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65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包括PCB板和USB插头U1,PCB板的顶面设有无线发射线圈L1,PCB板的底面设有无线充电电路,电阻R1连接于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与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之间,无线发射芯片U2的VSS引脚接地,电阻R7连接于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与MOS管Q1的栅极之间,MOS管Q1的源极接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MOS管Q1的源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MOS管Q1的漏极,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于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于MOS管Q1的栅极,电容C1连接于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地之间,电容C2连接于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小功率无线充电需求,而且充电效率高、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充电接口如USB、TYP

C。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涉及到手机无线充电,现手机中高端产品,无线充电这个功能已是标配。但手机都是大线圈,3C产品中相对1A以上的大电流,对与当下新的智能穿戴产品、无线耳机、个人口腔产品、美容产品等,小电池小功率300MA电流的无线充电为之空白,QI协议的无线充方案放置到以上产品线上进行无线充电时,不仅效率低,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其散热性能力也比较差,会造成使用寿命低,电池不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满足小功率无线充电需求、充电效率高、安全性好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有PCB板和USB插头U1,所述PCB板的顶面设有无线发射线圈L1,所述PCB板的底面设有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有无线发射芯片U2、MOS管Q1、电阻R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电阻R7,所述电阻R1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之间,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SS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7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地之间,所述电容C2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0006]优选地,还包括有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二端均接地。
[0007]优选地,还包括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地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0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3,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1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5,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3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4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4,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5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2。
[0009]优选地,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2均为0Ω
电阻。
[0010]优选地,所述PCB板为圆形PCB板。
[0011]本技术公开的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中,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通过USB插头U1连接外部电源适配器,当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上电工作时,通过其PWM引脚向所述MOS管Q1的栅极输出脉冲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产生交替变化电流,进而向外辐射无线电磁能量,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结构简单,结构小巧,发热量低,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3]图2为PCB板的结构图;
[0014]图3为与本技术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相匹配的接收电路原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的频率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00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有PCB板1和USB插头U1,所述PCB板1的顶面设有无线发射线圈L1,所述PCB板1的底面设有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有无线发射芯片U2、MOS管Q1、电阻R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电阻R7,所述电阻R1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之间,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SS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7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地之间,所述电容C2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0018]上述装置中,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通过USB插头U1连接外部电源适配器,当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上电工作时,通过其PWM引脚向所述MOS管Q1的栅极输出脉冲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产生交替变化电流,进而向外辐射无线电磁能量,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结构简单,结构小巧,发热量低,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0019]具体地,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型号可以是RCX9660。
[0020]本技术还包括有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的第二端均接地。其中的电容C3和电容C4主要起到滤波作用。
[0021]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地之间。在本实施例中,MOS管Q1的G极连接电阻R8,电阻R7与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相连接,该MOS管的S极接地,该MOS功放管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稳压二极管D1,该MOS功放管的D极连接发射线圈L1。
[002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0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3,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1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5,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3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6,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4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4,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B5引脚与地之间连接有电阻R2。
[0023]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3、所述电阻R5、所述电阻R6、所述电阻R4和所述电阻R2均为0Ω电阻。实际应用中,通过调节电阻R2至电阻R6的挡位阻值,可构成方波振荡器,通过档位的连接,设计达到需要的无线充通讯频率。
[0024]请参见图2,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PCB板1为圆形PCB板。该圆形的所述PCB板1有利于节省空间和减小尺寸。
[0025]关于与本技术小功率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功率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PCB板(1)和USB插头U1,所述PCB板(1)的顶面设有无线发射线圈L1,所述PCB板(1)的底面设有无线充电电路,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有无线发射芯片U2、MOS管Q1、电阻R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和电阻R7,所述电阻R1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DD引脚之间,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VSS引脚接地,所述电阻R7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芯片U2的PWM引脚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之间,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漏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USB插头U1的电源正极,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MOS管Q1的栅极,所述电容C1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地之间,所述电容C2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L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有春阚海峰黎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玛雅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