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105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主进水流道、辅进水流道以及出水流道,主进水流道内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能够控制主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的通断;辅进水流道与出水流道连通,辅进水流道内设置有检测装置一,检测装置一能够检测辅进水流道内是否有水流通过,出水流道内设置有检测装置二,检测装置二能够检测出水流道内的水流流速及流量,该阀门能够对不同程度的漏水进行精准检测,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涉及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

技术介绍

[0002]实际生活中常常由于水管老化、渗漏、破裂、水龙头没关紧或者忘记关等意外情况出现漏水,一方面造成了水资源浪费、水费增加,另一方面严重时会危害建筑物导致房屋破坏和财产损失,尤其在住宅密集区,一处漏水可能会给临近及下层多单元造成损失,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屡有发生,因此漏水的检测非常需要,漏水检测装置应运而生。
[0003]目前检测漏水的方法主要有:通过流量计检测、通过漏水检测传感器检测,但是都无法精准的判断是否真正漏水,极容易在用户使用时自动将用水切断,给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且均需要漏水达到一定的水流量用水才会被切断,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且无法检测到微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其具有漏水检测精准的优势。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主进水流道、辅进水流道以及出水流道,所述主进水流道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能够控制所述主进水流道与所述出水流道的通断;所述辅进水流道与所述出水流道连通,所述辅进水流道内设置有检测装置一,所述检测装置一能够检测所述辅进水流道内是否有水流通过,所述出水流道内设置有检测装置二,所述检测装置二能够检测所述出水流道内的水流流速及流量。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发生漏水时,当水流能够推动单向阀,水流便经过主进水流道进入至出水流道内,检测装置二对出水流道内的水流流速以及流量进行检测,用以判断是否漏水;当水流无法推动单向阀,水流便经过辅进水流道进入至出水流道内,检测装置一通过检测辅进水流道内是否有水流通过从而判断是否漏水,能够检测大流量漏水的情况以及微漏的情况,适用范围广,且漏水检测精准。
[0007]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一包括霍尔元件一以及水流发电组件,所述霍尔元件一安装于所述阀体且与所述水流发电组件相对应。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霍尔元件一与水流发电组件相对应,霍尔元件感应到水流发电组件正在工作发电,从而检测到辅进水流道内有水流通过。
[0009]优选的,所述水流发电组件包括外壳、转轴一、叶轮一、磁铁以及线圈,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辅进水流道内,所述叶轮一以及所述磁铁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磁铁的外侧,所述叶轮一与所述磁铁通过所述转轴一连接,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辅进水流道内的水流能够从所述进水孔进入所述外壳内冲击所述叶轮一,所述
霍尔元件一与所述磁铁相对应。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进水流道内的水流从进水孔进入外壳内对叶轮一进行冲击,叶轮一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发生转动,叶轮一转动后通过转轴一带动磁铁在线圈内转动,从而形成旋转的磁场,霍尔元件一感应到磁铁转动后形成旋转的磁场,以此检测到辅进水流道内有水流通过。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导流槽,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槽对水流导向,水流经导流槽进入进水孔内,再通过进水孔对叶轮一进行冲击。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外侧壁具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孔对所述定位块限位,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定位座上。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对定位块限位,保证定位座的稳定,线圈设置在定位座上,以此保证线圈的稳定。
[001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出水流道相连通。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进水流道内的水流通过进水孔后进入至外壳内对叶轮一进行冲击,然后再通过出水孔进入至出水流道内。
[0017]优选的,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出水流道通断的控制组件,所述水流发电组件能够为所述控制组件供电。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出水流道的通断,以此实现在漏水时切断用水,水流发电组件为控制组件供电,节约能源。
[0019]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二包括霍尔元件二、球体以及叶轮二,所述球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出水流道内,所述球体上开设有通水孔,所述叶轮二转动设置于所述通水孔内,所述出水流道内的水流能够从所述通水孔进入所述球体内冲击所述叶轮二,所述霍尔元件二安装于所述阀体且与所述叶轮二相对应。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水流道内的水流从通水孔进入球体内且对叶轮二进行冲击,叶轮二在通水孔内进行转动,霍尔元件二感应到叶轮二的转动,从而能够检测叶轮二转动的圈数,以此检测得到出水流道内的水流流速及流量。
[0021]优选的,所述通水孔内设置有定位架以及定位基座,所述叶轮二上具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架上,所述转轴二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基座上。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二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定位架上,转轴二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定位基座上,实现叶轮二转动设置于通水孔内。
[0023]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执行器以及阀杆,所述阀杆的上端与所述执行器连接,所述阀杆的下端与所述球体连接,所述执行器能够通过所述阀杆带动所述球体旋转。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执行器通过阀杆带动球体旋转,随着球体旋转,当通水孔与出水流道相连通,出水流道内的水流便能够从通水孔通过向外流出,当通水孔与出水流道被阻断,出水流道内的水流便无法向外流出。
[0025]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不同程度的漏水其所产生的水流在单向阀的作用下,能够分别从主进水流道或
辅进水流道进入至出水流道内,而通过辅进水流道的水流通过检测装置一进行检测,而直接经主进水流道进入出水流道内的水流通过检测装置二进行检测,实现对不同程度的漏水进行精准检测,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8]图2为实施例阀体的剖视图;
[0029]图3为实施例霍尔元件一以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实施例水流发电组件的剖视图;
[0031]图5为实施例外壳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实施例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实施例另一剖视图;
[0034]图8为实施例球体以及叶轮二的剖视图。
[0035]附图标记:1、阀体;2、主进水流道;3、辅进水流道;4、出水流道;5、单向阀;6、检测装置一;61、霍尔元件一;62、水流发电组件;621、外壳;6211、上壳体;6212、下壳体;622、转轴一;623、叶轮一;624、磁铁;625、线圈;7、检测装置二;71、霍尔元件二;72、球体;73、叶轮二;8、进水孔;9、导流槽;10、定位孔;11、定位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其特征是: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主进水流道(2)、辅进水流道(3)以及出水流道(4),所述主进水流道(2)内设置有单向阀(5),所述单向阀(5)能够控制所述主进水流道(2)与所述出水流道(4)的通断;所述辅进水流道(3)与所述出水流道(4)连通,所述辅进水流道(3)内设置有检测装置一(6),所述检测装置一(6)能够检测所述辅进水流道(3)内是否有水流通过,所述出水流道(4)内设置有检测装置二(7),所述检测装置二(7)能够检测所述出水流道(4)内的水流流速及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一(6)包括霍尔元件一(61)以及水流发电组件(62),所述霍尔元件一(61)安装于所述阀体(1)且与所述水流发电组件(62)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其特征是:所述水流发电组件(62)包括外壳(621)、转轴一(622)、叶轮一(623)、磁铁(624)以及线圈(625),所述外壳(621)设置于所述辅进水流道(3)内,所述叶轮一(623)以及所述磁铁(624)均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壳(621)内,所述线圈(625)套设于所述磁铁(624)的外侧,所述叶轮一(623)与所述磁铁(624)通过所述转轴一(622)连接,所述外壳(621)上开设有进水孔(8),所述辅进水流道(3)内的水流能够从所述进水孔(8)进入所述外壳(621)内冲击所述叶轮一(623),所述霍尔元件一(61)与所述磁铁(624)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621)的外侧壁开设有导流槽(9),所述进水孔(8)与所述导流槽(9)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可漏水检测的阀门,其特征是:所述外壳(621)上开设有定位孔(10),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斌曾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智滴康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