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018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包括有控气阀套,所述控气阀套包括有斜侧壁,所述控气阀套包括有呼吸接口和大气接口,所述呼吸接口与大气接口之间设置有活动阀塞,所述活动阀塞的边沿与斜侧壁之间形成有气路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阻抗的大小进行精准的定量控制,使得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处于可控范围内,方便后期对于患者训练计划进行分析调整,并能够根据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气路通道的调整适应,来获得不同的阻抗,并且能够对吸气肌进行训练,同时一个呼吸循环能够进行呼气肌与吸气肌的同时训练。的同时训练。的同时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呼吸训练器能够通过增加阻抗来对人体的呼吸肌群进行有效训练,在增加吸气肌和呼气肌的耐力与强度,改善人体心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因此在多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
[0003]尤其是在医疗方面与体育方面,面对肺功能受损的患者以及需要强化呼吸肌群的运动员,呼吸训练器能够很好地发挥显著效果,同样的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呼吸训练能够增强自身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力,获得更好的体魄。
[0004]目前市面上的呼吸训练器一般采用纯机械结构,难以做到自如控制呼气、吸气训练同步并且精准控制阻抗大小的效果,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的阻抗大小会产生变化,设定的训练负载模糊不准确,难以做到后期统计反馈以及训练计划的制定修改。
[0005]例如公开号“CN212214512U”,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呼吸训练内筒,所述呼吸训练内筒的顶部螺纹设置有呼吸训练外筒,且呼吸训练内筒和呼吸训练外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呼吸训练顶紧组件,所述呼吸训练外筒底部筒体的一侧通过通气管固定设置有呼吸罩组件,患者通过呼吸罩组件和通气管向呼吸训练内筒内吹气,推动呼吸训练密封盘向上移动,当呼吸训练密封盘越过泄气孔时,呼吸训练内筒内的压力降低,呼吸训练密封盘在顶紧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如此反复,实现患者的呼吸训练过程,呼吸训练内筒和呼吸训练外筒螺纹连接,通过调节呼吸训练内筒和呼吸训练外筒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调节顶紧弹簧对呼吸训练密封盘的顶紧力,从而实现呼吸训练强度的调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弹簧进行反复复位,弹簧的弹性力会随着弹簧的被压缩程度产生变化,这会导致患者在进行训练过程中所受到的阻抗大小产生变化,同时不易根据患者的康复训练强度进行调整,同时不能满足吸气康复训练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训练过程中阻抗大小变化、不易调整强度以及不能满足吸气康复训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能够对阻抗的大小进行精准的定量控制,使得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处于可控范围内,方便后期对于患者训练计划进行分析调整,并能够根据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气路通道的调整适应,来获得不同的阻抗,并且能够对吸气肌进行训练,同时一个呼吸循环能够进行呼气肌与吸气肌的同时训练。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是能够根据患者的训练需求,在一次呼吸过程中,患者无需脱离呼吸训练器,便可单独增加呼气或吸气过程的阻抗,单独缓解相对呼吸过程的阻抗,达到单方面训练的效果。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专利技术目的是,能够在单独增加呼气阻抗和单独增加吸气阻抗之间实
现快速切换。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包括有控气阀套,所述控气阀套包括有斜侧壁,所述控气阀套包括有呼吸接口和大气接口,所述呼吸接口与大气接口之间设置有活动阀塞,所述活动阀塞的边沿与斜侧壁之间形成有气路通道。本专利技术中的呼吸阻抗设置是通过气路通道实现的,活动阀塞抵接在斜侧面上,控气阀套两端分别是呼吸接口与大气接口,当活动阀塞进行移动时会与斜侧面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便是气路通道,此时气路通道连通呼吸接口与大气接口,呼吸接口与患者呼吸道连接,大气接口与外界空气连接,并且由于气路通道是通过活动阀塞活动与空气阀套之间的间隙产生,气路通道的管路面积远小于呼吸接口与大气接口因此由于小孔节流的作用,若通过气路通道的气体流量保持不变,当气路通道的通流面积变小时,大气接口与呼吸接口处的压力差将变大;反之,当通流面积变大时,大气接口与呼吸接口的压力差则变小,会产生阻抗,这个阻抗不论是在气体从呼吸接口输送到大气接口,还是从大气接口输送到呼吸接口,均会有阻抗的产生,因此在同一个呼吸过程中可以对呼气肌与吸气肌进行训练,并且活动阀塞可以人为控制动作,例如接上控制电机或者通过滑杆的滑动与固定进行活动调整,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气路通道的大小是恒定不变的,患者在呼吸过程的开始阶段就会受到阻抗作用的影响,且阻抗的大小与理想设定值相同,能够将理想的负荷加载在肌肉的整个收缩舒张过程中,而不是像弹簧阻抗,在弹簧压缩前期产生的阻抗力较小,会有部分训练不达标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对于患者的训练计划制定与反馈更为直观方便。