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电储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16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电储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分别接入电网的空调机组、光伏系统、储能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相互连接,光伏系统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供应空调机组运行,多余电能输入至储能系统充电,在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不足以驱动空调机组运行时,电网为空调机组供电,当电网掉电时,所述储能系统放电为空调机组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源储网荷备联动链条的能源调度管理,对重要供电,供冷场合实现冷电联供、联调、联动和联保,进一步拓展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拓展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拓展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智能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电储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电储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电储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气技术以及空调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高度重视发力于科技端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数据中心的依赖越来越大,对数据中心机房的可靠稳定运行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数据中心供电方案能耗大,分别配置备用电源和备用冷源,投资大,集中控制复杂。目前现有的技术上,系统的供电做后备是通过柴油发电机或UPS电源来对供电系统进行后备补充,在供冷上采用储冷系统来提供额外的供冷支持。但是供电系统的柴油发电机和UPS电源在平时使用较少,主要是每次例行检查维护时才会启动,这样就出现额外的设备闲置,同时供冷和供电系统独立,在系统的联动性较差,会出现供电和供冷的配合不协调,需要人为干预。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储电储冷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电储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分别接入电网的空调机组、光伏系统、储能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相互连接,光伏系统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供应空调机组运行,多余电能输入至储能系统充电,在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不足以驱动空调机组运行时,电网为空调机组供电,当电网掉电时,所述储能系统放电为空调机组供电;
[0006]所述系统还包括储冷系统,用于在空调机组工作状态下通过空调机组获取并储备多余冷量,所述储冷系统通过光伏系统和/或电网供电,或者当电网掉电,通过储能系统供电。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储电储冷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0008]光伏系统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供应空调机组运行,多余电能输入至储能系统充电,在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不足以驱动空调机组运行时,电网为空调机组供电,当电网掉电时,所述储能系统放电为空调机组供电;所述储冷系统通过光伏系统供电运行,当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不足以供应储电储冷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电网为所述储冷系统供电;当电网掉电时,所述储冷系统通过储能系统供电运行。
[0009]具体地,获取当前光伏系统发电量数据和储电储冷系统的总用电量数据,并利用所述数据计算得到当前光伏系统供电余量数据,根据计算得到的当前光伏系统供电余量数据将光伏系统的多余电能通过变流单元向储能系统充电;
[0010]判断当前储能系统是否充电完成,若是,将光伏系统的当前多余电能并网;
[0011]若储能系统充电未完成,利用光伏系统发电的多余电能给储能系统供电。
[0012]具体地,所述光伏系统发电产生电能用于供应储电储冷系统运行具体为:
[0013]判断所获取的当前光伏系统发电量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判断光伏系统供电余量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仅利用光伏系统对储电储冷系统供电,判断空调机组的用电量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则利用光伏系统的多余电能对储能系统充电并判断储能系统是否充电完成,若是,将光伏系统的多余电能并网。
[0014]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若当前光伏系统发电量数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或当前光伏系统供电余量数据小于第二预设阈值,进一步判断电网电压是否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阈值,若是,将储电储冷系统接入电网供电。
[0016]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若电网电压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判断储能系统的电池SOC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阈值,若是,判断空调机组的用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若是,利用储能系统对储电储冷系统供电;
[0018]若储能系统的电池SOC小于第五预设阈值或空调机组的用电量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判断储冷系统是否储冷完成,若是,仅利用储冷系统供冷。
[0019]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所述判断储能系统是否充电完成的同时,还判断储冷系统是否储冷完成,若储冷系统储冷未完成,仅通过空调机组供冷并将部分冷量送往储冷系统。
[0021]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2]若空调机组的用电量小于第三预设阈值,判断储冷系统能否维持正常供冷,若能,利用储冷系统供冷。
[0023]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4]获取当前电网电费数据和历史电网电费曲线数据,当电费谷值的时候通过电网向储能系统充电,电费峰值的时候通过储能系统向储电储冷系统放电。
[0025]具体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若储冷系统储冷完成,通过空调机组供冷并停止将部分冷量送往储冷系统。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储电储冷系统架构,实现源储网荷备联动链条的能源调度管理,对重要供电,供冷场合实现冷电联供,联调,联动,联保,进一步拓展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智能化程度。
[002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储电储冷系统通过储能系统的接入实现系统的充放电,削峰填谷获取差价收益,在电网断电时,依靠储能系统离网运行,适用于金融证券、数据中心、实验室等核心设备不断断电的场合。
[0030]3、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储冷系统能够实现冷源的备用,同时实现冷电联供、联调、联动、和联保。
[0031]4、本专利技术通过巧妙地设计将极其复杂的储电储冷系统参数监测问题简单化,无需进行复杂算法建模,实现了光伏系统发电量是否足够系统运行的实时自动化监测,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拓展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并将复杂的光伏系统的正常与否的
判断问题简单化,无需通过人工采集多项数据,实现光伏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的实时自动化监测,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拓展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
[0032]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光伏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光伏系统发电量是否足够系统运行、电网是否停电的综合判断,判断是否接入电网为储电储冷系统补充电能,通过巧妙的设计,进一步将复杂的问题系统监测和联调问题简单化,大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成本和系统复杂度,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
[003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储电储冷系统基于清洁低碳能源的安全高效可靠利用,节能的同时可实现冷电联供、联控、联保,及系统峰谷经济运行。提升清洁电能利用率和冷电连供可靠性,经济效益显著,实现绿色低碳运行。
[0034]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当出现光伏电池阵列所发电能不足以驱动空调系统工作或电网掉电的情况时,储能电池系统迅速放电为系统补充电能。另一种情况则是,电费谷值的时候市电向储能电池系统充电,电费峰值的时候储能电池系统向运行系统放电,削峰填谷获取差价收益。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储电储冷系统的结构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储电储冷系统的结构图;
[0037]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储电储冷系统的运行方法的流程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电储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分别接入电网的空调机组、光伏系统、储能系统,所述空调机组、光伏系统、储能系统相互连接,光伏系统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供应空调机组运行,多余电能输入至储能系统充电,在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不足以驱动空调机组运行时,电网为空调机组供电,当电网掉电时,所述储能系统放电为空调机组供电;所述系统还包括储冷系统,用于在空调机组工作状态下通过空调机组获取并储备多余冷量,所述储冷系统通过光伏系统和/或电网供电,或者当电网掉电,通过储能系统供电。2.一种储电储冷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伏系统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供应空调机组运行,多余电能输入至储能系统充电,在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不足以驱动空调机组运行时,电网为空调机组供电,当电网掉电时,所述储能系统放电为空调机组供电;所述储冷系统通过光伏系统供电运行,当光伏系统所发电能不足以供应储电储冷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电网为所述储冷系统供电;当电网掉电时,所述储冷系统通过储能系统供电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电储冷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当前光伏系统发电量数据和储电储冷系统的总用电量数据,并利用所述数据计算得到当前光伏系统供电余量数据,根据计算得到的当前光伏系统供电余量数据将光伏系统的多余电能通过变流单元向储能系统充电;判断当前储能系统是否充电完成,若是,将光伏系统的当前多余电能并网;若储能系统充电未完成,利用光伏系统发电的多余电能给储能系统供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电储冷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系统发电产生的电能用于供应空调机组运行具体为:判断所获取的当前光伏系统发电量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判断光伏系统供电余量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若是,仅利用光伏系统对储电储冷系统供电,判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猛卢心怡姜颖异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