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032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阶段:L1阶段:将幼虫置入第一容器内,填入发酵木屑,温度控制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甲虫类养殖的
,特别是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犀金龟是鞘翅目内乃至昆虫纲内“巨虫”家族之一,形状奇特,雄虫角突发达,干净、安全、易饲养通常幼虫饲以腐殖土,成虫喂之瓜果,为大众所喜好,作为宠物饲养、收藏,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0003]现有的人工养殖方法一般采用将所有幼虫置于一个大型箱体内,定期更换食材,到期将成虫取出,该方式存在以下技术缺点:1、幼虫存活率低;2、蛹期死亡率高;3、羽化致残率高;4、整体存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在大规模养殖下,能够提高幼虫存活率、蛹期存活率、整体存活率,保证羽化完整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阶段:
[0006]L1阶段:将幼虫置入第一容器内,填入发酵木屑作为食材,温度控制为20

22℃,在一个月后进入下一个阶段;
[0007]L2阶段:在第二容器内填入发酵木屑作为食材,将第一容器内的幼虫转移进来,温度控制为20

22℃,以两个月为周期,此阶段中更换一次食材;
[0008]L3阶段:更换第三容器并填入发酵木屑作为食材,温度控制为20

22℃,该阶段个体周期有6~11个月的区间内变化,每2个月更换一次食材,直至幼虫开始制作蛹室,即可停止换食,定期观察直到化蛹;
[0009]蛹期:使用花泥挖出一个凹槽,将花泥置入水中浸湿,取出静置8

12分钟,将蛹放入凹槽,将含有蛹的花泥置入干净的箱体,加盖隔绝其余生物,定期对每个含有蛹的花泥喷洒水汽,保持箱体内环境和花泥的湿度,静观羽化。
[0010]作为优选,L1阶段、L2阶段、L3阶段的温度均控制为20℃。
[0011]作为优选,L1阶段、L2阶段、L3阶段均以湿度70%的发酵木屑作为食材。
[0012]作为优选,L2阶段中,在时长为半个周期时取出一半的已食用过的食材,并填入原食材量一半的新食材。
[0013]作为优选,L3阶段中,每过2个月取出一半的已食用过的食材,并填入原食材量一半的新食材。
[0014]作为优选,L1阶段中,所述第一容器为100ml圆柱形容器,第一容器内填入80ml的发酵木屑,每个第一容器内置入一条幼虫,每三天检查一次,及时对第一容器内补充食材。
[0015]作为优选,L2阶段中,所述第二容器为1.5L容器,内部填入750克湿度70%的发酵木屑,在时长为半个周期时填入325克新食材。
[0016]作为优选,L3阶段中,所述第三容器为2.5L

3L的圆柱形容器,第三容器内填入3L

3.5L的发酵木屑,并且压紧实,使发酵木屑在第三容器内的高度占第三容器高度的80%。
[0017]作为优选,所述花泥挖出的凹槽大小以蛹的轮廓多出1cm为准。
[0018]作为优选,蛹期每两日对每个含有蛹的花泥喷洒80

110ml水汽,花泥在该周期的湿度保持在60

70%。更优选的,每两日喷洒100ml水汽,湿度保持在65%。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大规模养殖下,能够提高幼虫存活率、蛹期存活率、整体存活率,保证羽化完整性。整体犀金龟存活率接近90%,大大提高了人工养殖的效率和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将幼虫分为4个阶段:分别以L1、L2、L3、蛹期来表示,其中,L1、L2、L3的表达为常规昆虫界描述幼虫阶段的以蜕皮次数来决定的阶段表达。
[0023]其中,发酵木屑采用科学发酵至木质素残留低于原含量的10%的近似米粒大小的壳斗科植物细木碎,在控制变量上采用的是同一个品牌同一批次生产的发酵木屑。所采用的容器均为可视度高的透明材料容器。
[0024]L1阶段:将幼虫置入第一容器内(采用100ml圆柱形容器,每个第一容器内置入一条幼虫),填入80ml湿度为70%的发酵木屑,温度控制为20℃,大约在一个月后进入下一个阶段,期间会存在食量高于其他个体的少数个体存在,每三天检查一次是否发生杂虫感染或是死亡的情况,及时对第一容器内补充食材。由于L1阶段的幼虫进食缓慢,80ml也可以放心进食一个月左右,而且采用的都是透明的容器,不用打开都可通过表面看到里面幼虫的情况,便于及时补充食物。
[0025]L2阶段:在第二容器(1.5L容器)内填入750克湿度70%的发酵木屑,将第一容器内的幼虫转移进来,温度控制为20℃,以两个月为周期,此阶段需要更换一次食材,可在时长为第一个月时取出一半的已食用过的食材,填入325克新食材即可。
[0026]L3阶段:更换第三容器(2.5L

