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式布料机及操作平台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提升式布料机及操作平台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混凝土的浇筑,通常会用到提升式布料机,由于公区楼板线管繁多,提升式布料机一般布置于电梯井内;在采用解决传统的提升式布料机时现场需要配合搭设钢管拆模支模架,而电梯井空间狭小,没有可支模拆模的操作空间,从而使拆模支模架无法与提升式操作平台同步使用,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式布料机及操作平台一体装置,要解决传统的提升式布料机在现场需要配合搭设钢管拆模支模架,没有可支模拆模的操作空间以及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提升式布料机及操作平台一体装置,包括有支架、拆模操作平台、支模操作平台、回转支撑轴承和布料机主体;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承力架;在支架中竖向插设有输料管;输料管的下端口与混凝土泵相连接,输料管的上端口超出支架的顶部;所述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式布料机及操作平台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2)、拆模操作平台(3)、支模操作平台(4)、回转支撑轴承(5)和布料机主体(7);所述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承力架(1);在支架(2)中竖向插设有输料管(6);输料管(6)的下端口与混凝土泵相连接,输料管(6)的上端口超出支架(2)的顶部;所述拆模操作平台(3)、支模操作平台(4)沿竖向间隔安装在支架(2)上,并且拆模操作平台(3)在支架(2)上沿竖向可调,支模操作平台(4)在支架(2)上沿竖向可调;所述拆模操作平台(3)包括有第一平台架(3.1)和第一护栏(3.2);所述第一平台架(3.1)为矩形框格结构,安装在支架(2)的四周;在第一平台架(3.1)的顶部铺设有第一平台板(3.3);所述第一护栏(3.2)沿第一平台架(3.1)的外边缘设置在第一平台架(3.1)的顶部;所述支模操作平台(4)包括有第二平台架(4.1)和第二护栏(4.2);所述第二平台架(4.1)为矩形框格结构,安装在支架(2)的四周,并且第二平台架(4.1)位于第二平台架(4.1)的上方;在第二平台架(4.1)的顶部铺设有第二平台板(4.3);所述第二护栏(4.2)沿第二平台架(4.1)的外边缘设置在第二平台架(4.1)的顶部;所述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鑫,梁柏之,曽佳远,高铭泽,杨远涛,仲敏,郑创源,伍俊,邓莉兰,郑文锦,陈俊宝,张宇,厉元庆,李文俊,欧阳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