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属于倒流防止器技术领域。包括:主阀体、副阀体、泄水阀、隔断部、隔膜组件、阀杆以及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组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P3上腔体,另外引一路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组件把P3上腔体与P3压力腔联通,运用P1、P3腔体的压力差以及伯努利效应,使P3上腔体带动阀杆向上施压,阀杆带动泄水阀瓣和弹簧弹力的辅助下与泄水接头断开密封,排出P2内的积水,解决现有的倒流防止器,泄水功能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或者瞬时流速过快时,泄水器密封出现短暂的滴漏的现象;又或者因弹簧长期受力形变,弹力下降,无法泄水的情况,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功能的稳定性得到了延长与提高。和功能的稳定性得到了延长与提高。和功能的稳定性得到了延长与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属于倒流防止器
技术介绍
[0002]倒流防止器(backflow preventer)是一种采用止回部件组成的可防止给水管道水流倒流的装置。倒流防止器根据自来水供水设备,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管道回流污染严重,又无有效防止回流污染装置的情况下,研制的一种严格限定管道中水只能单向流动的水力控制组合装置,它的功能是在任何工况下防止管道中的介质倒流,以达到避免倒流污染的目的。目前倒流防止器主要分为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和减压型倒流防止器两类,按国家标准低阻力倒流防止器的水头损失小于3米,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的水头损失小于7米。
[0003]目前低阻力倒流防止器的泄水器(泄水阀)使用弹簧弹力反推泄水器以达到泄水目的,随着倒流防止器使用年限的增长,一些配件会老化如:泄水器长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泄水器底部的弹簧由于长时间保持压缩状态,会导致弹簧弹力下降,不能再恢复理想状态,弹簧失去作用,造成机械性假死,整个泄水开关也将卡死并失效无法泄水。或者瞬时流速过快时,水流对泄水器的扰动使得泄水器密封出现短暂的滴漏的现象。上述问题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越专利技术显。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产品都很难避免上述问题。另外,现有的倒流防止器泄水接头是由多个金属零部件组合而成,加工时间长、配合精度难以控制、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倒流防止器因产品使用年限的增加,泄水功能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或者瞬时流速过快时,水流对泄水器的扰动使得泄水器密封出现短暂的滴漏的现象;或者因弹簧长期受力形变,弹力下降,更严重的可能弹簧因此失去作用无法泄水的情况。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
[0007]主阀体,其内部安装有前止回阀,前止回阀与主阀体之间形成P1压力腔;
[0008]副阀体,与主阀体连接,其内部安装有后止回阀,后止回阀与副阀体之间形成P3压力腔;
[0009]泄水阀,安装于P2压力腔内,所述P2压力腔形成于主阀体与副阀体之间;
[0010]隔断部,设置于P2压力腔内并将P2压力腔分隔形成有泄水压力辅助腔;
[0011]隔膜组件,设置于泄水压力辅助腔内并将泄水压力辅助腔分隔形成P1上腔体以及P3上腔体,P1上腔体与P1压力腔连通;
[0012]阀杆,其一端与泄水阀连接,另一端密封贯穿所述隔断部并与隔膜组件连接;
[0013]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组件,其一端连通P3压力腔,另一端连通P3上腔体。
[0014]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隔断部设置成与主阀体相连的一体式隔板。
[0015]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隔断部设置成与主阀体相连的可拆卸式隔板。
[0016]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组件与低阻力倒流防止器之间一体式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
[0017]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组件包括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于所述P3上腔体的一侧以及P3压力腔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分别连接有管接头,两管接头与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的首尾两端连接。
[0018]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连接孔设置成螺纹孔,所述管接头设置成螺纹转卡套接头,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两端分别与螺纹转卡套接头连接。
