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通信塔,包括移动座、伸缩式支架和通信塔体;移动座上设置有转动座,伸缩式支架的底端固定有安装轴,伸缩式支架通过安装轴转动安装在转动座上,转动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轴转动的动力组件;伸缩式支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多个活动管,限位环上设置有密封胶垫;移动座的底端固定有充气筒体,充气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移动座的底端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塞移动的液压缸,充气筒体的端部与最外侧的活动管的底端之间连接有防爆管,防爆管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伸缩式支架的迅速展开和收纳工作,且其结构精简,占用空间小,安装快捷方便。安装快捷方便。安装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通信塔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塔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通信塔。
技术介绍
[0002]通信塔是通信信号发射、接收和传输设备的主要载体,是移动通信完成信号覆盖的基础设施。现在因一些施工现场需要,需临时搭建通信塔,完工后通信塔可能失去自身作用。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32964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塔,包括有一平板车,固定安装在平板车上的机房框架,连接在机房框架右侧的塔体,以及安装在塔体上部的天支。所述的塔体包括有依次套接在一起的下塔杆、中塔杆和上塔杆;下塔杆与机房框架连接,所述的天支设置在上塔杆上端。该通信塔的塔体能够收缩折叠起来形成较小的体积,方便地通过平板车移动到使用位置。塔体能够通过液压缸及驱动装置迅速地展开,安装方便快捷且结构稳固。
[0004]上述公开的专利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伸缩结构依然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通信塔。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通信塔,包括移动座、伸缩式支架和通信塔体;移动座的底端安装有多个滚轮;移动座上设置有转动座,伸缩式支架的底端固定有安装轴,伸缩式支架通过安装轴转动安装在转动座上,转动座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轴转动的动力组件;伸缩式支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多个活动管,最外侧的活动管的底端和最内侧的活动管的顶端均为密封的结构,除最外侧的活动管以外,其余多个活动管的底端均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上设置有密封胶垫;移动座的底端固定有充气筒体,充气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塞,移动座的底端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塞移动的液压缸,充气筒体的端部与最外侧的活动管的底端之间连接有防爆管,防爆管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A,充气筒体上邻近防爆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B,最外侧的活动管的底端还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通信塔体固定安装在最内侧的活动管上。
[0007]优选的,最外侧的活动管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可拆卸安装在移动座上。
[0008]优选的,移动座的侧部滑动设置有延长杆,延长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旋转把手和支垫。
[0009]优选的,通信塔体上安装有测距传感器。
[0010]优选的,动力组件包括减速机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安装轴连接。
[0011]优选的,移动座上设置有推动把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启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工作,以驱动伸缩式支架转动到竖直的状态,随后控制启动液压缸工作,以驱动活塞在充气筒体内部往复移动,从而将气体充入到多个活动管的内部,使得多个活动管均上移到限定的高度位置,随后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使得固定板与移动座接触,最后将固定板安装在移动座上,由此可提升伸缩式支架的稳固性;在需要对伸缩式支架进行收纳折叠时,首先需将固定板从移动座上拆卸下来,随后控制打开电磁阀开关,可将多个活动管内侧的气体放出;综上,本技术能够实现对伸缩式支架的迅速展开和收纳工作,且其结构精简,占用空间小,安装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移动座;2、活动管;3、伸缩杆;4、滚轮;5、通信塔体;6、测距传感器;7、液压缸;8、充气筒体;9、活塞;10、推动把手;11、延长杆;121、支垫;122、螺纹杆;123、旋转把手;13、固定板;14、防爆管;15、进气管;161、单向进气阀A;162、单向进气阀B;17、排气管;18、电磁阀;19、减速机;20、伺服电机;21、转动座;22、限位环;23、密封胶垫;24、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通信塔,包括移动座1、伸缩式支架和通信塔体5;移动座1的底端安装有多个滚轮4,移动座1上设置有推动把手10;移动座1上设置有转动座21,伸缩式支架的底端固定有安装轴24,伸缩式支架通过安装轴24转动安装在转动座21上,转动座2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轴24转动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减速机19和伺服电机20,伺服电机20的输出轴与减速机19的输入轴连接,减速机19的输出轴与安装轴24连接;伸缩式支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多个活动管2,最外侧的活动管2的底端和最内侧的活动管2的顶端均为密封的结构,除最外侧的活动管2以外,其余多个活动管2的底端均固定有限位环22,限位环22上设置有密封胶垫23;移动座1的底端固定有充气筒体8,充气筒体8的内部设置有活塞9,移动座1的底端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塞9移动的液压缸7,充气筒体8的端部与最外侧的活动管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防爆管14,防爆管14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A161,充气筒体8上邻近防爆管14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B162,最外侧的活动管2的底端还连接有排气管17,排气管17上安装有电磁阀18;通信塔体5固定安装在最内侧的活动管2上,通信塔体5上安装有测距传感器6。
[0018]最外侧的活动管2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可拆卸安装在移动座1上。
[0019]移动座1的侧部滑动设置有延长杆11,延长杆11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2,螺纹杆122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旋转把手123和支垫121,当设备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驱动螺纹杆122转动,直至支垫121与地面接触,从而提升了整个设备放置的稳定性。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将设备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后,启动伺服电机20和
减速机19工作,以驱动伸缩式支架转动到竖直的状态,随后控制启动液压缸7工作,以驱动活塞9在充气筒体8内部往复移动,从而将气体充入到多个活动管2的内部,使得多个活动管2均上移到限定的高度位置,随后调节伸缩杆3的长度,使得固定板13与移动座1接触,最后将固定板13安装在移动座1上,由此可提升伸缩式支架的稳固性;在需要对伸缩式支架进行收纳折叠时,首先需将固定板13从移动座1上拆卸下来,随后控制打开电磁阀18开关,可将多个活动管2内侧的气体放出;综上,本技术能够实现对伸缩式支架的迅速展开和收纳工作,且其结构精简,占用空间小,安装快捷方便。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信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1)、伸缩式支架和通信塔体(5);移动座(1)的底端安装有多个滚轮(4);移动座(1)上设置有转动座(21),伸缩式支架的底端固定有安装轴(24),伸缩式支架通过安装轴(24)转动安装在转动座(21)上,转动座(2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安装轴(24)转动的动力组件;伸缩式支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多个活动管(2),最外侧的活动管(2)的底端和最内侧的活动管(2)的顶端均为密封的结构,除最外侧的活动管(2)以外,其余多个活动管(2)的底端均固定有限位环(22),限位环(22)上设置有密封胶垫(23);移动座(1)的底端固定有充气筒体(8),充气筒体(8)的内部设置有活塞(9),移动座(1)的底端安装有用于驱动活塞(9)移动的液压缸(7),充气筒体(8)的端部与最外侧的活动管(2)的底端之间连接有防爆管(14),防爆管(14)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A(161),充气筒体(8)上邻近防爆管(14)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B(162),最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月,苏德奎,付琴棋,孔祥宇,李冰梅,洪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安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