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抹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80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抹灰装置,包括上浆机构、升降机构和抹灰机构,上浆机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另一端安装有抹灰机构,抹灰机构另一侧为墙体,抹灰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导向杆、移动块、连接杆、第一伸缩杆、转动底座、套筒、第二伸缩杆、承接板和抹平板,伺服电机动力端连接有丝杆,丝杆后侧设置有导向杆,丝杆外圈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一侧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有抹平板;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抹灰机构,使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移动块通过螺纹作用沿着导向杆进行移动,然后通过连接杆调节抹平板与墙体之间的间距,从而通过观察刻度线便于控制墙体的抹灰厚度。抹灰厚度。抹灰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抹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抹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抹灰,是指在墙面上抹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白灰砂浆面层工程。室内外墙面抹灰工作是建筑结构施工完成之后的一项工作,科学的抹灰工作可以起到防潮、防风化、隔热等功能,避免建筑物墙体受到风、雨、雪等的侵蚀。
[0003]专利号(CN215254307U)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墙体抹灰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抹板、砂浆承托板、承托板支撑杆、电动伸缩杆、可移动支撑座、连接板、滑轨和土压力盒,滑轨设置在底座上,可移动支撑座与滑轨滑动连接,抹板顶部与砂浆承托板铰接,承托板支撑杆一端与砂浆承托板下表面铰接,一端与可移动支撑座铰接,电动伸缩杆一端与抹板下表面铰接,一端与可移动支撑座铰接,抹板通过连接板与可移动支撑座连接固定,将土压力盒监测的压强值反馈给控制中心,进而控制支撑力的大小,使得砂浆的侧向压强维持在上行控制压强值处或下行控制压强处,实现抹灰过程砂浆的压力控制,通过固定的压强值实现机械抹灰过程的标准化和可控制化,提高了墙体抹灰施工质量水平。但是,不同需求的墙体对抹灰厚度要求不同,该装置的抹板与可移动支撑座的距离固定,导致无法控制抹板与墙体的间距,从而无法控制装置抹灰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墙体抹灰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墙体抹灰装置,包括上浆机构、升降机构和抹灰机构,所述上浆机构一侧设置有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抹灰机构,所述抹灰机构另一侧为墙体,所述抹灰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导向杆、移动块、连接杆、第一伸缩杆、转动底座、套筒、第二伸缩杆、承接板和抹平板,所述伺服电机动力端连接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后侧设置有所述导向杆,所述丝杆外圈连接有所述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焊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有所述抹平板,所述连接杆上侧安装有所述第一伸缩杆,所述移动块上端固定有所述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内转动连接有所述套筒,所述套筒一端套有所述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另一端与所述承接板铰接。
[0007]优选地,所述丝杆与所述伺服电机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抹平板上端与所述承接板下端铰接。
[0008]优选地,所述上浆机构包括支撑底板、移动轮、液压缸、固定块、车把、储浆箱、抽泵、输送管、波纹管和出浆管,所述支撑底板下侧固定有所述移动轮,所述支撑底板上侧四个角安装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下端焊接有所述固定块,所述支撑底板前侧设置有所述车把,所述支撑底板上侧放置有所述储浆箱,所述储浆箱后侧安装有所述抽泵,所述抽泵
上侧连接有所述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上端水平端连接有所述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出浆管。
[0009]优选地,所述液压缸活动端与所述移动轮滑动连接,所述车把水平端套有防滑垫,所述输送管与所述波纹管通过卡箍连接,所述出浆管与所述波纹管通过卡箍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盒、滑动槽、驱动电机、螺杆、滑杆、升降块、刻度线、固定座和固定板,所述安装盒一侧开有所述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所述螺杆,所述螺杆前后两侧固定有所述滑杆,所述螺杆上端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后侧安装有所述固定座,所述螺杆外圈连接有所述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表面前侧刻有所述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后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板。
