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24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梁托支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包括建筑梁和建筑梁内的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壳体、直角支撑架、镂槽、浇筑槽和加强钢筋,所述支撑壳体用于安装在建筑梁内壁的一侧,所述支撑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直角支撑架,所述直角支撑架的一侧设有镂槽,所述建筑梁的内壁还设有浇筑槽,所述浇筑槽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的一端用于嵌在镂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强直角支撑架与建筑梁内壁的连接强度,使建筑梁侧边的压力,有效的传递至建筑梁下端,并且装置较以往的分体式结构,连接程度更为紧密,承载力更大,使装置能够适应大重量的传递以及支撑效果。大重量的传递以及支撑效果。大重量的传递以及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梁托支撑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学领域梁托也叫“牛腿”,悬臂体系的挂梁与悬臂间必然出现搁置构造,通常就将悬臂端和挂梁端的局部构造称为“牛腿”,又称梁托,梁托原本的作用是将梁的重力集中传导给支撑柱,减轻墙体的负重,梁托的作用是衔接悬臂梁与挂梁,并传递来自挂梁的荷载,通俗的说,就是在梁和柱之间做的一个斜向支撑,因此梁托高度已削弱至不到梁高的一半,却又要传递较大的竖直和水平反力,这就使它成为上部结构中的薄弱部位,故而容易出现各种情况。
[0003]但是,现有的建筑梁托结构,在安装时通常为预制件安装在预设位置,而预制件与梁体本身的连接性不高,使得梁托传递大梁本身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具备加强梁托与大梁之间连接性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建筑梁托结构,在安装时通常为预制件安装在预设位置,而预制件与梁体本身的连接性不高,使得梁托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包括建筑梁(1)和建筑梁(1)内的第一支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壳体(21)、直角支撑架(22)、镂槽(23)、浇筑槽(24)和加强钢筋(25),所述支撑壳体(21)用于安装在建筑梁(1)内壁的一侧,所述支撑壳体(21)的内部安装有直角支撑架(22),所述直角支撑架(22)的一侧设有镂槽(23),所述建筑梁(1)的内壁还设有浇筑槽(24),所述浇筑槽(24)的内部安装有加强钢筋(25),所述加强钢筋(25)的一端用于嵌在镂槽(23)内,所述直角支撑架(22)的一侧用于嵌在浇筑槽(24)内,所述支撑壳体(21)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21)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结构(3),所述第二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挂架(31)、内侧支架(32)、外侧支架(33)、拨动销杆(34)、第一支撑轴(35)和第二支撑轴(36),所述支撑壳体(21)的一侧设有支撑挂架(31),所述支撑挂架(31)的内部安装有内侧支架(32),所述内侧支架(32)的下端安装有外侧支架(33),所述外侧支架(33)的一端设有拨动销杆(34),所述内侧支架(3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支撑轴(35),所述外侧支架(3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支撑轴(36),所述第一支撑轴(35)用于将内侧支架(32)转动连接在支撑挂架(31)内,所述第二支撑轴(36)用于将外侧支架(33)转动安装在支撑挂架(31)内,所述外侧支架(33)上端的高度高于内侧支架(32)一侧的高度,所述直角支撑架(22)内侧的角度为九十五度,所述直角支撑架(22)包括支撑横梁和支撑竖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的两侧设有拉紧结构(4),所述拉紧结构(4)的一端安装有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的一端安装有拉伸杆(9),所述拉伸杆(9)包括延伸调整结构(6)、延伸结构(7)和连接钢筋(8),所述连接钢筋(8)的两端安装有延伸结构(7),所述延伸结构(7)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调整结构(6),所述延伸调整结构(6)的一端用于安装在固定结构(5)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圈梁托换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结构(4)包括外壳体(41)、内腔体(42)、驱动轮(43)和支撑螺纹轴(44),所述外壳体(41)的内部设有内腔体(42),所述内腔体(42)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轮(43),所述内腔体(42)的内部还安装有支撑螺纹轴(44),所述支撑螺纹轴(44)用于螺旋安装在驱动轮(43)的内部,所述支撑螺纹轴(44)的一端用于与固定结构(5)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结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修敏李吉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品旭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