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求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强度设计
,尤其是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求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轮齿的接触是交替进行的,有时为单齿接触,有时为双齿接触。在重合度较大的齿轮传动中,也可能是双齿接触和三齿接触交替出现。以单齿接触和双齿接触为例,分析齿轮某个特定轮齿在啮合周期内齿面上所受法向力Fn的演变规律;齿间载荷分配可为齿轮强度设计与弹流润滑分析奠定基础。
[0003]图1为齿轮啮合过程中的三个特殊啮合状态,图1(a)为齿轮刚进入啮合时的状态,1号和2号齿同时存在接触,2号齿的接触点位于齿根附近;随着啮合的进行,轮齿上的接触点变化到2号齿的中间位置,变为单齿接触状态,如图1(b)所示;在2号齿即将退出啮合时,接触点位于2号齿的齿顶位置,此时2号和3号齿处于双齿接触状态。对于2号齿,齿面上的接触点是从齿根到齿顶变化,在相同力矩T作用下接触点处的齿面曲率和载荷也随着啮合状态的改变而变化。齿轮在力矩T作用下,一个齿上所受的法向载荷Fn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齿轮副有限元模型,要求创建的有限元模型齿面节点规则分布,即齿面节点数为Nl行,Np列;将齿轮的一个啮合周期(Q=360/Z度,Z为齿数)分为m个接触瞬间,即,齿轮每旋转Q/m度,完成一次静力学分析,此时,得到每一接触瞬间齿面的应力分布数据,直到完成m个接触瞬间的静力分析;S2、齿轮副啮合,两配对齿面之间产生接触,使齿面产生接触压力和变形;若其中一个齿对另一个齿的法向载荷为F
n
;在法向载荷F
n
的作用下,齿面上任意一点的接触压力用函数P(u,v)表示;在齿向方向建立坐标系中,将齿向上的接触压力分布P(v)表示在坐标系中,同理,齿廓方向上的压力分布通过P(u)表示,基于齿轮副有限元模型的求解结果(步骤S1),便得到齿面所有节点上的接触压力值P(u,v);S3、齿面的齿廓方向上接触压力分布函数P(u)计算公式如下:式一中,u0为齿廓方向上的积分下限;u
f
为齿廓方向上的积分上限;S4、有限元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