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065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包括数据来源模块、监管分析模块和应用模块;所述数据来源模块与监管分析模块相连接,所述监管分析模块与应用模块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设备数据采集监管软硬件平台;通过对安全员状态进行监视,判断安全员状态,提醒安全员,避免交通事故发生。避免交通事故发生。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
,具体地,涉及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下,智能网联汽车还在试运行阶段,还存在较多的应用风险。根据国家相关管理办法,对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必不可少。目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监管的平台其数据的采集与上传,基本是基于一种或两种采集源的监管模式,且基本都只是显示功能,不具备实时分析处理能力。
[0003]在公开号为CN112866328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系统,包括智能网联车端子系统、全息感知路侧子系统以及云控平台子系统,所述智能网联车端子系统用于车端,适于采集车端的运行状态信息,所述全息感知路侧子系统用于路端,用于采集路端的交通状态信息。
[0004]目前,现有的网联汽车数据源多种多样,包括车辆本身,车载测试设备,驾驶员本身,路端RSU,空域内定位等等,且随着对监管能力要求的提升,对自动驾驶状态,驾驶员状态,测试设备状态,路端设备状态等数据提出更高的分析要求。目前的监管设备却只能满足一种或两种数据源的采集与上传,且没有对安全员状态等数据的分析和警示功能,并不能对驶离开放自动驾驶示范区域、V2X信息失联等信息进行提醒、关闭,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监管带来很大风险。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包括数据来源模块、监管分析模块和应用模块;
[0008]所述数据来源模块与监管分析模块相连接,所述监管分析模块与应用模块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数据来源模块包括视频监管摄像头、GPS惯性导航、OBD、UWB室内定位、OBU设备、驾驶机器人、动态仿真目标物及差分基站;
[0010]所述视频监管摄像头对安全员进行视频采集;
[0011]所述GPS惯性导航对车辆位置,速度,加速度状态进行采集;
[0012]所述OBD对车辆本身CAN、CANFD数据进行采集;
[0013]所述UWB室内定位对室内车辆位置,速度状态进行采集;
[0014]所述OBU设备对路端V2X设备数据进行采集;
[0015]所述驾驶机器人对测试驾驶机器人位置,速度,加速度,状态数据进行采集;
[0016]所述动态仿真目标物对动态仿真目标物进行位置,速度,加速度,状态数据进行采集;
[0017]所述差分基站接收4G网络千寻、移动CROS、自建GPS基站的RTCM数据。
[0018]优选地,所述监管分析模块包括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声音灯光、SD卡数据、4G通讯、RJ45接口及NTRIP服务器;
[0019]所述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对数据来源模块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
[0020]所述声音灯光对数据进行解析并做出判断,形成相应的声音灯光提醒功能;
[0021]所述SD卡数据将数据保存在SD卡内,进行提取分析;
[0022]所述4G通讯将数据上传于服务器或云端,接收服务器控制指令与GPS差分数据;
[0023]所述RJ45接口与PC上位机连接通信;
[0024]所述NTRIP服务器进行GPS差分数据转发与接口转换,为通用GPS提供差分数据信号。
[0025]优选地,所述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对视频数据进行AI神经网络计算,识别安全员或驾驶员状态;对GPS惯性导航数据通过高斯平面化计算,计算出相对XY坐标,通过坐标转换计算出速度,加速度局部坐标参数;对OBD数据进行解析、计算、提取需要的数据。
[0026]优选地,所述NTRIP服务器与差分基站相连接,所述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分别与视频监管摄像头、GPS惯性导航、OBD数据、UWB室内定位、OBU设备、驾驶机器人、动态仿真目标物相连接所述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分别与声音灯光、SD卡数据、4G通讯、RJ45接口及NTRIP服务器相连接。
[0027]优选地,所述应用模块包括云平台、PC上位机和RTCM差分;
[0028]所述云平台展示监管车辆所有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分析;
[0029]所述PC上位机在本地通过网线查看车辆所有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分析;
[0030]所述RTCM差分为GPS实时的提供RTCM差分数据。
[0031]优选地,所述云平台与4G通讯相连接;所述PC上位机与RJ45接口相连接,所述RTCM差分与NTRIP服务器相连接。
[0032]优选地,所述监管分析模块获取数据来源模块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融合、判断功能,形成应用模块所需的功能。
[0033]优选地,所述系统采用5

16V供电,设有锂电池,监管分析模块采用一块ARM芯片,ARM芯片内置NPU计算单元,采用USB、CAN、RS232、RJ45网口接口与数据来源模块进行通讯,采用4G模块云平台进行通信,采用SD实时保存数据。
[0034]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源、电源显示、稳压模块、充电模块及锂电池;
[0035]所述电源分别与电源显示和稳压模块相连接,所述稳压模块分别与充电模块、锂电池及监管分析模块相连接;所述锂电池与监管分析模块相连接。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3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设备数据采集监管软硬件平台;通过对安全员状态进行监视,判断安全员状态,提醒安全员,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0038]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V2X数据采集分析,判断路端V2X数据是否正常;通过采集UWB数据采集分析,实时监控室内自动驾驶车辆状态;
[0039]3、本专利技术通过GPS惯性导航设备与数据采集盒,可实时监控车辆所在位置,并实时
与自动驾驶区域对比分析,提醒安全员是否驶离自动驾驶区域;
[0040]4、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数据通过4G网络上传云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实时监控安全员状态,车辆状态,路端状态;
[0041]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安全员、智能网联汽车、RSU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全域分析。
附图说明
[004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6]实施例1:
[004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来源模块、监管分析模块和应用模块;所述数据来源模块与监管分析模块相连接,所述监管分析模块与应用模块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来源模块包括视频监管摄像头、GPS惯性导航、OBD、UWB室内定位、OBU设备、驾驶机器人、动态仿真目标物及差分基站;所述视频监管摄像头对安全员进行视频采集;所述GPS惯性导航对车辆位置,速度,加速度状态进行采集;所述OBD对车辆本身CAN、CANFD数据进行采集;所述UWB室内定位对室内车辆位置,速度状态进行采集;所述OBU设备对路端V2X设备数据进行采集;所述驾驶机器人对测试驾驶机器人位置,速度,加速度,状态数据进行采集;所述动态仿真目标物对动态仿真目标物进行位置,速度,加速度,状态数据进行采集;所述差分基站接收4G网络千寻、移动CROS、自建GPS基站的RTCM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管分析模块包括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声音灯光、SD卡数据、4G通讯、RJ45接口及NTRIP服务器;所述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对数据来源模块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所述声音灯光对数据进行解析并做出判断,形成相应的声音灯光提醒功能;所述SD卡数据将数据保存在SD卡内,进行提取分析;所述4G通讯将数据上传于服务器或云端,接收服务器控制指令与GPS差分数据;所述RJ45接口与PC上位机连接通信;所述NTRIP服务器进行GPS差分数据转发与接口转换,为通用GPS提供差分数据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网联汽车全域监管的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解析与计算单元对视频数据进行AI神经网络计算,识别安全员或驾驶员状态;对GPS惯性导航数据通过高斯平面化计算,计算出相对XY坐标,通过坐标转换计算出速度,加速度局部坐标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辉明彭剑杨俊辉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智联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