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76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1
本申请涉及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间套筒、连接套筒及插杆,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弹性部;插杆的两端分别固连于第一套筒和第一连接部,弹性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相对靠近第一套筒的一侧;中间套筒伸入并固定于第二套筒内;连接套筒能够随插杆一同插入中间套筒内,弹性部能够弹性收缩进入中间套筒并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中间套筒相对远离第一套筒的一端;弹性部包括多个弹片,相邻两个弹片之间具有间隙,弹片相对靠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泄力槽,泄力槽连通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组件能够通过泄力槽的开设使弹片更易变形收缩向第二套筒内移动,进而有效降低插杆插入时受到的阻力,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
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以及减少施工时间,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拼合的方式来保证预制桩的长度。为了使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之间能够快速、牢固地接合,一般需要采用多个连接组件来连接两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内部的钢筋,当多个连接组件共同对接时,插杆插入的阻力较大,较难快速挤压弹片进行顺畅快速的插接,进而易出现部分连接组件卡接错位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连接组件的内部结构,耗费人力物力,延误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建筑结构。
[0004]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间套筒、连接套筒及插杆,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弹性部;
[0005]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所述中间套筒伸入所述第二套筒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中间套筒、连接套筒及插杆,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弹性部;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所述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所述中间套筒伸入所述第二套筒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能够随所述插杆一同插入至所述中间套筒内,所述弹性部能够弹性收缩以进入所述中间套筒,并且能够弹性扩张抵接于所述中间套筒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多个弹片,相邻两个所述弹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套筒在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泄力槽,所述泄力槽连通所述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力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侧槽和第二侧槽,所述第一侧槽与所述第二侧槽分别向所述间隙中轴线的两侧延伸,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方向及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间隙的延伸方向之间均具有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槽、所述第二侧槽与所述间隙之间呈倒T形;及/或,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长度等于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长度;及/或,所述第一侧槽及所述第二侧槽为通槽;及/或,所述第一侧槽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宽度之间的比例为0.84~1:3;及/或,所述第二侧槽的延伸长度与所述弹片相对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宽度之间的比例为0.84~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倒角部,所述第一侧槽及所述第二侧槽开设于所述倒角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还包括倒角部,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泄力槽包括沿所述倒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顺良许万豪贺百全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欣创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