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016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恒温槽温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包括外层固定套管,外层固定套管中固定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外层固定套管中设置有金属均温块,金属均温块上开设有与固定柱对应设置的固定孔,金属均温块上固定设置有内层测量孔,外层固定套管上开设有进水口,外层固定套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口启闭的启闭机构,无需对原有设备结构和控温方式进行改变,有助于提高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适用性,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对原有恒温槽进行改装时的便捷性,区别于固定点装置,能够在恒温槽工作范围得到任意温场,有助于提高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恒温槽温场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高精度温度传感器的计量需求越来越到多,尤其是芯片、智能制造、气象、海洋等领域对温度传感器的计量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达到mK级水平。
[0003]传统的恒温槽由于温度稳定性波动性等原因通常无法满足此类计量需求,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采用固定点装置得到稳定的温场。固定点装置是标准或高精密温度传感器分度的主要温场提供设备,其精度较高,但是通常造价昂贵,而且受物理特性影响,固定点装置只能提供部分温度点的温场,无法得到任意温场;二、采用特制的专用高精度恒温槽。这种恒温能到提供mK级稳定温场,但是由于温场要求高,通常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且大多温度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点装置通常造价昂贵,而且受物理特性影响,固定点装置只能提供部分温度点的温场,无法得到任意温场,专用恒温槽于温场要求高,通常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且大多温度范围较窄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包括外层固定套管,所述外层固定套管中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外层固定套管中设置有金属均温块,所述金属均温块上开设有与固定柱对应设置的固定孔,所述金属均温块上固定设置有内层测量孔,所述外层固定套管上开设有进水口;
[0007]所述外层固定套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口启闭的启闭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外层固定套管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固定柱可纵向活动套设于固定孔中。
[0009]优选地,所述内层测量孔一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的所述内层测量孔中放置有标准温度计,且另一个内层测量孔中放置有被测温度计。
[0010]优选地,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开设于外层固定套管上的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与弹簧,所述外层固定套管上开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上端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连通腔下端设置有与滑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上开设有用于对其进行螺栓固定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上连接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上连接有用以封闭进水口的封口件。
[0011]优选地,所述滑槽水平开设于外层固定套管底端位置。
[0012]优选地,所述弹簧水平焊接于滑槽外端位置,所述滑块水平滑动套设于滑槽中。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杆水平滑动套设于连通腔上端位置,且第二活塞杆水平滑
动套设于连通腔下端位置。
[0014]优选地,所述外层固定套管上开设有用于活动套设第二活塞杆的导向通孔,所述牵引杆两端分别销轴连接于滑块与封口件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无需对原有设备结构和控温方式进行改变,有助于提高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适用性。
[0017]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对原有恒温槽进行改装时的便捷性。
[0018]3、本专利技术区别于固定点装置,能够在恒温槽工作范围得到任意温场,有助于提高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进水口关闭状态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的外层固定套管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外层固定套管;2、安装板;3、固定柱;4、金属均温块;5、固定孔;6、内层测量孔;7、进水口;8、滑槽;9、滑块;10、弹簧;11、连通腔;12、第一活塞杆;13、第二活塞杆;14、螺纹孔;15、牵引杆;16、封口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图5,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包括外层固定套管1,外层固定套管1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外层固定套管1中固定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外层固定套管1中设置有金属均温块4,金属均温块4上开设有与固定柱3对应设置的固定孔5,固定柱3可纵向活动套设于固定孔5中;
[0027]金属均温块4上固定设置有内层测量孔6,通过金属均温块4传热传质作用可使内层测量孔6的温度与恒温槽介质能迅速达到平衡,内层测量孔6一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的内层测量孔6中放置有标准温度计,且另一个内层测量孔6中放置有被测温度计,外层固定套管1上开设有进水口7;
[0028]外层固定套管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口7启闭的启闭机构,通过启闭机构,使得装置能在需要导流的时候进行导流,不需要导流,使其内部相对密封;
[0029]进一步说明:启闭机构包括水平开设于外层固定套管1底端位置上的滑槽8,滑槽8中设置有滑块9与弹簧10,弹簧10水平焊接于滑槽8外端位置,滑块9水平滑动套设于滑槽8中,通过滑槽8的导向限位作用,使得滑块9只能在滑槽8中进行水平运动;
[0030]外层固定套管1上开设有连通腔11,连通腔11上端水平滑动套设有第一活塞杆12,
连通腔11下端水平滑动套设有与滑块9固定连接的第二活塞杆13,通过弹簧10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活塞杆12不被挤压时,能通过滑块9带动第二活塞杆13实现复位,外层固定套管1上开设有用于活动套设第二活塞杆13的导向通孔,通过导向通孔可为第二活塞杆13的水平运动提供活动空间;
[0031]第一活塞杆12上开设有用于对其进行螺栓固定的螺纹孔14,通过螺纹孔14实现对第一活塞杆12的固定限位,有助于提高启闭机构的稳定性,滑块9上销轴连接有牵引杆15,牵引杆15上销轴连接有用以封闭进水口7的封口件16。
[0032]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0033]测量时首先将装置置入恒温液体槽中,拉动第一活塞杆12,通过气压作用力,使得第二活塞杆13向连通腔11外侧进行水平运动,第二活塞杆13带动滑块9在滑槽8中进行水平运动,滑块9带动牵引杆15进行偏转,封口件16在牵引杆15的牵引作用下,使进水口7处于打开状态,通过螺纹孔14对第一活塞杆12进行螺栓固定;
[0034]恒温槽内介质可以同时通过外层固定套管1外壁和外层固定套管1内部,此时由于金属均温块4传热传质作用,使内层测量孔6的温度与恒温槽介质迅速达到平衡,待温度稳定后,改变导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包括外层固定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固定套管(1)中固定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3),所述外层固定套管(1)中设置有金属均温块(4),所述金属均温块(4)上开设有与固定柱(3)对应设置的固定孔(5),所述金属均温块(4)上固定设置有内层测量孔(6),所述外层固定套管(1)上开设有进水口(7);所述外层固定套管(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水口(7)启闭的启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固定套管(1)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固定柱(3)可纵向活动套设于固定孔(5)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测量孔(6)一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的所述内层测量孔(6)中放置有标准温度计,且另一个内层测量孔(6)中放置有被测温度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槽温场稳定性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开设于外层固定套管(1)上的滑槽(8),所述滑槽(8)中设置有滑块(9)与弹簧(10),所述外层固定套管(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董亮文萌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