[0019]作为优选实例,所述主阀体顶部设置有阀盖;所述隔膜组件包括膜片以及膜片压板,所述膜片边缘被所述阀盖与主阀体之间夹紧固定,所述膜片压板分别夹紧膜片上下两面中心处,所述阀杆顶部依次与膜片及膜片压板连接。
[0020]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阀杆与隔断部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0021]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泄水阀包括泄水接头、泄水弹簧、密封圈以及泄水阀瓣,所述泄水接头设置于P2压力腔底部,泄水接头内设置有泄水弹簧,泄水接头顶部设有泄水口,密封圈套接于所述泄水阀瓣底端,所述泄水接头底端通过密封圈抵接于所述泄水接头的泄水口,所述泄水阀瓣的顶部与阀杆底部连接。
[0022]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泄水接头为与主阀体相连的一体式结构。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通过设置P3上腔体,另外引一路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组件把P3上腔体与P3压力腔联通,运用P1、P3腔体的压力差以及伯努利效应,使P3上腔体带动阀杆向上施压,阀杆带动泄水阀瓣和弹簧弹力的辅助下与泄水接头断开密封,排出P2内的积水,解决现有的倒流防止器,泄水功能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或者瞬时流速过快时,泄水器密封出现短暂的滴漏的现象;又或者因弹簧长期受力形变,弹力下降,无法泄水的情况,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功能的稳定性得到了延长与提高。
[0025](2)通过本专利技术,将倒流防止器泄水接头由原有分体式结构设置为一个整体,缩短了加工与装配时间长、降低了制造成本高。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倒流防止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倒流防止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泄水接头;2、泄水弹簧;3、O型密封圈一;4、泄水阀瓣;5、O型密封圈二;6、调整垫片;7、主阀体;8、密封圈一;9、前止回阀盘;10、弹簧座;11、弹簧;12、密封圈二;13、阀杆;14、阀座;15、后止回阀盘;16、O型密封圈三;17、副阀体;18、O型密封圈四;19、双头螺栓;20、六角螺母;21、膜片下压板;22、膜片;23、膜片上压板;24、六角薄螺母;25、O型密封圈五;26、阀盖;27、内六角螺栓;28、管接头;29、连通管;30、通道;31、P1压力腔;32、P1上腔体;33、P2压力腔;34、P3压力腔;35、P3上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包括主阀体7、副阀体17、前止回阀、后止回阀、泄水阀、隔断部、隔膜组件、阀杆13以及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29组件。
[0033]其中,主阀体7的内部安装有前止回阀,前止回阀与主阀体7之间形成P1压力腔31;前止回阀包括前止回阀盘9、弹簧座10、弹簧11以及密封圈一8,主阀体7的出水口处覆盖有前止回阀盘9,前止回阀盘9上横向固定有主阀轴,主阀轴的前后两端固定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之间设有弹簧11。
[0034]另外,为了保证密封性,在前止回阀盘9于主阀体7的出水口之间固定有密封圈一8,具体的,密封圈一8安装在前止回阀盘9上。
[0035]副阀体17与主阀体7之间连接通过双头螺栓19以及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体,其内部安装有前止回阀,前止回阀与主阀体之间形成P1压力腔;副阀体,与主阀体连接,其内部安装有后止回阀,后止回阀与副阀体之间形成P3压力腔;泄水阀,安装于P2压力腔内,所述P2压力腔形成于主阀体与副阀体之间;隔断部,设置于P2压力腔内并将P2压力腔分隔形成有泄水压力辅助腔;隔膜组件,设置于泄水压力辅助腔内并将泄水压力辅助腔分隔形成P1上腔体以及P3上腔体,P1上腔体与P1压力腔连通;阀杆,其一端与泄水阀连接,另一端密封贯穿所述隔断部并与隔膜组件连接;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组件,其一端连通P3压力腔,另一端连通P3上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设置成与主阀体相连的一体式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设置成与主阀体相连的可拆卸式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组件与低阻力倒流防止器之间一体式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气隔断功能的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组件包括泄水压力辅助连通管,于所述P3上腔体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连亮,施金坡,
申请(专利权)人:普联力量流体控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