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部提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64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美容域,尤其涉及一种面部提拉装置,一种面部提拉装置,包括圆环形的框架,框架上设置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由多个弧形板组成,弧形板安装在框架上;弧形板上靠近框架竖直轴线所处的位置的高度高于弧形板靠近框架所处的位置的高度,多个弧形板与框架组成的空间内安装有一个与框架同轴的顶盖,顶盖与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支架组件与顶盖之间设置具有拉紧功能的拉紧机构,拉紧机构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皮肤贴片,拉紧机构经牵引绳带动皮肤贴片上下移动。面部提拉装置可在对面部皮肤进行提拉之后固定提拉装置,利用转轮与牵引绳转动配合减小上升阻力,利用拉紧机构提高提拉效率,使提拉效果更佳。效果更佳。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部提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美容
,尤其涉及一种面部提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对美容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面部皮肤的紧皱较为关心,传统面部皮肤提拉通常依靠手动拉紧,从而达到拉紧效果,这就需要人一直拉扯面部皮肤,无法使面部皮肤的松紧度固定,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拉紧效果。
[0003]为了对面部皮肤提拉,专利号CN215821023U公开了一种面部整形设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到人体头部的支撑架、以及装设在支撑架上的若干提拉组件,提拉组件通过固定构件固定到人体脸部皮肤,通过驱动牵引件的第二端在所述支撑架上移动,带动固定构件朝预设方向移动,并拉伸调整人体脸部皮肤的松弛度。该装置在牵引件上升过程中容易与滑动通道产生摩擦,增加了上升阻力,降低了提拉效率。
[0004]为了对面部皮肤提拉,专利号CN216220555U公开了一种面部提拉装置,该装置包括头部佩戴件和能够贴于头部前额及两个鬓角皮肤上的贴条,贴条与头部佩戴件的前部连接。这种面部提拉装置佩戴后能够向上和向后提拉使用者的面部皮肤,让使用者面部皮肤保持紧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的框架(1),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由多个弧形板组成,所述的弧形板安装在所述的框架(1)上;所述的弧形板上靠近框架(1)竖直轴线所处的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的弧形板靠近所述的框架(1)所处的位置的高度,多个所述弧形板与所述的框架组成的空间内安装有一个与所述的框架(1)同轴的顶盖(3),所述的顶盖(3)与所述的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组件与所述的顶盖(3)之间设置具有拉紧功能的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牵引绳(7),所述牵引绳(7)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皮肤贴片(13),所述拉紧机构经牵引绳(7)带动皮肤贴片(13)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部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设置上下两层,上层为第一弯架(2),下层为第二弯架(4);所述第一弯架(2)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1)上表面,所述第二弯架(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架(2)下方的所述框架(1)内壁上,所述第一弯架(2)和第二弯架(4)竖直方向的中轴线与所述顶盖(3)同轴,所述第一弯架(2)和第二弯架(4)均为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弯架(2)和第二弯架(4)螺纹配合有与所述的框架(1)竖直轴线同轴的第一螺栓(5),所述第一螺栓(5)上端位于所述的第一弯架(2),所述的第一螺栓(5)下端与所述的顶盖(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栓(5)上套接有位于所述的第一弯架(2)上方的限位套(6),所述牵引绳(7)的一端缠绕在位于所述限位套(6)上方的第一螺栓(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面部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架(2)与第二弯架(4)的架体前端均开设有槽口(8),所述槽口(8)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外表面转动设置有转轮(10),所述牵引绳(7)的自由端绕过所述转轮(10)并与所述皮肤贴片(1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部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设置上下两层,上层的弧形板为活动架(16)和第二固定架(22),下层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喜永刘志坤陈贵宗田跃平梁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莱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