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73065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钛粉、镍粉、铜剂、硒剂及造孔剂按照设计比例进行称量;2)混料:将称量好的原料进行两步混料,得到均匀的混合粉末;3)压坯:将均匀的混合粉末进行压制,得到压坯;4)烧结:将压坯放置在高温烧结炉中,在氢气+氩气混合气氛下进行烧结,烧结完成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抗菌多孔钛镍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发挥铜和硒的协同抗菌作用,结合造孔剂及烧结工艺进行孔隙结构调控,制备兼具优异、长期的抗菌性和与人体骨相匹配的弹性模量的多孔钛镍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对于各种医用骨替代材料应用均有较好的前景。医用骨替代材料应用均有较好的前景。医用骨替代材料应用均有较好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多孔钛镍合金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形状记忆效应、优异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而且多孔结构的引入消除了“应力屏蔽”效应且有利于组织长入及体液运输,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用植入材料领域。然而,多孔钛镍合金同其它医用金属材料一样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细菌感染。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为目标,研发自身具备抗感染功能的新型医用金属材料,是有效减少上述感染发生的重要途径。其中,在现有医用金属材料中进行表面改性或添加适量具有抗菌作用的元素是应对金属植入器件相关感染的直接措施。
[0003]CN109730802公开了一种通过飞秒激光技术在NiTi合金表面制备一层氟化物层以提高抗菌性,CN05343941通过采用碱热处理法在NiTi合金表面形成富硒纳米层提高抗菌性。这些表面处理方法无疑工艺简单,但抗菌效果不佳,且有一定的时效性,当时间久了后,抗菌效果急剧下降,甚至损失。CN1022127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设计配比称取钛粉、镍粉、铜剂和硒剂,然后分别将铜剂和硒剂配成浓度为5%~35%的溶液;2)混料:将步骤1)中称量好的钛粉、镍粉及配制好的溶液进行球磨,混合均匀,随后真空干燥,得到混合料;3)添加造孔剂:按设计比例称取造孔剂和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进行球磨,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合粉末;4)压坯: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粉末进行压制,得到压坯;5)烧结:将步骤4)得到的压坯进行烧结,得到抗菌多孔钛镍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多孔钛镍合金中,以原子百分含量计,铜的原子百分含量为0.5~1.5%,硒的原子百分含量为0.2~1%,余量为等原子比的钛和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铜剂为氯化铜、醋酸铜、亚硒酸铜中的任意一种;硒剂为亚硒酸铜、多元醇亚硒酸酯、硒酸酯多糖、硒氰酸苯酯、苯硒醇酯、三苯基氯化硒、3,3

二硒代二丙胺、蛋氨酸硒、双十二烷基硒、2

硝基苯基丝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多孔钛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钛粉的粒度为5~75μm,纯度>99.5%;镍粉的粒度为2~75μm,纯度>99.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柏华王泽王德志刘新利吴壮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