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结构,金属通风管端部插接在混凝土风道中并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沿金属通风管外径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角钢,角钢的竖直部通过膨胀螺栓与混凝土风道固定,水平部通过拉铆钉与金属通风管固定,竖直部与混凝土风道之间、水平部与金属通风管之间均加设有密封条;本结构无需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法兰,解决了法兰连接施工难度高、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检修时仅需从混凝土结构外侧检测是否存在漏风点,后期维修,仅需拆卸漏风点处角钢即可,简单、方便,解决了不便于后期维修的问题。不便于后期维修的问题。不便于后期维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管道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大型体育场馆为节省室内空间,减少馆内噪音,通常将空调机房设置在室外,结构主体中常采用埋地混凝土风管作为通风管道,场馆和机房内的通风管道通常为金属风管,现有技术中,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通常采用法兰连接,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法兰,用以连接两侧的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但是,预埋法兰需在预埋时保证其定位准确,与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施工误差常常导致出现位置偏差,由于焊接质量问题常常会导致尺寸变形,因此,在对接金属通风管时还需通过补片等手段进行调整,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在后期发现预埋法兰处漏风后,只能将对应部分的混凝土凿除,重新预埋,浪费人力物力,影响通风系统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人力物力、便于后期维护的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结构,金属通风管端部插接在混凝土风道中并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沿金属通风管外径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角钢,角钢的竖直部通过膨胀螺栓与混凝土风道固定,水平部通过拉铆钉与金属通风管固定,竖直部与混凝土风道之间、水平部与金属通风管之间均加设有密封条。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0007]本结构无需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法兰,解决了法兰连接施工难度高、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检修时仅需从混凝土结构外侧检测是否存在漏风点,若需后期维修,仅需拆卸漏风点处角钢即可,简单、方便,解决了不便于后期维修的问题。
[0008]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09]密封条的宽度大于等于角钢宽度的3/4;保证了角钢与金属通风管、混凝土风道的密封性。
[0010]金属通风管插入混凝土风道的长度不小于100mm;保证插接稳定性,防止风压变化时连接点处晃动较大,进而导致的连接点松动问题。
[0011]膨胀螺栓与膨胀螺栓之间的间隔为100mm
‑
200mm。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混凝土风道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混凝土风道;2、金属通风管;3、膨胀螺栓;4、角钢;5、拉铆钉;6、密封胶;7、密封条;8、胀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结构,金属通风管2端部插接在混凝土风道1中并通过密封胶6密封连接;沿金属通风管2外径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角钢4,角钢4的竖直部通过膨胀螺栓3与混凝土风道1固定,水平部通过拉铆钉5与金属通风管2固定,竖直部与混凝土风道1之间、水平部与金属通风管2之间均加设有密封条7;其中,金属通风管2和混凝土风道1均为矩形结构,金属通风管2尺寸为700mm
×
500mm~1750mm
×
1550mm,角钢4采用∠50mm
×
50mm
×
3mm规格角钢4;密封胶6采用防水密封胶6;膨胀螺栓3与膨胀螺栓3之间的间隔为100mm
‑
200mm。
[0018]进一步的,为保证角钢4与金属通风管2、混凝土风道1之间的密封性,密封条7的宽度大于等于角钢4宽度的3/4。
[0019]进一步的,为避免风压变化时,金属通风管2与混凝土风道1连接点处产生较大晃动,进而导致的连接点松动,金属通风管2插入混凝土风道1的长度不小于100mm。
[0020]施工步骤如下:在混凝土风道1需要连接金属通风管2一端环向间隔打孔,打孔间距为150mm,在孔内装入膨胀螺栓3的胀管8;然后,在金属通风管2端部外壁及混凝土风道1端部内壁打上防水密封胶6,将金属通风管2插入混凝土风道1中,保证金属通风管2与混凝土风道1之间密封严实;然后,对应胀管8位置在金属通风管2与混凝土风道1外侧粘结密封条7,密封条7靠近混凝土风道1内口一端与混凝土风道1内口齐平;最后,角钢4竖直部压紧混凝土风道1上的密封条7,水平部压紧金属通风管2上的密封条7,竖直部与混凝土风道1通过膨胀螺栓3的平垫圈、弹簧垫圈、螺母、栓钉固定,水平部与金属通风管2通过拉铆钉5固定即可。
[0021]解决了传统预埋法兰连接施工难度高、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维修繁琐等问题。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通风管端部插接在混凝土风道中并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沿金属通风管外径环向间隔设置有若干角钢,角钢的竖直部通过膨胀螺栓与混凝土风道固定,水平部通过拉铆钉与金属通风管固定,竖直部与混凝土风道之间、水平部与金属通风管之间均加设有密封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通风管与混凝土风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军,闵宁,肖立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