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加速过程的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检测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加速过程的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检测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运输的发展,地铁凭借其快捷方便、覆盖范围广、运行效率高等特点在轨道交通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城市出行的首要选择。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某些车厢严重拥挤但个别车厢却尚有空位的情况。这样分布不均匀的地铁载客情况将削弱地铁车厢利用率以及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另一方面,客量分布不均匀将导致列车受载不平衡,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行寿命,同时如若突发紧急状况,乘客疏散效率将大大折扣,随之引发严重的踩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加速过程的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检测方法和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基于加速过程的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获取当前列车运行状态参数,包括列车在出站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加速过程的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当前列车运行状态参数,包括列车在出站后恒加速过程中的即刻加速度、各驱动电机功率、列车即刻运行速度,以计算各驱动电机即刻所贡献的等效牵引力;步骤2,获取列车在出站后恒加速过程中各车厢之间的拉/压力值,结合步骤1中所获得的各驱动电机等效牵引力和列车即刻加速度,计算各车厢总重量;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各车厢总重量计算各车厢人数;步骤4,根据步骤3中各车厢人数得到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加速过程的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各驱动电机即刻所贡献的等效牵引力F
t
的计算方法如下:其中,P表示各驱动电机功率之和,a为列车即刻加速度,v为列车即刻运行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f为列车运行的平均阻力系数,Q表示车厢总数量,X表示拖车车厢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加速过程的地铁车厢载客量分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各车厢总重量M
i
计算方法如下:其中,Q表示车厢总数量,M
i
(i=1,2,3,4,...,Q)表示第i节车厢总重量,其中第一节车厢和第Q节车厢为带有驾驶室的拖车,且驾驶室与乘客区不存在铰接;M
1j
,M
Qj
分别表示第一节车厢与第Q节车厢驾驶区自重;F
i,i+1
表示第i节车厢与第i+1节车厢铰接处由拉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拉/压力值;F
t
为各驱动电机等效牵引力;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史聪灵,刘国林,刘晶晶,李俊毅,车洪磊,李建,任飞,张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