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56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桡动脉穿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主体机构、调节机构和止血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右侧,所述止血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前方,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臂托部、手腕部和手托部,所述手腕部固定安装在臂托部的右端,所述手托部固定安装在手腕部的右端。该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便于医护人员调整穿刺固定装置的高度,方便按压止血,在实用性上,减少了固定肢体装置自行松开次数,缩短了动脉穿刺的时间,提高了动脉穿刺成功率,提高了麻醉医生的满意度;在安全性上,动脉针拔除后,减少了动脉穿刺点处皮肤渗血例数、血肿例数,缩短了用手按压止血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桡动脉穿刺
,具体为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危重手术风险大,患者病情变化快,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创动脉测压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血压,可以持续、准确并动态地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弥补了袖带法无创测压的不足,因此,有创动脉测压在这类手术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常规监测有创血压时一般行桡动脉穿刺,连接压力换能器进行术中压力监测,并且可以通过桡动脉穿刺抽取术中血标本,行血气分析等,在对桡动脉进行穿刺置管时,通常需要抬高患者手腕并使手掌下垂以便能清晰地触摸动脉搏动,临床常将布单折叠成筒状或者用500ML输液袋垫于手腕下帮助抬高患者手腕,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应用效果不佳,容易污染布单或输液袋的外包装袋,而且仰卧位患者双手裹进床单放置于身体两侧时,由于监测的动脉压波形不好,需要多次将手拿出,调整腕部位置后再裹进床单内,不仅影响血压监测效果,延误病情判断,而且耽误手术时间,增加手术感染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调节机构(2)和止血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右侧,所述止血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前方,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臂托部(101)、手腕部(102)和手托部(103),所述手腕部(102)固定安装在臂托部(101)的右端,所述手托部(103)固定安装在手腕部(102)的右端,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充气凸块(201)、充气式气囊(202)、充气球(203)、充气管一(204)、气阀一(205)、放置凹槽一(206)、放置凹槽二(207)、魔术贴一(208)、魔术贴二(209)、魔术贴三(210)和魔术贴四(211),所述充气凸块(201)固定安装在手腕部(102)上端的中部,所述充气式气囊(202)固定安装在充气凸块(201)的上端,所述充气式气囊(202)固定连接充气凸块(201)的出气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球(203)固定安装在手腕部(102)的前端,所述充气管一(204)固定安装在充气球(203)的后端,所述气阀一(205)固定安装在充气管一(204)的上端,所述充气管一(204)固定连接充气球(203)的出气端与充气凸块(201)的进气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凹槽一(206)固定设置在臂托部(101)上端的中部,所述放置凹槽二(207)固定设置在手托部(103)上端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一(208)固定安装在臂托部(101)上端的后端,所述魔术贴二(209)固定安装在臂托部(101)上端的前端,所述魔术贴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