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53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门扳手,包括手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设置于手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手柄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手柄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位于第一杆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互相朝向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实现多角度用力并防止使用过程中扳手与阀门手柄滑脱的阀门操作扳手。手与阀门手柄滑脱的阀门操作扳手。手与阀门手柄滑脱的阀门操作扳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扳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阀门扳手。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扳手又称F扳手,因产品形状像英文字母F的得名。是手动操作阀门的专业扳手,是阀门安装维修时的必需工具,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天然气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有很多的手动和电动阀门,这些阀门大小不一,形态不同,安装位置环境复杂,需要适配不同大小的阀门扳手。
[0003]操作这些阀门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4]1.操作时操作人用手握紧手柄阀门扳手手柄,扳手一端与阀门手轮卡住后均匀用力。现有阀门扳手与阀门手轮容易滑脱。很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用力失控,身体平衡被破坏后,发生损伤磕碰的现象,造成操作人员受伤,如此操作人员不敢用力开关阀门,大幅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检修。
[0005]2.操作时,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很多时候阀门扳手操作用力方向不能与阀门手轮水平方向一致,扳手与阀门手轮固定性差,受力不良,小心缓慢操作,造成阀门开关时间变长或无法操作。
[0006]造成阀门扳手与阀门手轮滑脱的原因在于阀门扳手与阀门手轮的接触面积小,两个受力点与操作人员的发力点不在同一个水平面(即阀门手轮所在的水平面),阀门扳手卡住阀门手轮,当操作人员发力操作时,受力点的任意一个没有卡牢或者操作人员发力方向稍一变化,扳手与阀门手轮即会脱开,操作人员用的力突然失控,身体失控碰撞到附近设备,造成操作人员人身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实现多角度用力并防止使用过程中扳手与阀门手柄滑脱的阀门操作扳手。
[000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9]一种阀门扳手,包括手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设置于手柄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手柄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与手柄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位于第一杆体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互相朝向倾斜。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侧面均设置与阀门手轮接触的防脱凹槽。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是直杆或带有弧度的曲杆,所述第二杆体是直杆或曲杆。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是直杆,所述第一杆体与手柄的夹角大于等于60
°
且小于90
°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是直杆,所述第二杆体与手柄的夹角大于70
°
且小于90
°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横直杆体和朝向第一杆体凸起的卡接杆体,所述横直杆体的一端与手柄连接,所述横直杆体的另一端与卡接杆体的端部连接,所述卡接杆体是一段朝向第一杆体弯曲凸出的杆体。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直杆体与手柄的夹角大于70
°
且小于等于85
°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手柄长度的三分之一。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底端向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方向弯曲。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的弯曲的幅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杆体或第二杆体距离手柄的最短直线距离长度的二分之一。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实现多角度用力并防止使用过程中扳手与阀门手柄滑脱的阀门操作扳手,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互相朝向倾斜,形成包拢的状态,相比于现有的阀门扳手,本技术具有防止脱出的优点;本技术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还设置有与阀门手轮啮合的防脱凹槽,进一步地提高防滑脱的能力,即使用力方向偏离手轮水平面,也能保证阀门扳手与手轮的连接不会滑脱。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0024]图中:1

手柄,2

第一杆体,3

第二杆体,4

横直杆体,5

卡接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7]本技术提出一种阀门扳手,包括手柄1、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如图1所示,第一杆体2的一端部与手柄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杆体3的一端部与手柄1固定连接,且第二杆体3处于第一杆体2的下方,第一杆体2朝向第二杆体3倾斜,第二杆体3朝向第一杆体2倾斜,也即,第一杆体2与第二杆体3是互相朝向倾斜,如下图1所示,以手柄1方向为起点,第一杆体2与第二杆体3之间的距离最大,沿远离手柄1的方向,第一杆体2与第二杆体3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本技术不易从阀门手轮脱出。
[0028]进一步地,第一杆体2的侧面设置防脱凹槽,第二杆体3的侧面也设置防脱凹槽,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的防脱凹槽与接触的阀门手轮嵌合,防止操作中阀门扳手从手轮处滑脱。优选的,防脱凹槽的长为0.5

2厘米,深0.1

0.5厘米,更进一步地,防脱凹槽内设置防滑层,提高与阀门手轮之间的摩擦力。
[002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将第一杆体2插入阀门手轮内间隙,第二杆体3处于阀
门手轮外,在手柄1处施加方向不平行于手柄1的力,此时,第一杆体2与阀门手轮内的辐条抵接,第二杆体3与阀门手轮的外缘抵接,由此实现扳手与阀门手轮的固定,通过拉动或推动手柄1来转动阀门手轮;本技术的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均倾斜设置,且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通过防脱凹槽与阀门手轮接触,在转动阀门手轮的过程中不易脱出。
[00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第一杆体2或第二杆体3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弧度的曲杆,当第一杆体2或第二杆体3是曲杆时,杆体弯曲的方向朝外,具体地,当第一杆体2是曲杆时,朝远离第二杆体3的方向弯曲,当第二杆体3是曲杆时,朝远离第一杆体2的方向弯曲,也即,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相对于阀门手轮呈包拢的形状,以起到防止脱出的作用。在本技术的附图中未显示曲杆的状态。
[0031]进一步地,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均是直杆的情况下,第一杆体2与手柄1之间形成夹角α,α的范围值为60
°
≤α<90
°
,第二杆体3与手柄1之间形成夹角β,β的范围值为70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所述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均设置于手柄(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杆体(2)的一端与手柄(1)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杆体(3)的一端与手柄(1)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杆体(3)位于第一杆体(2)的下方,且,所述第一杆体(2)和所述第二杆体(3)互相朝向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2)和第二杆体(3)的侧面均设置与阀门手轮接触的防脱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2)是直杆或带有弧度的曲杆,所述第二杆体(3)是直杆或曲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2)是直杆,所述第一杆体(2)与手柄(1)的夹角大于等于60
°
且小于90
°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3)是直杆,所述第二杆体(3)与手柄(1)的夹角大于7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祚祥何孟华温远辉李胜辉郑中华张刚成陈勇余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电坪石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