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82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涉及检影验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检影验光设备本体、工作台、检影镜本体和辅助检影结构,所述工作台设置检影验光设备本体的底端,所述检影镜本体设置在检影验光设备本体位于工作台的一侧,所述辅助检影结构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辅助检影结构可以再检影验光设备本体的一侧配合检影镜本体完成对待检测者眼部的检测工作,驱动结构则能较便捷的拉伸检影镜本体与待检测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一旦齿轮驱动第一调节锯条和第二调节锯条位移后,检影镜本体与待检测者两眼之间的距离将被调节到既定距离,此距离为适合检影验光的最佳距离,因此,利于初学者快速准确的测试出待检测者双眼的初始检影度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影验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检影验光是利用光线经过视网膜反射后形成影像的明暗及运动规律来判断屈光状态(正视、近视、远视和散光)的一种验光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寻找待检眼的远点位置,并把远点矫正到检影镜窥孔处,通过观察映光的动向、速率、亮度及形态来确定待检眼的屈光状态,传统检影验光过程中,由检影镜发出的光,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在眼底形成一个光斑,由眼底光斑发出的光,经过检影镜的视孔,进入检查者的眼睛,当检影镜向上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随之向上移动,当检影镜向下转动时,眼底光斑也会向下移动。
[0003]但是,检影验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验光师反复练习,长时间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掌握,减小误差,提高验光的准确,并且在检影验光过程中,医师与待检测者两眼之间最佳检测距离为50

67cm,才能得到较佳的初始检影度数,但是初学者在检影验光前,需要对检测距离反复衡量,避免距离过近,出现大的测量误差,此举较为耽误工序,存在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包括检影验光设备本体(1)、工作台(2)、检影镜本体(3)和辅助检影结构(4),所述工作台(2)设置检影验光设备本体(1)的底端,所述检影镜本体(3)设置在检影验光设备本体(1)位于工作台(2)的一侧,所述辅助检影结构(4)设置在工作台(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检影结构(4)包括驱动结构(41)、安装结构(42)、限位结构(43)和调节结构(44),所述安装结构(42)设置在驱动结构(41)的一端,所述限位结构(43)设置在驱动结构(41)的顶端,所述调节结构(44)设置在限位结构(43)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41)包括保护箱(411)、第一调节锯条(412)、固定板(413)、调节齿轮(414)、第二调节锯条(415)、固定轴(416)和驱动马达(417),所述保护箱(411)与工作台(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411)的外部开设有可供第一调节锯条(412)和第二调节锯条(415)活动的槽口,所述第一调节锯条(412)和第二调节锯条(415)均通过槽口与保护箱(411)活动触接,所述固定板(413)固定连接在第一调节锯条(412)远离保护箱(411)的一端,所述调节齿轮(414)啮合连接在第一调节锯条(412)和第二调节锯条(415)的一侧,所述调节齿轮(414)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416),所述固定轴(416)与保护箱(411)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驱动马达(417)设置在调节齿轮(414)的一侧,且所述驱动马达(417)输出轴与固定轴(41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视光学检影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42)包括限位卡块(421)、底板(422)、触板(423)、调节板(424)、复位弹簧(425)和套管(426),所述限位卡块(421)与固定板(413)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22)固定连接在限位卡块(421)的一侧,所述触板(423)活动铰接在底板(422)的顶端,所述触板(423)与检影镜本体(3)活动触接,所述调节板(424)设置在底板(422)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425)固定连接在调节板(424)的一侧,且所述复位弹簧(425)远离调节板(424)的一端与底板(422)相连接,所述套管(426)活动套设在复位弹簧(425)的外部,所述套管(426)的一端与底板(422)内壁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明杨渠李文姣李昭选李茜孟晓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