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990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安装高度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主体以及支座组件。支座组件的转接件与壳体连接,底座通过连接件与转接件连接,且底座放置于承载面上,用于支承显示主体。沿第二直线方向,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沿第三直线方向,连接件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处于第一连接状态的连接件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孔与转接件和底座连接,以使显示主体处于第一安装高度。以使显示主体处于第二安装高度。连接件沿第二直线方向的尺寸与连接件沿第三直线方向的尺寸不同,以使第一安装高度与第二安装高度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画面。用于显示画面。用于显示画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装置是家庭必备的一种家用电器,如电脑显示器、电视机或者其他显示屏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在使用中可以采用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座式摆放,另一种是通过支架进行壁挂(即悬挂)式安装。
[0003]在通过座式摆放安装显示装置时,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01可以包括显示主体011以及两个底座012,两个底座012可以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连接底座012与显示主体011时,可以在显示主体011的下端面开设螺纹孔,并可以沿上下方向在底座012上对应一个螺纹孔开设一个通孔。随后,可以将一个螺钉由下向上穿过一个底座012上的通孔拧入一个对应的螺纹孔内,以使实现底座012与显示主体011的下端面的安装连接。但是,由于显示装置01通常仅适配一个固定高度的底座012,如此,只能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底座012用于调节显示主体011的安装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安装高度的显示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以及支座组件。显示主体包括连接的显示面板和壳体,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画面。支座组件包括连接件、转接件以及底座,转接件与壳体连接。底座通过连接件与转接件连接,且底座放置于承载面上,用于支承显示主体。沿第二直线方向,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于第二直线方向。沿第三直线方向,连接件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于第三直线方向。第二直线方向垂直于第三直线方向。
[0007]其中,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连接件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连接件一端的第一安装孔与转接件连接,且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一安装孔与底座连接,以使显示主体处于第一安装高度。连接件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连接件一侧的第二安装孔与转接件连接,且连接件另一侧的第二安装孔与底座连接,以使显示主体处于第二安装高度。连接件沿第二直线方向的尺寸与连接件沿第三直线方向的尺寸不同,以使第一安装高度与第二安装高度不同。
[0008]如此,由于连接件沿第二直线方向上的尺寸与连接件沿第三直线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如此,可以在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之间调节连接件的安装状态,即可使显示主体处于不同的安装高度,且无需额外更换支座组件,结构简单。并且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可以实现连接件的可拆卸安装连接,便于操作调节显示主体安装高度。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以及连接段。第一安装段
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段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段沿第三直线方向至少与第一安装段部分错位分布。连接段沿第二直线方向,第一安装段靠近第二安装段的一端与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且第二安装段靠近第一安装段的一端与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以使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在第二直线方向上的尺寸与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在第三直线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其中,沿第二直线方向,部分第一安装孔开设于第一安装段远离第二安装段的端面上,另一部分第一安装孔开设于第二安装段远离第一安装段的端面上;沿第三直线方向,部分第二安装孔开设于第一安装段上,另一部分第二安装孔开设于第二安装段上。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段与第一安装段所成的角大于或者等于90
°
,且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沿第二直线方向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零。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状态包括第一高度状态以及第二高度状态。当连接件处于第一高度状态时,沿第三直线方向,转接件与第一安装段远离第二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第二安装孔连接,底座与第二安装段远离第一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第二安装孔连接,以使显示主体处于第三安装高度。当连接件处于第二高度状态时,沿第三直线方向,转接件与第一安装段靠近第二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第二安装孔连接,底座与第二安装段靠近第一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第二安装孔连接,以使显示主体处于第四安装高度,且第三安装高度大于第四安装高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安装孔为通孔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安装孔沿第二直线方向贯穿连接件,连接件还包括第一盖板,沿第二直线方向,第一盖板安装于连接段远离第一安装段的侧面,用于遮挡第一安装段上的第一安装孔。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安装孔为通孔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安装孔沿第二直线方向贯穿连接件,连接件还包括第二盖板,沿第二直线方向,第二盖板安装于连接段远离第二安装段的侧面,用于遮挡第二安装段上的第一安装孔。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座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座组件中的多个转接件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分布并与壳体连接,第一直线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并平行于显示面板。多个支座组件包括第一跨度状态和第二跨度状态,当连接件处于第一跨度状态时,沿第二直线方向,连接件一端的第二安装孔与转接件连接,且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孔与底座连接,以使沿第一直线方向两端的两个转接件位于两端的两个底座之间,多个支座组件具有第一跨度尺寸。当连接件处于第二跨度状态时,沿第二直线方向,连接件一端的第二安装孔与转接件连接,且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孔与底座连接,以使沿第一直线方向两端的两个底座位于两端的两个转接件之间,多个支座组件具有第二跨度尺寸,且第一跨度尺寸大于第二跨度尺寸。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支座组件还包括第三跨度状态,当连接件处于第三跨度状态时,第二直线方向垂直于显示面板。沿第二直线方向,连接件一端的第二安装孔与转接件连接,且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安装孔与底座连接,以使沿第一直线方向两端的每个转接件与连接的一个底座对齐布置,多个支座组件具有第三跨度尺寸。第三跨度尺寸小于第一跨度尺寸,且第三跨度尺寸大于第二跨度尺寸。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为长条形结构,底座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竖直方向,且底座的长度方向与显示面板所成的角在30
°
至150
°
之间。沿竖直方向,底座靠近显示主体的一端
设有第五安装孔,用于连接连接件的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且底座远离显示主体的一端与承载面接触。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接件包括第一转接块以及第二转接块,第一转接块上设有第三安装孔,用于连接壳体。沿竖直方向,第二转接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第二转接块的一端接触连接第一转接块,且第二转接块的另一端用于接触连接连接件;第二转接块沿竖直方向设有第四安装孔,用于连接连接件的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包括连接器以及多个支撑臂。沿竖直方向,连接器朝向显示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五安装孔,用于连接连接件。沿竖直方向,支撑臂位于连接器远离显示主体的一侧,每个支撑臂的一端与连接器连接,且多个支撑臂的另一端间隔分布,用于支承显示主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主体,包括连接的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画面;以及,支座组件,所述支座组件包括:连接件,沿第二直线方向,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线方向;沿第三直线方向,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三直线方向;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三直线方向;转接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底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且所述底座放置于承载面上,用于支承所述显示主体;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件一端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转接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底座连接,以使所述显示主体处于第一安装高度;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连接件一侧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转接件连接,且所述连接件另一侧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底座连接,以使所述显示主体处于第二安装高度;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的尺寸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三直线方向的尺寸不同,以使第一安装高度与第二安装高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段,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第二安装段,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段沿所述第三直线方向至少与所述第一安装段部分错位分布;以及,连接段,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所述第一安装段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安装段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在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上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在所述第三直线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其中,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段的端面上,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段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段的端面上;沿所述第三直线方向,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段上,另一部分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安装段所成的角大于或者等于90
°
,且所述第一安装段和所述第二安装段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包括:第一高度状态,当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高度状态时,沿所述第三直线方向,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段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安装段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以使所述显示主体处于第三安装高度;以及,第二高度状态,当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高度状态时,沿所述第三直线方向,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段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所述底
座与所述第二安装段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段的侧面接触,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以使所述显示主体处于第四安装高度,且所述第三安装高度大于所述第四安装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结构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贯穿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