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冲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117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冲洗系统,包括滤筒、筒盖、进水口、出水口、废水口、水流开关、增压装置、抽吸装置、废水比、电信号控制器;滤筒与筒盖匹配连接;进水口及出水口分别设置于筒盖;废水口设置于滤筒的侧壁;增压装置设置于进水口的前端;抽吸装置及废水比分别设置于废水口的后端;水流开关包括设置于进水口与增压装置之间的进水开关、设置于出水口后端的出水开关、以及设置于废水口与抽吸装置之间的废水开关;电信号控制器与分别与进水开关、出水开关、废水开关、增压装置、抽吸装置、废水比匹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过滤时通过增设自动冲洗系统,可延长滤芯的更换周期及提升过滤效果,可用于净水器、饮水机、净化水龙头等装置。净化水龙头等装置。净化水龙头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冲洗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冲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售净水器常采用多级过滤,第一级常使用PP棉滤芯,过滤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更换频率较高,促使罐体的密封程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净水装置滤芯更换频率较高,净水不可靠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冲洗系统。本技术在过滤时通过增设自动冲洗系统,可延长滤芯的更换周期及提升过滤效果,可用于净水器、饮水机、净化水龙头等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自动冲洗系统,包括滤筒、筒盖、进水口、出水口、废水口、水流开关、增压装置、抽吸装置、废水比、电信号控制器;所述滤筒与所述筒盖匹配连接;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筒盖;所述废水口设置于所述滤筒的侧壁;所述增压装置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前端;所述抽吸装置及所述废水比分别设置于所述废水口的后端;所述水流开关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增压装置之间的进水开关、设置于所述出水口后端的出水开关、以及设置于所述废水口与所述抽吸装置之间的废水开关;所述电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水开关、出水开关、废水开关、增压装置、抽吸装置、废水比匹配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冲洗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滤筒内腔的滤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呈中空圆柱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的中心形成出水通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的材质为PP棉。
[0010]进一步地,所述滤筒的口部形成第一螺纹圈;所述筒盖的内壁形成第二螺纹圈;所述第一螺纹圈与所述第二螺纹圈螺纹匹配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滤筒的底部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滤芯匹配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筒盖的内侧设置密封板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件与所述滤芯之间设置密封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件与所述进水口之间设置进水口密封套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件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置出水口密封套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的内部设置单向阀。
[0017]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口设置于所述滤筒的底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废水口的外部依次设置废水口密封套管及锥形密封件;所述废水口通过所述废水口密封套管与所述锥形密封件匹配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在过滤时通过增设自动冲洗系统,可延长滤芯的更换周期及提升过滤
效果,可用于净水器、饮水机、净化水龙头等装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自动冲洗系统的截面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自动冲洗系统在原水过滤状态时的水流导向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自动冲洗系统在冲洗滤芯时的水流导向图。
[0024]图中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是:
[0025]1‑
滤筒;2

筒盖;3

滤芯;4

进水口;5

出水口;6

废水口;7

水流开关;8

增压装置;9

抽吸装置;10

废水比;11

电信号控制器;101

第一螺纹圈;102

限位组件;103

废水口密封套管;104

锥形密封件;201

第二螺纹圈;202

密封板件;203

密封圈;204

进水口密封套管;205

出水口密封套管;401

单向阀;701

进水开关;702

出水开关;703

废水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自动冲洗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滤筒1,筒盖2,滤芯3,进水口4,出水口5,废水口6,水流开关7,增压装置8,抽吸装置9,废水比10,电信号控制器11;所述滤筒1是容纳滤芯3,用于进水过滤的筒状装置,筒口设有第一螺纹圈101,筒底设有限位组件102,用于固定滤芯3,筒壁底部设有废水口6,其通过废水口密封套管103与锥形密封件104匹配连接;所述筒盖2是密封/开启滤筒1的装置,筒盖2的内壁设有第二螺纹圈201,与滤筒1筒口的第一螺纹圈101一同作用用于密封/开启滤筒1;筒盖2的内侧设有密封板件202,密封板件202的下表面设有密封圈203,密封板件202通过密封圈203与滤芯3的顶部匹配连接;筒盖2上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其与密封板件202分别通过进水口密封套管204及出水口密封套管205密封连接;所述滤芯3是原水的过滤装置,滤芯3呈中空圆柱状,滤芯3的中心形成出水通路,滤芯3的材质为PP棉,其上均匀分布孔洞,用于进出水;所述进水口4为原水进水口,进水口4内设有单向阀401,防止原水溢出;所述出水口5是过滤水的出水口,可连接净水器、饮水机、净化水龙头等;所述废水口6是滤筒1内过滤后及冲洗滤芯3后废水的排水口;所述增压装置8为设立在进水口4前用以确保原水进水压稳定的装置;所述抽吸装置9置于废水口6的后方,与增压装置8及各水流开关7一起作用以冲洗滤芯3;所述废水比10置于废水口6的后方,用以确保净水系统产出的废水比例低于行规;所述水流开关7包括设置于进水口4与增压装置8之间的进水开关701、设置于出水口5后端的出水开关702、以及设置于废水口6与所述抽吸装置9之间的废水开关703;所述电信号控制器11是收集净水系统废水比监测数据,传递开启/关闭水流开关7、增压装置8、抽吸装置9的装置,其与进水开关701、出水开关702、废水开关703、增压装置8、抽吸装置9、废水比10匹配连接。
[0029]通过设置所述自动冲洗系统,可延长滤芯的更换周期及提升过滤效果。
[0030]本实施例自动冲洗系统在原水过滤状态时工作过程如下:
[0031]如图2所示,电信号控制器11根据废水比10监测数据,传递打开进水开关701及出水开关702、以及关闭废水开关703的运行信号,原水从进水口4经单向阀401以一定水压进入滤筒1,原水充满滤筒1包裹住滤芯3;进一步地,水流经滤芯3上的孔洞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筒(1)、筒盖(2)、进水口(4)、出水口(5)、废水口(6)、水流开关(7)、增压装置(8)、抽吸装置(9)、废水比(10)、电信号控制器(11);所述滤筒(1)与所述筒盖(2)匹配连接;所述进水口(4)及所述出水口(5)分别设置于所述筒盖;所述废水口(6)设置于所述滤筒(1)的侧壁;所述增压装置(8)设置于所述进水口(4)的前端;所述抽吸装置(9)及所述废水比(10)分别设置于所述废水口(6)的后端;所述水流开关(7)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水口(4)与所述增压装置(8)之间的进水开关(701)、设置于所述出水口(5)后端的出水开关(702)、以及设置于所述废水口(6)与所述抽吸装置(9)之间的废水开关(703);所述电信号控制器(11)分别与所述进水开关(701)、出水开关(702)、废水开关(703)、增压装置(8)、抽吸装置(9)、废水比(10)匹配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冲洗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滤筒(1)内腔的滤芯(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3)呈中空圆柱状;所述滤芯(3)的中心形成出水通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冲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培栋陈颖睿罗艇宋丹夏于旻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格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