方设置有平板,且平板的下方设置有风口,所述厢体的外壁内表面设置有隔音层,且隔音层的内表面设置有吸音层,该电梯轿厢用减震装置设置有隔音层和吸音层,能够减少厢体外部噪音的透射,使噪音难以传至厢体内,同时有利于厢体内乘客说话的声音更加真实清晰,便于交流。
[0004]基于上述,发现上述专利虽然设有弹簧减震垫对电梯轿厢进行减震缓冲,但是仅仅只依靠弹簧减震垫的减震,并不能最大程度的对轿厢的振动进行减震和缓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具有能够对电梯轿厢的振动起到减震缓冲的功能。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结构包括有电梯轿厢、位于所述电梯轿厢上的电梯门和设于所述电梯轿厢底部的减震装置。
[0010]作为优化,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有底盒、设于所述底盒上的减震组件和用于与所述减震组件活动配合的缓冲组件。
[0011]作为优化,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有支撑块、位于所述支撑块上的连接板、设于所述支撑块一侧的固定盘、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盘之间的弹簧、位于所述支撑块两端的转动座和设于两个所述转动座之间的推动组件,所述支撑块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减震组件为对称结构。
[0012]上述推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借助电梯停止时的重力和压力,带动弹簧拉伸对电梯起到减震的同时,能够挤压缓冲组件,对电梯的压力进行协力缓冲。
[0013]作为优化,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有转动杆、位于所述转动杆一端的U形座、位于所述U形座上通过插销活动配合的立板、设于所述立板另一端的推动杆、设于所述推动杆和转动
杆上的连接柱和设于所述推动杆和转动杆另一端的卡槽,所述卡槽通过转轴与转动座活动连接。
[0014]上述连接柱的设置,与电梯轿厢的底部相固定,能够借助电梯启停的重力带动推动组件下压。
[0015]上述U形座的设置,通过插销与立板活动连接,能够使转动杆和推动杆同时下压。
[0016]作为优化,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有弧形弹力板、位于所述弧形弹力板一端的侧板、设于所述弧形弹力板两端的连接块、用于与所述连接块活动配合的连接座和设于所述弧形弹力板另一侧的弹性气囊。
[0017]上述弧形弹力板的设置,借助弧形在结构力学中,受压能力最强最坚固,压力都被弧度均匀分散的原理,能够对电梯的重力和压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0018]上述弹性气囊的设置,能够与弧形弹力板相配合,对电梯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同时又能对弧形弹力板起到保护作用。
[0019]3.有益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本技术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通过在电梯轿厢的底部增设有减震装置,利用电梯轿厢启停时的重力和冲击力挤压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受到重力会带动弹簧向两侧拉长,随着弹簧的拉长会对电梯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随着推动组件的拉长会挤压缓冲组件上的弧形弹力板,弧形弹力板借助弧形受压能力最强最坚固的特点,能够将压力进行卸力,同时在弧形弹力板底部设有弹性气囊,能够对弧形弹力板起到缓冲作用,使得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轿厢的晃动,同时弧形弹力板和弹性气囊能够与弹簧相配合,使得弹簧受到的损伤较小,不易老化变形。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附图标记:电梯轿厢

1、电梯门

2、减震装置

3、底盒

31、减震组件

32、缓冲组件

33、支撑块

321、连接板

322、转动座

323、固定盘

324、弹簧

325、推动组件

326、转动杆

41、卡槽

42、连接柱

43、U形座

44、推动杆

45、立板

46、插销

47、弧形弹力板

331、侧板

332、连接块

333、连接座

334、弹性气囊

3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

5,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结构包括有电梯轿厢1、电梯门2、减震装置3,电梯轿厢1上安装有电梯门2,电梯轿厢1的底部安装有减震装置3。
[0031]具体的,减震装置3包括有底盒31、减震组件32、缓冲组件33,底盒31上安装有减震组件32,减震组件32的两侧均活动配合有缓冲组件33。
[0032]具体的,减震组件32包括有支撑块321、连接板322、转动座323、固定盘324、弹簧325、推动组件326,支撑块321对称设有两个,支撑块32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322,支撑块321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盘324,两个固定盘324之间固定有弹簧325,支撑块321的两端均安装有转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结构包括有电梯轿厢(1)、位于所述电梯轿厢(1)上的电梯门(2)和设于所述电梯轿厢(1)底部的减震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有底盒(31)、设于所述底盒(31)上的减震组件(32)和用于与所述减震组件(32)活动配合的缓冲组件(33),所述减震组件(32)包括有支撑块(321)、位于所述支撑块(321)上的连接板(322)、设于所述支撑块(321)一侧的固定盘(324)、设于两个所述固定盘(324)之间的弹簧(325)、位于所述支撑块(321)两端的转动座(323)和设于两个所述转动座(323)之间的推动组件(3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电梯轿厢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21)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减震组件(32)为对称结构,所述推动组件(326)包括有转动杆(41)、位于所述转动杆(41)一端的U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长丽方朝文方巧云林贵钟宇宾曹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中广达特种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