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13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包括底座与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装有印刷模具固定器,所述底座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一电机、两组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与两组第一转轮,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与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对输出端与第一转轮相连接,所述底座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轮,所述底座的下侧连接有两组限位转轮,本新型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与限位转轮相配合可以使印染装置在运输轨道的限位下进行移动,使印染装置可以进行改完循环印染工作,或者在运输轨道的限位下按照既定路线进行印染工作。轨道的限位下按照既定路线进行印染工作。轨道的限位下按照既定路线进行印染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布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布料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印染机,而现有的印染机移动过程中大多只能朝西一个方向来回进行移动,不能进行拐弯或者按照既定路线进行行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包括底座与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装有印刷模具固定器,所述底座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一电机、两组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与两组第一转轮,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与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对输出端与第一转轮相连接,所述底座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轮,所述底座的下侧连接有两组限位转轮,所述工作台的上侧安装有运输轨道,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装有刮墨刀移动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靠近工作台的一侧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下侧与限位转轮相连接,所述第三弹簧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螺母相连接,所述活动块位于螺杆的外侧。
[0006]优选的,所述印刷模具固定器包括第一固定块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侧安装有两组第一线性导轨,所述第一线性导轨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L形块,所述第一L形块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开设有与第一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滑轨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二L形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导杆和第二L形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线性导轨,所述第二线性导轨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三L形板。
[0007]优选的,所述刮墨刀移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与四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侧连接有第三转轮,后侧两组所述第三转轮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与左后侧的第三转轮相连接,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转轮的外侧均连接有链带,两组所述链带的上侧安装有刮墨刀调节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刮墨刀调节装置包括两组第四L形板,两组所述第四L形板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架,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一齿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前侧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后
侧开设有与第二滑轨相匹配的滑槽,两组所述第二滑轨的前侧连接有第五L形板,所述第五L形板的上侧安装有第二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所述第二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的上侧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传动端与第二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板相啮合,所述第五L形板的左右两侧连接有主刮墨刀。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五L形板底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侧与主刮墨刀相连接,所述主刮墨刀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二导杆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贯穿第五L形板的左右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的上侧设置有两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开设有与第三滑轨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与刮墨刀调节装置相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与限位转轮相配合可以使印染装置在运输轨道的限位下进行移动,使印染装置可以进行改完循环印染工作,或者在运输轨道的限位下按照既定路线进行印染工作;
[0013]2、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螺杆、螺母、第三弹簧与活动块相配合,可以使限位转轮具有可调节空间,使本装置使用时可以顺利拐弯。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印刷模具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刮墨刀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二转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刮墨刀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第三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底座;110、第一电机;120、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130、第一转轮;140、第二转轮;150、限位转轮;151、第一支撑板;152、螺杆;153、螺母;154、第三弹簧;155、活动块;200、印刷模具固定器;210、第一固定块;220、第一线性导轨;230、第一L形块;240、第一滑块;241、第一滑轨;250、第一支撑杆;260、第一导杆;261、第一弹簧;270、第二L形板;280、第二支撑板;290、第二线性导轨;291、第三L形板;300、工作台;310、运输轨道;400、刮墨刀移动装置;410、第二电机;420、第二支撑架;430、第三转轮;431、第一转杆;440、链带;441、第三滑轨;442、第三滑块;450、刮墨刀调节装置;451、第四L形板;452、第一支撑架;453、第一齿板;454、第二滑轨;455、第二滑块;456、第五L形板;457、第二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458、第三电机;459、第二转杆;460、齿轮;470、主刮墨刀;471、第二弹簧;472、第二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7,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包括底座100与工作台300,底座100的上侧放置有印刷模具固定器200,底座100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电机110、两组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120以及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一转轮130,第一电机110的传动端与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12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120对输出端与第一转轮130相连接,底座100的下侧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轮140,底座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与工作台(300),所述底座(100)的上侧安装有印刷模具固定器(200),所述底座(100)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一电机(110)、两组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120)与两组第一转轮(130),所述第一电机(110)的传动端与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120)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120)对输出端与第一转轮(130)相连接,所述底座(100)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二转轮(140),所述底座(100)的下侧连接有两组限位转轮(150),所述工作台(300)的上侧安装有运输轨道(310),所述底座(100)的上侧安装有刮墨刀移动装置(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下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撑板(151),所述第一支撑板(151)靠近工作台(300)的一侧连接有螺杆(152),所述螺杆(152)的外侧连接有螺母(153),所述第一支撑板(151)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弹簧(154),所述第三弹簧(154)的下侧与限位转轮(150)相连接,所述第三弹簧(154)靠近第一支撑板(151)的一侧连接有活动块(155),所述活动块(155)靠近第一支撑板(151)的一侧与螺母(153)相连接,所述活动块(155)位于螺杆(152)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单边印刷印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模具固定器(200)包括第一固定块(210)与第二支撑板(280),所述第一固定块(210)的上侧安装有两组第一线性导轨(220),所述第一线性导轨(220)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L形块(230),所述第一L形块(230)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滑块(240),所述第一滑块(240)的下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50),所述第一支撑杆(250)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滑轨(241),所述第一滑块(240)的下侧开设有与第一滑轨(241)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一滑块(240)通过第一滑轨(241)与第一支撑杆(250)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一滑块(240)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一导杆(260),所述第一导杆(26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261),所述第一支撑杆(250)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二L形板(270),所述第一弹簧(261)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导杆(260)和第二L形板(270)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80)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线性导轨(290),所述第二线性导轨(290)的移动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隗云枫邱占方陈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镇江伟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