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118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油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采油井口。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包括圆筒和侧管,所述圆筒的上部为锥形,圆筒的两侧均设置有侧管,每个侧管的外端均设置有法兰。还包括支撑块和底环,圆筒的下部外侧呈环形固定有四个支撑块,底环固定连接在四个支撑块的下部。还包括底环、卡柱、立柱、挡头和环槽,底环上设置有环槽,环槽上呈环形设置有四个卡柱,底环的下侧呈环形固定有四个立柱,每个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挡头,多个挡头均滑动连接在环槽上,每个挡头分别卡在每个卡柱上。本井口便于连接管道。管道。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采油井口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采油井口。

技术介绍

[0002]采油井口是一种地面自喷、机抽井口装置。它主要用于悬挂下入井中的油管柱,能使油、套管柱形成密封的环形空间,将油套压力有效的分隔开来,并能根据油井生产需要控制、调节和释放地下流体输出。传统的采油井口上带有许多阀门,但是传统的采油井口只能通过法兰与外部管道进行连接,无法直接方便地连接外部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其有益效果为本井口便于连接管道。
[0004]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包括圆筒和侧管,所述圆筒的上部为锥形,圆筒的两侧均设置有侧管,每个侧管的外端均设置有法兰。
[0005]还包括支撑块和底环,圆筒的下部外侧呈环形固定有四个支撑块,底环固定连接在四个支撑块的下部。
[0006]还包括底环、卡柱、立柱、挡头和环槽,底环上设置有环槽,环槽上呈环形设置有四个卡柱,底环的下侧呈环形固定有四个立柱,每个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挡头,多个挡头均滑动连接在环槽上,每个挡头分别卡在每个卡柱上。
[0007]还包括地勾和凸环,底环的下侧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地勾,底环的外侧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凸环。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图1为一种高效采油井口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0]图2为一种高效采油井口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1]图3为一种高效采油井口的结构示意图三;
[0012]图4为一种高效采油井口的结构示意图四;
[0013]图5为底环和拉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6为底环和拉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7为圆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8为圆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9为挡塞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10为挡塞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11为接头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12为接头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中:底环101;地勾102;凸环103;卡柱104;立柱105;挡头106;环槽107;
[0022]拉杆201;插钉202;立柱203;手旋螺钉204;锁头205;拉勾206;挂钩207;槽口208;
[0023]圆筒301;支撑块302;底环303;侧管304;门形件305;插孔306;螺杆307;挡板308;限位板309;
[0024]挡塞401;中管402;支撑环403;
[0025]接头管501;压环502;凸板5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7

8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方便地完成外部管道与圆筒301之间的连接的效果。
[0027]由于高效采油井口包括圆筒301和侧管304,圆筒301的上部为锥形,圆筒301的两侧均焊接有侧管304,每个侧管304的外端均设置有法兰。圆筒301的上部为锥形,进而可以将外部管道插接在圆筒301上部的锥形部分,方便地完成外部管道与圆筒301之间的连接,锥形部分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密封性,两个侧管304也可以通过法兰连接其他管道,将石油进行分流。
[0028]如图7

8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将圆筒301进行支撑的效果。
[0029]由于采油井口还包括支撑块302和底环303,圆筒301的下部外侧呈环形焊接有四个支撑块302,底环303焊接在四个支撑块302的下部,通过底环303和四个支撑块302可以有效地将圆筒301进行支撑,使得圆筒301竖向设置。
[0030]如图5

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将圆筒301可拆卸地连接在底环101上的效果。
[0031]由于采油井口还包括底环101、卡柱104、立柱105、挡头106和环槽107,环槽107设置在底环101的上侧,环槽107上呈环形焊接有四个卡柱104,底环303的下侧呈环形焊接有四个立柱105,每个立柱105的下端均一体成型有挡头106,多个挡头106均滑动连接在环槽107上,每个挡头106分别卡在每个卡柱104上,底环303通过四个立柱105在环槽107内转动,使得四个挡头106分别转动至四个卡柱104的下侧,进而通过四个卡柱104分别挡在四个挡头106的上侧,进而使得底环303通过四个立柱105连接在底环101上,进而将圆筒301可拆卸地连接在底环101上,便于圆筒301更换。
[0032]如图5

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使得底环101可以对圆筒301进行稳定支撑的效果。
[0033]由于采油井口还包括地勾102和凸环103,底环101的下侧呈环形焊接有多个地勾102,底环101的外侧呈环形焊接有多个凸环103,需要将底环101设置在地面上,将地勾102埋入地面上的混凝土内,进而将底环101稳固地安装在地面上,使得底环101可以对圆筒301进行稳定支撑;多个凸环103上均可以插入螺钉,进而通过螺钉将底环101进一步固定在地面上,使得底环101更加稳定。
[0034]如图5

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通过四个拉杆201对四个立柱105和立柱105上侧的部件进行固定和支撑的效果。
[0035]由于采油井口还包括拉杆201、立柱203、手旋螺钉204和挂钩207,立柱203上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连接有拉杆201,拉杆201的端部一体成型有挂钩207,挂钩207勾在立柱105上,手旋螺钉204螺纹连接在立柱203上,立柱203顶在拉杆201的另一端,立柱203在使用时
需要埋在地面上的混凝土内,旋动手旋螺钉204压动拉杆201移动,使得拉杆201通过挂钩207拉动立柱105,使得立柱105压在对应的卡柱104上,进而防止挡头106脱离卡柱104,拉杆201可以设置四个,通过四个拉杆201上的挂钩207分别拉动立柱105,通过四个拉杆201对四个立柱105和立柱105上侧的部件进行固定和支撑。
[0036]如图5

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使得立柱203在地面上更加牢固的效果。
[0037]由于采油井口还包括槽口208,多个槽口208均设置在立柱203的下部,当立柱203插在地面上的混凝土内时,多个槽口208提高了立柱203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立柱203在地面上更加牢固。
[0038]如图5

6所示,这个例子可以实现使得圆筒301竖向设置时更加稳定的效果。
[0039]由于采油井口还包括拉勾206,拉杆201的端部焊接有拉勾206,拉勾206压在对应的支撑块302的一侧,使得拉杆201对立柱105进行固定支撑的同时还会对多个支撑块302进行压动支撑,使得圆筒301竖向设置时更加稳定。
[0040]如图5

6所示,这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包括圆筒(301)和侧管(304),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301)的上部为锥形,圆筒(30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管(304),每个侧管(304)的外端均设置有法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302)和底环(303),圆筒(301)的下部外侧呈环形固定有四个支撑块(302),底环(303)固定连接在四个支撑块(302)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环(101)、卡柱(104)、立柱(105)、挡头(106)和环槽(107),底环(101)上设置有环槽(107),环槽(107)上呈环形设置有四个卡柱(104),底环(303)的下侧呈环形固定有四个立柱(105),每个立柱(105)的下端均设置有挡头(106),多个挡头(106)均滑动连接在环槽(107)上,每个挡头(106)分别卡在每个卡柱(10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勾(102)和凸环(103),底环(101)的下侧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地勾(102),底环(101)的外侧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凸环(10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采油井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201)、立柱(203)、手旋螺钉(204)和挂钩(207),立柱(203)上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连接有拉杆(201),拉杆(201)的端部设置有挂钩(207),挂钩(207)勾在立柱(105)上,手旋螺钉(204)螺纹连接在立柱(203)上,立柱(203)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欣霖韩雪峰吴晗高子钰曹兴涛臧红岩梁海峰臧红薇徐师周维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