3L的圆柱形容器),填入湿度70%的发酵木屑,并且压紧实,使发酵木屑在第三容器内的高度占第三容器高度的80%,温度控制为20℃,该阶段个体周期有6~11个月的区间内变化,2个月一次更换食材,更换时采用与L2阶段同样的新旧各半的方法填充食材,直至幼虫开始制作蛹室,即可停止换食,增加观察次数,直到化蛹(绝大多数蛹会依附在容器壁进行制作蛹室,这样可以给蛹室多增加一个支撑面,蛹室更加稳固)。
[0027]蛹期:使用花泥,挖出一个凹槽,大小为蛹的各方面多出1cm为准,将花泥置入水中浸湿,取出静置10分钟,将蛹放入凹槽,将含有蛹的花泥置入干净的箱体,加盖隔绝其余生物,每两日为每一个花泥喷洒100ml水汽,保持箱体内环境和花泥的湿度,花泥在该周期的湿度保持在65%,即可静观羽化。
[0028]对照组实验
[0029]设置两类对照组,一是幼虫环境的湿度,即发酵木屑的湿度(自然界正常犀金龟繁殖季节都是在夏季,幼虫开始生活的温度都是秋季开始的平稳低温期,按照中国自然犀金龟分布的情况,南方雨水多的山区,犀金龟的数量要比北风缺水的地方多得多,因此对照组
做湿度变化,未做温度变化);二是蛹的变量实验,是否采取花泥的对比。
[0030]参阅表1,湿度对照组:幼虫湿度测试分为三组,每组10条,A组湿度50%,B组70%,C组85%(再多要积水了),结果按照2个月之后的称重表现,死亡即为0,对照用虫,均为刚孵化一周内的健康L1阶段的幼虫。
[0031]表1
[0032]A组5643067745B组7796865897C组5046604556
[0033]A组幼虫进食缓慢,排泄物颗粒干燥,一捏成粉,湿度过低,不利于幼虫进食。
[0034]B组进食正常,排泄物有弹性,一捏是断成几块,湿度70%更适宜幼虫的生长。
[0035]C组进食正常,排泄物不成型,泥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阶段:L1阶段:将幼虫置入第一容器内,填入发酵木屑作为食材,温度控制为20

22℃,在一个月后进入下一个阶段;L2阶段:在第二容器内填入发酵木屑作为食材,将第一容器内的幼虫转移进来,温度控制为20

22℃,以两个月为周期,此阶段中更换一次食材;L3阶段:更换第三容器并填入发酵木屑作为食材,温度控制为20

22℃,该阶段个体周期有6~11个月的区间内变化,每2个月更换一次食材,直至幼虫开始制作蛹室,即可停止换食,定期观察直到化蛹;蛹期:使用花泥挖出一个凹槽,将花泥置入水中浸湿,取出静置8

12分钟,将蛹放入凹槽,将含有蛹的花泥置入干净的箱体,加盖隔绝其余生物,定期对每个含有蛹的花泥喷洒水汽,保持箱体内环境和花泥的湿度,静观羽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L1阶段、L2阶段、L3阶段的温度均控制为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L1阶段、L2阶段、L3阶段均以湿度70%的发酵木屑作为食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犀金龟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L2阶段中,在时长为半个周期时取出一半的已食用过的食材,并填入原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翰林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深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