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控气阀套外套接有阀体外壳,所述阀体外壳活动连接有驱动外壳,所述驱动外壳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活动阀塞连接。呼吸训练器包括有阀体外壳与驱动外壳,控气阀套设置在阀体外壳内部,并与活动阀塞组成了空气阀门,在患者的呼吸过程中产生阻抗并控制阻抗的大小,在驱动外壳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活动阀塞连接,控制活动阀塞的前后运动,以此来控气路通道,其中阀体外壳与驱动外壳之间同轴设置,患者使用过程中手握驱动外壳,进行训练,在驱动外壳上还设置有柔性垫,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感,并且握紧时的接触面积,提高握紧程度,防止打滑,阀体外壳与驱动外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对其进行自由更换来匹配不同的使用患者,例如有些患者可以直接通过在阀体外壳上连接咬嘴进行呼吸训练,而有些患者则需要将呼吸接口直接连接在气管内部进行训练,会导致咬嘴甚至阀体外壳的适应性更换,因此将阀门部件与驱动部件分别放置于阀体外壳与驱动外壳内,有利于后期提高器材的适应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连接活动阀塞,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齿槽,所述齿槽与驱动源啮合。驱动源与驱动杆之间通过齿槽连接,驱动杆连接活动阀塞通过驱动源与驱动杆之间的齿轮啮合回来控制驱动杆的位移,从而控制气路通道的大小,驱动杆上设置的齿槽与驱动源之间进行啮合,能够保证传动的稳定性,传动精度高,并且可以连接不同的齿轮组实现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之间的传动,能够根据驱动外壳与阀体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灵活性调整,在驱动杆上设置有卡槽,在活动阀塞上设置有凸起,卡槽与凸起之间的卡合连接增大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在活动阀塞的凸起外圈上再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与驱动杆上的卡槽外壁卡合连接,使得驱动杆与活动阀塞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
[0013]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源包括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连接有减速齿组,所述减速齿组与齿槽之间设置有斜齿轮组件。驱动源包括但不限于驱动电机,并在驱动外壳内设置有电源以及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于对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转动量进行控制,并根据患者需求,可以配合患者的呼吸过程进行波形运动,通过反复的来回运动控制在呼气或吸气过程中减小气路通道面积增大阻抗,在相对的吸气或呼气过程中增大气路通道的面积减小阻抗,实现单方面训练患者呼气肌或吸气肌的目的,此方案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在输出端上设置有减速齿组,能够在保证驱动力的基础上,减小运动的速率,增加传送的平稳性,并且由于患者的呼吸肌群本身较为虚弱,又经过负载训练控制力下降,也避免活动阀塞运动过快将呼吸接口内的气体推回患者呼吸道造成二次伤害,由于驱动外壳与阀体外壳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控气阀套(11),所述控气阀套(11)包括有斜侧壁(111),所述控气阀套(11)包括有呼吸接口(112)和大气接口(113),所述呼吸接口(112)与大气接口(113)之间设置有活动阀塞(12),所述活动阀塞(12)的边沿与斜侧壁(111)之间形成有气路通道(13)。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气阀套(11)外套接有阀体外壳(1),所述阀体外壳(1)活动连接有驱动外壳(2),所述驱动外壳(2)内设置有驱动组件(21),所述驱动组件(21)与活动阀塞(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有驱动杆(211),所述驱动杆(211)一端连接活动阀塞(12),另一端连接有驱动源(212),所述驱动杆(211)上设置有齿槽(2111),所述齿槽(2111)与驱动源(212)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212)包括有输出端(2121),所述输出端(2121)连接有减速齿组(213),所述减速齿组(213)与齿槽(2111)之间设置有斜齿轮组件(214)。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外壳(1)上设置有外窗(14),所述控气阀套(11)靠近大气接口(113)一侧设置有内孔(15),所述大气接口(113)通过内孔(15)与外窗(14)连通外界。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自调整式呼吸训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汀王思远曲木诗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聚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