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历史保护建筑功能提升的设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历史保护建筑功能提升的设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历史保护建筑建造年代的久远,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改造,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城市地貌条件的不断变迁以及建造期间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也使得多数历史保护建筑存在沉降过大、雨水倒灌、抗震性能不足等诸多问题。
[0003]历史保护建筑的功能提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修复历史保护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损伤,解决历史保护建筑在沉降、防汛、抗震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隐患,恢复建筑的原有风貌,延长建筑的寿命;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历史保护建筑的前提下,对历史保护建筑进行全面的功能提升,使其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以缓解城市发展在土地、资源等方面产生的诸多矛盾。目前,多数相关专利集中于解决历史保护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沉降、防汛等,可参考如专利公布号CN101092850,一种建筑物或古建筑物/群整体顶升方法和装置;也有部分专利着手于解决新增地下室的需求,如授权公告号CN102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历史保护建筑功能提升的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
步骤一:加固既有的历史保护建筑(1)的薄弱部位及重点保护部位,并在所述历史保护建筑(1)的周边设置基坑支护结构;
②
步骤二:开挖至所述历史保护建筑(1)的基础顶面,在所述历史保护建筑(1)的原基础梁(3)两侧设置夹墙梁,所述夹墙梁互相连接构成上托盘结构(8);完成所述上托盘结构(8)施工;待所述上托盘结构(8)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原基础梁(3)的两侧施工基础托换桩(10),所述基础托换桩(10)支撑所述上托盘结构(8);
③
步骤三:待所述基础托换桩(10)施工完成且与所述上托盘结构(8)连接完成后,开挖至基底,期间根据基坑支护设计要求施工支撑(9);所述支撑(9)一端支撑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上,另一端支撑于所述上托盘结构(8)上;清除因开挖暴露出的原基础承台(4)及原桩基(5);基坑开挖至基底后,浇筑基础底板(11);
④
步骤四:安装顶升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东,岳建勇,蔡忠祥,张凯,侯胜男,童园梦,周延,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