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90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外壳,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在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泵,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料泵,所述第一抽料泵的顶部设置有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抽料泵和第三抽料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称重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可以达到快速对水和原料进行准确的定量,通过设计多个抽料泵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絮凝剂进行抽取。的絮凝剂进行抽取。的絮凝剂进行抽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絮凝剂配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其中无机絮凝剂又包括无机凝聚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剂的理论基础是:“聚并”理论,絮凝剂主要是带有正(负)电性的基团和水中带有负(正)电性的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颗粒相互靠近,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
[0003]絮凝剂需要经过充分的搅拌才能溶解,且在对不同的污水处理需要配置种类不同或浓度不同的絮凝剂溶液,现有的对絮凝剂的配置都是将定量的水和絮凝粉倒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每次进行配置都需要人为的控制定量,容易造成数据的不准确,且效率较低。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对絮凝剂的配置都是将定量的水和絮凝粉倒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每次进行配置都需要人为的控制定量,容易造成数据的不准确,且效率较低。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外壳,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安装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在远离进水口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泵;
[0007]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在远离搅拌装置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料泵;
[0008]所述第一抽料泵的顶部设置有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抽料泵和第三抽料泵,所述第二抽料泵和第三抽料泵在远离称重机构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储料箱和第二储料箱。
[000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管道相对应的圆形通孔,且搅拌装置外壳的外壁开设有与进水口相对应的矩形通孔。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能够快速的对搅拌机内加入水和原料,通过称重机构和液位传感器来对水和原料的比例进行控制。
[0011]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来驱动转动杆,多个搅拌叶可以对絮凝剂粉末进行充分的搅拌。
[0013]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与转动杆相对应的圆形通孔。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转动杆转动。
[0015]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盛放外壳,所述盛放外壳的顶部外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架,所述盛放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称重传感器对盛放外壳内的絮凝剂粉末进行称量,定量后打开第二阀门,通过第一抽料泵进行抽料。
[0017]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型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与盛放外壳相对应的圆形通孔。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盛放外壳只与称重传感器接触,减少了称重的误差。
[001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抽料泵顶部的料斗与第二阀门相对应。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盛放外壳内的原料能够通过阀门准确的进入第一抽料泵。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1.本技术通过设计称重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可以达到快速的对水和原料进行定量,实现了不需要人工进行定量,减小对水和原料定量误差的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率;
[0023]2.本技术通过设计第二抽料泵和第三抽料泵可以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絮凝剂进行抽取,可以根据所需要的絮凝剂的种类,来对不同的储料箱进行抽取称重;
[0024]3.本技术通过设计多个搅拌叶,避免不能充分搅拌而造成絮凝剂溶解不充分,从而造成絮凝剂溶液的浓度不达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搅拌机构内部结构图;
[0027]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中:1、搅拌装置外壳;2、进水口;3、第一管道;4、叶轮泵;5、液位传感器;6、搅拌机构;601、驱动电机;602、转动杆;603、搅拌叶;7、第一阀门;8、第二管道;9、第一抽料泵;10、称重机构;1001、盛放外壳;1002、称重传感器;1003、第二阀门;1004、L型支撑架;11、第二抽料泵;12、第三抽料泵;13、第一储料箱;14、第二储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0]请参阅图1,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外壳1,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管道8相对应的圆形通孔,且搅拌装置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与进水口2相对应的矩形通孔,保证了能够快速的对搅拌机内加入水和原料,通过称重机构10和液位传感
器5来对水和原料的比例进行控制,搅拌装置外壳1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2,进水口2上安装有第一管道3,第一管道3在远离进水口2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泵4;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5,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构6,搅拌机构6包括驱动电机601,驱动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02,转动杆6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603,通过驱动电机601来驱动转动杆602,多个搅拌叶603可以对絮凝剂粉末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与转动杆602相对应的圆形通孔,保证驱动电机601能够带动转动杆602转动,搅拌装置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7,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管道8,第二管道8在远离搅拌装置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料泵9;
[0032]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抽料泵9的顶部设置有称重机构10,称重机构10包括盛放外壳1001,盛放外壳1001的顶部外表面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002,称重传感器10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架1004,盛放外壳10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1003,通过称重传感器1002对盛放外壳1001内的絮凝剂粉末进行称量,定量后打开第二阀门1003,通过第一抽料泵9进行抽料,L型支撑架1004的顶部开设有与盛放外壳1001相对应的圆形通孔,保证盛放外壳1001只与称重传感器1002接触,减少了称重的误差,第一抽料泵9顶部的料斗与第二阀门1003相对应,保证盛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上安装有第一管道(3),所述第一管道(3)在远离进水口(2)的一端安装有叶轮泵(4);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5),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构(6),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7),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管道(8),所述第二管道(8)在远离搅拌装置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抽料泵(9);所述第一抽料泵(9)的顶部设置有称重机构(10),所述称重机构(10)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二抽料泵(11)和第三抽料泵(12),所述第二抽料泵(11)和第三抽料泵(12)在远离称重机构(10)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储料箱(13)和第二储料箱(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剂自动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管道(8)相对应的圆形通孔,且搅拌装置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与进水口(2)相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绿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