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和呼吸强化训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97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和呼吸强化训练方法,训练带包括主机和拉线,主机内设置有拉线轮,拉线一端缠绕在拉线轮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机上,拉线轮的中心转轴固定在主机上,拉线轮和中心转轴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提供收紧扭矩保持拉线时刻处于绷紧状态;主机内还设有电源、角度传感器、主控芯片和阻力装置,阻力装置对拉线轮施加主动阻力;拉线设为无弹力拉线,环绕一圈佩戴在人体胸腔或腹部处监测呼吸带来体廓变化,拉线和人体之间设有弹性带。使用本申请提供的训练带,呼吸强化训练过程中,持续监测拉线的释放长度和吸气速率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记录训练数据可用于数据分析,科学合理地评估呼吸强化训练效果。化训练效果。化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和呼吸强化训练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和呼吸强化训练方法,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呼吸强化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在于增强肺的功能,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的功能。尤其是针对病理性的肺部疾病,主要是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针对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这些疾病,提高肺功能能,够减少肺内的残气量,增加通气量和换气量,提高肺活量,能够减轻喘息、气促、胸闷、气短的症状。还能减少症状的发生的频率,增强肺本身的抵抗力,对疾病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至于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0003]目前常用的呼吸强化训练方法有腹部重锤负荷法或者利用呼吸训练器具,这些方法在训练时,患者只能凭借自身感觉来判断训练效果,无法形成持续的训练记录,也没有科学的训练参数来衡量训练效果,导致患者经常丧失呼吸强化训练恒心和信心,医生也很难评估患者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的、可记录并评估呼吸强化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和拉线(2),主机(1)内设有拉线轮(3),拉线(2)一端缠绕在拉线轮(3)上、另一端固定在主机(1)上,拉线轮(3)的中心转轴固定在主机(1)上,拉线轮(3)和中心转轴之间设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提供收紧扭矩保持拉线(2)时刻处于绷紧状态;主机(1)内还设有电源、角度传感器(5)、主控芯片和阻力装置(7),所述阻力装置(7)对拉线轮(3)施加主动阻力;所述拉线(2)设为无弹力拉线,环绕一圈佩戴在人体胸腔或腹部处监测呼吸带来体廓变化,拉线(2)和人体之间设有弹性带(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弹簧(4)设为平面涡卷弹簧,当拉线轮(3)上的拉线(2)被拉出去时,对拉线轮(3)产生回缩的收紧扭矩,保持拉线(2)时刻绷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5)设为来回旋转不限圈数的旋转电位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装置(7)采用夹紧摩擦、阻碍旋转或电磁阻力的方式对拉线轮(3)施加主动阻力。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呼吸强化训练的训练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装置(7)包括与主控芯片连接接收控制指令的微电机(71)、第一夹臂(72)、第二夹臂(73)、双段式螺杆(74);所述微电机(71)固定设于主机(1)内;第一夹臂(72)和第二夹臂(73)中部铰接形成交叉夹臂,第一夹臂(72)和第二夹臂(73)靠近拉线轮(3)的一端均连接有摩擦片(76),两个摩擦片(76)分别位于拉线轮(3)两侧,第一夹臂(72)和第二夹臂(73)远离拉线轮(3)的另一端套设在双段式螺杆(74)上,与双段式螺杆(74)啮合;双段式螺杆(74)包括与第一夹臂(72)啮合传动连接的正向螺纹段和与第二夹臂(73)啮合传动连接的反向螺纹段,双段式螺杆(74)与微电机(71)的输出轴连接,由微电机(71)驱动双段式螺杆(74)旋转,当微电机(71)驱动双段式螺杆(74)正向旋转时,第一夹臂(72)、第二夹臂(73)分别由正向螺纹段、反向螺纹段驱动靠近,两个摩擦片(76)夹紧拉线轮(3)提供主动阻力,当微电机(71)驱动双段式螺杆(74)反向旋转时,第一夹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东妮宋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