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泰辰专利>正文

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50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7
一种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包括一笔架,该笔架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一前支架以及一后支架,该前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前托座,该后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后托座,该前托座的高度高于该后托座,该前托座的左右两侧具有两前凹口,各前凹口的后边缘形成一挡止缘,于该前托座与该后托座之间以倾斜的方式撑托并列设置的两支文昌笔,各文昌笔的笔斗与笔杆之间具有一颈槽,各文昌笔的笔斗置入各前凹口,各颈槽卡于各挡止缘定位,使两支倾斜的文昌笔放置于该笔架上展示时定位更稳固。定位更稳固。定位更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展示笔的构造;尤其涉及一种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文昌笔及其笔架是吉祥美观的摆设,一般是在笔架的两侧设置二高度相等的支架,于二支架上撑托展示用的文昌笔。前述现有文昌笔的笔架由于支撑文昌笔展示的二支架高度相同,因此设置文昌笔时仅能呈现水平的文昌笔摆放姿态。
[0003]若为了将文昌笔以倾斜的姿态展示,直接将现有笔架的二支架设为高低不同,当将文昌笔倾斜放上支架高低不同的笔架时,容易有放置不稳而使文昌笔滑落的问题。此外,文昌笔具有文笔、武笔两种类型,上述现有文昌笔的笔架由于构造的缘故,仅能用于展示一支文昌笔,无法用于展示二支文昌笔呈现文武双笔的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笔架支撑二支文昌笔的装置,将两支文昌笔设置为倾斜状态,再以笔架上设有的挡止缘与各文昌笔具有的颈槽配合,达到展示文昌笔双笔又能避免各文昌笔滑落的功效。
[0005]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包括一笔架、一第一文昌笔,以及一第二文昌笔。
[0006]该笔架包括前后间隔相对的一前支架、一后支架,以及一连接于该前支架与该后支架之间的连接板,该前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前托座,该前托座的顶侧具有两左右间隔的前凹口,各前凹口于其靠近该后支架的边缘形成一挡止缘,该后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后托座,该后托座的顶侧具有两左右间隔的后凹口,该前托座的高度高于该后托座。
[0007]第一文昌笔包括由后向前依序连接的一第一笔杆、一第一笔斗,以及一第一笔头,第一笔斗与第一笔杆之间的周围具有一第一颈槽;第一文昌笔呈倾斜的状态,该第一笔斗置入右侧的前凹口,使第一颈槽卡于右侧的挡止缘定位,该第一笔杆的后侧支撑于右侧的后凹口上。第二文昌笔包括由后向前依序连接的一第二笔杆、一第二笔斗,以及一第二笔头,第二笔斗与第二笔杆之间的周围具有一第二颈槽;第二文昌笔呈倾斜的状态,该第二笔斗置入左侧的前凹口,使第二颈槽卡于左侧的挡止缘定位,该第二笔杆的后侧支撑于左侧的后凹口上。
[0008]本技术的效果在于,该笔架具有前后相对且高低不同的两前凹口以及两凹口,因此可于笔架的各前凹口与各后凹口之间分别设置一倾斜状态的文昌笔,具有同时于笔架展示两支文昌笔作为文武双笔的功效。此外,将第一文昌笔与第二文昌笔设置为倾斜状态同时,还能以各文昌笔的颈槽卡于各前凹口的挡止缘,达到以各挡止缘挡止卡合于其上的文昌笔下滑的效果,使各文昌笔倾斜摆放于笔架时都能稳固定位不滑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0]图2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1]图3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12]图4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3]图5为图4的5