[0011]优选地,所述输送管上端穿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波纹管连接,所述固定板上端与所述出浆管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升降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升降块滑动连接。
[0012]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抹灰机构,使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使移动块通过螺纹作用沿着导向杆进行移动,然后通过连接杆调节抹平板与墙体之间的间距,从而通过观察刻度线便于控制墙体的抹灰厚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墙体抹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墙体抹灰装置的正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墙体抹灰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墙体抹灰装置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上浆机构;2、升降机构;3、抹灰机构;4、墙体;101、支撑底板;102、移动轮;103、液压缸;104、固定块;105、车把;106、储浆箱;107、抽泵;108、输送管;109、波纹管;110、出浆管;201、安装盒;202、滑动槽;203、驱动电机;204、螺杆;205、滑杆;206、升降块;207、刻度线;208、固定座;209、固定板;301、伺服电机;302、丝杆;303、导向杆;304、移动块;305、连接杆;306、第一伸缩杆;307、转动底座;308、套筒;309、第二伸缩杆;310、承接板;311、抹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墙体抹灰装置,包括上浆机构1、升降机构2和抹灰机构3,上浆机构1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另一端安装有抹灰机构3,抹灰机构3另一侧为墙体4;
[0021]本实施例中:上浆机构1包括支撑底板101、移动轮102、液压缸103、固定块104、车把105、储浆箱106、抽泵107、输送管108、波纹管109和出浆管110,支撑底板101下侧固定有移动轮102,支撑底板101上侧四个角安装有液压缸103,液压缸103下端焊接有固定块104,支撑底板101前侧设置有车把105,支撑底板101上侧放置有储浆箱106,储浆箱106后侧安装有抽泵107,抽泵107上侧连接有输送管108,输送管108上端水平端连接有波纹管109,波纹管109另一端连接有出浆管110,液压缸103活动端与移动轮102滑动连接,车把105水平端套
有防滑垫,输送管108与波纹管109通过卡箍连接,出浆管110与波纹管109通过卡箍连接;通过设置上浆机构1,使工人通过车把105和移动轮102将装置移动到指定区域,然后液压缸103通过活动端带动固定块104下降对装置进行限制,然后抽泵107通过输送管108和波纹管109将灰浆从储浆箱106内抽送到出浆管110处,使灰浆通过承接板310流入抹平板311上。
[0022]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2包括安装盒201、滑动槽202、驱动电机203、螺杆204、滑杆205、升降块206、刻度线207、固定座208和固定板209,安装盒201一侧开有滑动槽202,滑动槽202内设置有螺杆204,螺杆204前后两侧固定有滑杆205,螺杆204上端与驱动电机203通过联轴器连接,驱动电机203后侧安装有固定座208,螺杆204外圈连接有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浆机构(1)、升降机构(2)和抹灰机构(3),所述上浆机构(1)一侧设置有所述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抹灰机构(3),所述抹灰机构(3)另一侧为墙体(4),所述抹灰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丝杆(302)、导向杆(303)、移动块(304)、连接杆(305)、第一伸缩杆(306)、转动底座(307)、套筒(308)、第二伸缩杆(309)、承接板(310)和抹平板(311),所述伺服电机(301)动力端连接有所述丝杆(302),所述丝杆(302)后侧设置有所述导向杆(303),所述丝杆(302)外圈连接有所述移动块(304),所述移动块(304)一侧焊接有所述连接杆(305),所述连接杆(305)另一端铰接有所述抹平板(311),所述连接杆(305)上侧安装有所述第一伸缩杆(306),所述移动块(304)上端固定有所述转动底座(307),所述转动底座(307)内转动连接有所述套筒(308),所述套筒(308)一端套有所述第二伸缩杆(309),所述第二伸缩杆(309)另一端与所述承接板(310)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302)与所述伺服电机(301)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移动块(304)与所述丝杆(30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304)与所述导向杆(303)滑动连接,所述抹平板(311)上端与所述承接板(310)下端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机构(1)包括支撑底板(101)、移动轮(102)、液压缸(103)、固定块(104)、车把(105)、储浆箱(106)、抽泵(107)、输送管(108)、波纹管(109)和出浆管(110),所述支撑底板(101)下侧固定有所述移动轮(102),所述支撑底板(101)上侧四个角安装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熙梁政尚雨邓军万利民石继昌周雨陶菊霞郭璞王世刚邱爽张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