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小川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57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包括下气囊和上气囊,所述下气囊和上气囊的一侧通过两个调节束带相活动连接,所述下气囊的另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公贴,所述上气囊的另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包括下气囊和上气囊,所述下气囊和上气囊的一侧通过两个调节束带相活动连接,所述下气囊的另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公贴,所述上气囊的另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气囊的顶面设置有收放组件,通过收放组件设置的连接气管将上气囊与弹性气球之间连通,使上气囊始终与患者的胸腔保持贴合,并跟随患者的呼吸进行同步的扩张以及收缩,大大降低了患者在呼吸时感觉胸闷的情况。患者在呼吸时感觉胸闷的情况。患者在呼吸时感觉胸闷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

技术介绍

[0002]胸腔外科学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现代胸外科医师无需向先驱们那样艰难地探索某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疾病与外科治疗的关系,先人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经验教训作出总结,形成胸部外科的基础理论。可以说胸腔是人体较为脆弱的部位,同时保护不好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胸腔内部也容易出现疾病,当出现疾病时,通过手术治愈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当胸腔前侧的肋骨出现骨折时,在治疗过程中均要对胸腔进行保护,避免胸腔受到二次伤害。
[0003]现有的胸外科保护气囊,在给患者进行保护时,当患者呼吸时胸部会扩张,扩张中由于安装带无法做到与患者呼吸时同步扩张,使患者在呼吸时感觉胸闷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患者呼吸时胸部会扩张,扩张中由于安装带无法做到与患者呼吸时同步扩张,使患者在呼吸时感觉胸闷的情况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包括下气囊和上气囊,所述下气囊和上气囊的一侧通过两个调节束带相活动连接,所述下气囊的另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公贴,所述上气囊的另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两个魔术母贴与两个魔术公贴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下气囊和上气囊的期前端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充气的充气口,所述上气囊的顶面后端粘附连接有用于吸收松放上气囊内部气体的收放组件,所述收放组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收放组件包括固定粘附在上气囊顶面的底板,所述收放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面的弹性气球,所述收放组件还包括用于连通上气囊和弹性气球的连接气管,所述连接气管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气管开关的气阀。
[0007]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倒扣在底板顶面中部的U形板,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底面中部的伸缩杆,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底面中部的弹簧,且弹簧位于伸缩杆的外侧且将伸缩杆包覆在其内部,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弹簧底面的压板。
[0008]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面大小尺寸与弹性气球的顶面大小尺寸相同,且压板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紧紧与弹性气球的顶面相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下气囊和上气囊的相对一面均固定连接有透气软垫。
[0010]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上气囊充满气体状态下的压力势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在上气囊的顶面设置有收放组件,通过收放组件设置的连接气管将上气囊与弹性气球之间连通,当患者吸气时胸腔扩张对上气囊进行挤压,上气囊受到挤压时其内部受到挤压的气体通过连接气管排至弹性气球的内部,从而有效的跟随患者扩张的胸腔上气囊进行一定收缩,当患者呼气时胸腔缩回,使上气囊失去挤压力,此时在复位组件设置的伸缩杆和弹簧以及压板的作用下下压弹性气球使弹性气球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气管再次回归至上气囊的内部,使上气囊始终与患者的胸腔保持贴合,并跟随患者的呼吸进行同步的扩张以及收缩,大大降低了患者在呼吸时感觉胸闷的情况。
[0013]2、本技术在下气囊和上气囊的相对均设置有透气软垫,在透气软垫的弹性作用下提高了患者躺下时的舒服感,同时提高了患者胸腔部位的通风性能,进一步的保证患者在使用时的舒适感。
[0014]3、本技术将下气囊和上气囊之间通过透气软垫以及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进行连接,从而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形情况进行相适应的调节。
[0015]4、本技术在患者胸腔前面均设置有两个气囊,同时又在气囊上增设了透气软垫,使在两个气囊以及透气软垫的作用下对外界碰撞患者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有效的避免患者造成二次的伤害,同时在冲击的压力下,上气囊受到冲击内部受到挤压的气体通过连接气管排至弹性气球的内部,从而使上气囊进行一定收缩,进一步的避免患者造成二次的伤害。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视角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个视角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下气囊;2、上气囊;3、充气口;4、透气软垫;5、调节束带;6、魔术公贴;7、魔术母贴;8、收放组件;9、底板;10、弹性气球;11、U形板;12、伸缩杆;13、弹簧;14、压板;15、连接气管;16、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涉及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如图1

2所示,包括下气囊1和上气囊2,下气囊1和上气囊2的一侧通过两个调节束带5相活动连接,下气囊1的另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公贴6,上气囊2的另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7,两个魔术母贴7与两个魔术公贴6位置一一对应,将下气囊1和上气囊2之间通过调节束带5以及魔术公贴6和魔术母贴7进行连接,从而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形情况进行相适应的调节,下气囊1和上气囊2的期前端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充气的充气口3,上气囊2的顶面后端粘附连接有用于吸收松放上气囊2内部气体的收放组件8,收放组件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组件,在上气囊2的顶面设置有收放组件8,通过收放组件8设置的连接气管15将上气囊2与弹性气球10之间连通,当患者吸气时胸腔扩张对上气囊2进行挤压,上气囊2受到挤压时其内部受到挤压的气体通过连接气管15排至弹性气球10的内部,从而有效的跟随患者扩张的胸腔上气囊2进行一定收缩,当患者呼气时胸腔缩回,使上气囊2失去挤压力,此时在复位组件设置的伸缩杆12和弹簧13以及压板14的作用下下压弹性气球10使弹性气球10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气管15再次回归至上气囊2的内部,使上气囊2始终与患者的胸腔保持贴合,并跟随患者的呼吸进行同步的
扩张以及收缩,大大降低了患者在呼吸时感觉胸闷的情况。
[0020]收放组件8包括固定粘附在上气囊2顶面的底板9,收放组件8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9顶面的弹性气球10,收放组件8还包括用于连通上气囊2和弹性气球10的连接气管15,连接气管15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气管15开关的气阀16,在对上气囊2进行充气使通过气阀16手动关闭连接气管15,从而使上气囊2与弹性气球10之间无法连通,进而对上气囊2进行饱和式充气,使上气囊2达到饱和状态。
[0021]复位组件包括倒扣在底板9顶面中部的U形板11,复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11底面中部的伸缩杆12,复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U形板11底面中部的弹簧13,且弹簧13位于伸缩杆12的外侧且将伸缩杆12包覆在其内部,复位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弹簧13底面的压板14。
[0022]压板14的底面大小尺寸与弹性气球10的顶面大小尺寸相同,且压板14在弹簧13的弹性作用下紧紧与弹性气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包括下气囊(1)和上气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气囊(1)和上气囊(2)的一侧通过两个调节束带(5)相活动连接,所述下气囊(1)的另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公贴(6),所述上气囊(2)的另一侧顶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魔术母贴(7),两个魔术母贴(7)与两个魔术公贴(6)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下气囊(1)和上气囊(2)的期前端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充气的充气口(3),所述上气囊(2)的顶面后端粘附连接有用于吸收松放上气囊(2)内部气体的收放组件(8),所述收放组件(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复位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8)包括固定粘附在上气囊(2)顶面的底板(9),所述收放组件(8)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9)顶面的弹性气球(10),所述收放组件(8)还包括用于连通上气囊(2)和弹性气球(10)的连接气管(15),所述连接气管(15)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控制连接气管(15)开关的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郭小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