5方向剖视图。
[0014]图6为图4的6

6方向剖视图。
[0015]符号说明:
[0016][本技术][0017]100: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
[0018]10:笔架
[0019]12:前支架
[0020]121:前托座
[0021]122:前凹口
[0022]123:挡止缘
[0023]124:前底座
[0024]125:前支撑脚
[0025]126:前支柱
[0026]13:连接板
[0027]14:后支架
[0028]141:后托座
[0029]142:后凹口
[0030]144:后底座
[0031]145:后支撑脚
[0032]146:后支柱
[0033]16:前饰板
[0034]161:前脚
[0035]18:后饰板
[0036]181:后脚
[0037]20:第一文昌笔
[0038]21:第一颈槽
[0039]22:第一笔杆
[0040]24:第一笔斗
[0041]26:第一笔头
[0042]30:第二文昌笔
[0043]31:第二颈槽
[0044]32:第二笔杆
[0045]34:第二笔斗
[0046]36:第二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请参看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100,包括一笔架10以及左右并列设置于该笔架10上的一第一文昌笔20以及一第二文昌笔3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文昌笔20的长度短于第二文昌笔30的长度,通过该长度区别使第一文昌笔20作为朱砂笔的文笔,第二文昌笔30作为墨笔的武笔。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文昌笔20也可为长度长于第二文昌笔30的长度,或为长度与该第二文昌笔30相等的设置,等长的第一文昌笔20与第二文昌笔30由于成对的缘故,也能展示为文昌笔的文武双笔。
[0048]该笔架10包括前后间隔相对的一前支架12、一后支架14,以及一连接于该前支架12与该后支架14之间的连接板13。该前支架12的顶部具有一前托座121,该前托座121的顶侧具有两左右间隔的前凹口122,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两前凹口122分别是U形的凹口,各前凹口122于其靠近该后支架14的边缘形成一挡止缘123,该后支架14的顶部具有一后托座141,该后托座141的顶侧具有两左右间隔的后凹口142,该两后凹口142分别是U形的凹口,该前托座121的高度高于该后托座141的高度,使两前凹口122的高度也高于该两后凹口142的高度。
[0049]请参看图2至图6所示,第一文昌笔20倾斜地设置于该笔架10上,并且包括由后向前依序连接的一第一笔杆22、一第一笔斗24,以及一第一笔头26,第一笔斗24与第一笔杆22之间的周围具有一第一颈槽2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颈槽21为V形凹槽。当第一文昌笔20设置于该笔架10上时将该第一笔斗24置入右侧的前凹口122,使第一颈槽21卡于右侧的挡止缘123而定位该第一文昌笔20的位置,该第一笔杆22的后侧支撑于右侧的后凹口142上。
[0050]第二文昌笔30倾斜地设置于该笔架10上,并且包括由后向前依序连接的一第二笔杆32、一第二笔斗34,以及一第二笔头36,第二笔斗34与第二笔杆32之间的周围具有一第二颈槽31,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颈槽31为V形凹槽。当第二文昌笔30设置于该笔架10上时将该第二笔斗34置入左侧的前凹口122,使第二颈槽31卡于左侧的挡止缘123而定位该第二文昌笔30的位置,该第二笔杆32的后侧支撑于左侧的后凹口上。
[0051]请参看图1至图3及图5所示,进一步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构造。该笔架10的前支架12的底部具有一前底座124,该前底座124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两前支撑脚125,该前底座12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笔架,包括前后间隔相对的一前支架、一后支架,以及一连接于该前支架与该后支架之间的连接板,该前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前托座,该前托座的顶侧具有两左右间隔的前凹口,各前凹口于其靠近该后支架的边缘形成一挡止缘,该后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后托座,该后托座的顶侧具有两左右间隔的后凹口,该前托座的高度高于该后托座;一第一文昌笔,包括由后向前依序连接的一第一笔杆、一第一笔斗,以及一第一笔头,第一笔斗与第一笔杆之间的周围具有一第一颈槽;第一文昌笔呈倾斜的状态,该第一笔斗置入右侧的前凹口,使第一颈槽卡于右侧的挡止缘定位,该第一笔杆的后侧支撑于右侧的后凹口上;以及一第二文昌笔,包括由后向前依序连接的一第二笔杆、一第二笔斗,以及一第二笔头,第二笔斗与第二笔杆之间的周围具有一第二颈槽;第二文昌笔呈倾斜的状态,该第二笔斗置入左侧的前凹口,使第二颈槽卡于左侧的挡止缘定位,该第二笔杆的后侧支撑于左侧的后凹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昌笔双笔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泰辰陈禹彤
申请(专利权)人:吴泰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