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21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涉及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模块、充放切换驱动模块、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7,主控芯片U7与充电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电池当前的充电老化状态;主控芯片U7与放电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电池当前的放电老化状态;主控芯片U7与充放切换驱动模块连接,充放切换驱动模块与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连接,在主控芯片U7发出指令时,自动切换电池当前的充放老化状态。当前的充放老化状态。当前的充放老化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充放电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以及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近几年新能源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作为新能源产业电能存储的基本单元,电池出现了巨大的需求,各大电池生产厂家积极扩产。但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充放老化系统,只能手动进行充放模式的切换控制,影响老化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可自动切换电池充放老化状态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充放切换驱动模块、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7,主控芯片U7与充电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电池当前的充电老化状态;主控芯片U7与放电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电池当前的放电老化状态;主控芯片U7与充放切换驱动模块连接,充放切换驱动模块与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连接,用于在主控芯片U7发出指令时,切换电池当前的充放老化状态。
[0005]在上述电路中,所述充放切换驱动模块包括切换驱动单元和继电器切换单元,切换单元包括切换驱动芯片U3和三极管Q1,继电器切换单元包括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
[0006]驱动芯片U3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U7的端口T+1连接,接收主控芯片U7的切换驱动信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连接,控制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通断;
[0007]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常闭端与电池的放电端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常开端与电池的充电端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公共端与电池的充放端连接,切换电池的充放。
[0008]在上述电路中,还包括485通讯模块,所述主控芯片U7通过485通讯模块与所述的放电模块连接。
[0009]在上述电路中,还包括充放指示模块,充放指示模块与所述的主控芯片U7连接,用于显示当前电池的充放老化状态。
[0010]在上述电路中,包括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电池温度检测模块与主控芯片U7和电池连接,用于检测电池当前的温度。
[0011]在上述电路中,包括地址选择模块,地址选择模块与主控芯片U7连接,用于给模块提供地址信息。
[0012]在上述电路中,所述485通讯模块还与上位机连接,用于上位机与所述主控芯片U7的双向通讯。
[0013]在上述电路中,所述485通讯模块包括三极管Q6、光耦U10、光耦U8、三极管Q5和收发器U9,
[0014]三极管Q6的基极与所述主控芯片U7的端口P5.5连接,发射极与主控芯片U7的端口TX连接,集电极与光耦U10的负端口连接;
[0015]光耦U10的输出端口VO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收发器U9的端口RE连接,发射极与收发器U9的TTL信号输入端口连接,收发器U9的差分信号端口A和差分信号端口B,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0016]收发器U9的TTL信号输出端口与光耦U8的负端口连接,光耦U8的端口VO与主控芯片U7的端口RX连接。
[0017]在上述电路中,所述充放指示模块包括LED灯组,LED灯组包括两个并联的LED灯,LED灯与所述的主控芯片U7连接。
[0018]在上述电路中,所述电池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电阻和滤波电容,检测电阻与电池连接,检测电阻与所述主控芯片U7连接,用于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主控芯片U7;
[0019]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检测电阻连接,另一端与电池连接,用于滤波。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控芯片U7接收指令,配合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实现电池的自动充放切换控制;并且通过充放指示模块,可以在充放过程中实时指示充放状态,让用户可以实时查看电池状态;通过NTC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电池温度,实现过温保护,使充放过程中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21]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0022]附图2为图1中的主控模块的电路图示意图。
[0023]附图3

4为图1中的充放切换驱动模块的电路图示意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中的485通讯模块的电路图。附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中的充放指示模块的电路图。
[0025]附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中的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的电路图。
[0026]附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中的地址选择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29]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包括主控模块10、充放切换驱动模块20、充电模块30和放电模块40,主控模块10包括主控芯片U7,主控芯片U7的型号为STC15F2K60S2,主控芯片U7与充电模块30和放电模块40连接,充电模块30和放电模块40均与电池连接(充电模块与充电池连接,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模块与充电池连接,对电池进行放电,均是本
内的常规技术手段,因此本技术省略了对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的详细表述),使主控芯片U7可以获取电池当前的充电老化状态和放电老化状态;主控芯片U7与充放切换驱动模块20连接,充放切换驱动模块20与充电模块30和放电模块40连接,主控芯片U7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时,给充放切换驱动模块20发出指令,实现自动切换电池当前的充放老化状态。
[0030]所述充放切换驱动模块20包括切换驱动单元201和继电器切换单元202,切换单元201包括切换驱动芯片U3和三极管Q1,继电器切换单元202包括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驱动芯片U3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U7的端口T+1连接,接收主控芯片U7的切换驱动信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连接,控制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通断;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常闭端与电池的放电端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常开端与电池的充电端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公共端与电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充放切换驱动模块、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U7,主控芯片U7与充电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电池当前的充电老化状态;主控芯片U7与放电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电池当前的放电老化状态;主控芯片U7与充放切换驱动模块连接,充放切换驱动模块与充电模块和放电模块连接,用于在主控芯片U7发出指令时,切换电池当前的充放老化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切换驱动模块包括切换驱动单元和继电器切换单元,切换单元包括切换驱动芯片U3和三极管Q1,继电器切换单元包括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驱动芯片U3的输入端口与所述主控芯片U7的端口T+1连接,接收主控芯片U7的切换驱动信号,输出端口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连接,控制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通断;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常闭端与电池的放电端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常开端与电池的充电端连接,继电器K1和继电器K2的公共端与电池的充放端连接,切换电池的充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85通讯模块,所述主控芯片U7通过485通讯模块与所述的放电模块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放指示模块,充放指示模块与所述的主控芯片U7连接,用于显示当前电池的充放老化状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自动充放老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温度检测模块,电池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楚滨江学文巫伟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拓森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