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有立专利>正文

一种花椒采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818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椒采摘器,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并可拆卸的相互固定的壳体,两个壳体的顶部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一半罩,两个第一半罩相互拼合形成了采摘口,采摘口的开口处上方还设有采摘盖,采摘盖的后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顶部外壁之间并具备向上弹性回复功能,两个壳体的内部之间还设有防倾板,防倾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大幅减小了操作难度,又彻底避免了浪费的产生;而且既省时省力,又极大的方便了操作;同时,还避免了采摘人员手指因长时间的徒手采摘而造成损害。手指因长时间的徒手采摘而造成损害。手指因长时间的徒手采摘而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椒采摘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花椒采摘器。

技术介绍

[0002]花椒是一种典型的芸香科植物,其瞢荚果多单生,直径4~5mm,外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散有多数疣状突起的油点,是一种常见的烹饪香料;花椒果实在成熟后,需要人工采摘,但是现有的采摘方式是采摘人员一手拿着容器,另一手将花椒果实徒手摘下并放入到容器中,上述方式的操作难度较大,过程中,摘下的花椒果实很容易掉落到地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而且采摘人员很容易失手打翻容器,一旦打翻后,容器中的花椒果实会大部分的掉出,此时的采摘人员只能暂停采摘并捡起掉落的花椒果实,既费时又费力,操作起来极为不便;长时间的徒手采摘也会对手指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既大幅减小了操作难度,又彻底避免了浪费的产生,进而既省时省力又极大的方便了操作的花椒采摘器。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花椒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并可拆卸的相互固定的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顶部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一半罩,两个所述第一半罩相互拼合形成了采摘口,所述采摘口的开口处上方还设有采摘盖,所述采摘盖的后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顶部外壁之间并具备向上弹性回复功能,左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与前侧内壁之间以及右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右侧内壁与前侧内壁之间均形成有一个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的内侧边缘相互拼合,两个所述分隔板的后侧边缘与两个壳体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了收集口,两个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与两个壳体的底部内壁之间形成了储存室;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之间还设有防倾板,所述防倾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防倾板设于两个分隔板的上方以及采摘口的后侧,所述防倾板的上下两侧边缘分别与两个壳体的顶部内壁以及分隔板的顶部平面相互配合;左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以及右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右侧内壁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挡条,两个所述挡条分别设于防倾板左右两侧边缘的前方;两个所述壳体的底部前侧均向前形成有一个第二半罩,两个所述第二半罩相互拼合形成了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与储存室相互连通;所述取料口的开口处前侧还设有取料盖,所述取料盖的上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前侧外壁之间,所述取料盖的下侧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壳体之间。
[0005]优选地,所述采摘盖的前侧内壁上还固定有上卡板,对应地,两个所述第一半罩的前侧内壁之间还固定有下卡板,所述下卡板的上侧边缘与上卡板的下侧边缘相互配合。
[0006]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半罩的下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凹槽,对应地,所述取料盖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卡钩块,所述卡钩块的端部可拆卸的嵌入在两个凹槽中。
[0007]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半罩的后侧外壁上均向后形成有一个把手盖,两个所述把手盖相互拼合;两个所述把手盖的顶部均形成有一个凹腔,两个所述凹腔相互拼合。
[0008]优选地,所述采摘盖的后侧向外形成有摆动块,所述摆动块的端部伸入到两个凹腔之间,所述摆动块的端部内还穿插连接有横向设置的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凹腔的内壁上。
[0009]优选地,所述销轴上还套设有若干个扭簧,每个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压紧在摆动块的下侧内壁上以及任意一个凹腔的底面上。
[0010]优选地,所述采摘盖的前方还设有弹性限位条,所述弹性限位条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前侧外壁之间,所述弹性限位条的上端向后形成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采摘盖的顶部前侧相互配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利用上卡板与下卡板的相互配合将花椒果实方便的捋下并随即落入到采摘口中,进而使捋下的花椒果实全数收集并储藏在储存室中,从而既大幅减小了操作难度,又有效防止了花椒果实在摘下并转移的过程中掉落到地上以彻底避免浪费的产生;而且即使采摘人员不慎打翻后,储存室中的花椒果实也不会掉出,采摘人员可以持续的采摘,进而既省时省力,又极大的方便了操作;同时,还避免了采摘人员手指因长时间的徒手采摘而造成损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左前侧分解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左后侧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5]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花椒采摘器,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并可拆卸的相互固定的壳体1,两个壳体1的顶部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一半罩11,两个第一半罩11相互拼合形成了采摘口16,采摘口16的开口处上方还设有采摘盖2,采摘盖2的后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1的顶部外壁之间并具备向上弹性回复功能,左侧的一个壳体1的左侧内壁与前侧内壁之间以及右侧的一个壳体1的右侧内壁与前侧内壁之间均形成有一个分隔板14,两个分隔板14的内侧边缘相互拼合,两个分隔板14的后侧边缘与两个壳体1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了收集口17,两个分隔板14的底部与两个壳体1的底部内壁之间形成了储存室18;两个壳体1的
内部之间还设有防倾板4,防倾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1的内壁上,防倾板4设于两个分隔板14的上方以及采摘口16的后侧,防倾板4的上下两侧边缘分别与两个壳体1的顶部内壁以及分隔板14的顶部平面相互配合;左侧的一个壳体1的左侧内壁以及右侧的一个壳体1的右侧内壁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挡条19,两个挡条19分别设于防倾板4左右两侧边缘的前方;两个壳体1的底部前侧均向前形成有一个第二半罩13,两个第二半罩13相互拼合形成了取料口110,取料口110与储存室18相互连通;取料口110的开口处前侧还设有取料盖3,取料盖3的上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1的前侧外壁之间,取料盖3的下侧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壳体1之间。
[0017]采摘盖2的前侧内壁上还固定有上卡板5,对应地,两个第一半罩11的前侧内壁之间还固定有下卡板6,下卡板6的上侧边缘与上卡板5的下侧边缘相互配合。
[0018]两个第二半罩13的下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凹槽15,对应地,取料盖3的内壁上向外形成有卡钩块31,卡钩块31的端部可拆卸的嵌入在两个凹槽15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椒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并可拆卸的相互固定的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顶部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一半罩,两个所述第一半罩相互拼合形成了采摘口,所述采摘口的开口处上方还设有采摘盖,所述采摘盖的后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顶部外壁之间并具备向上弹性回复功能,左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与前侧内壁之间以及右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右侧内壁与前侧内壁之间均形成有一个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的内侧边缘相互拼合,两个所述分隔板的后侧边缘与两个壳体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了收集口,两个所述分隔板的底部与两个壳体的底部内壁之间形成了储存室;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之间还设有防倾板,所述防倾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防倾板设于两个分隔板的上方以及采摘口的后侧,所述防倾板的上下两侧边缘分别与两个壳体的顶部内壁以及分隔板的顶部平面相互配合;左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左侧内壁以及右侧的一个所述壳体的右侧内壁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竖直设置的挡条,两个所述挡条分别设于防倾板左右两侧边缘的前方;两个所述壳体的底部前侧均向前形成有一个第二半罩,两个所述第二半罩相互拼合形成了取料口,所述取料口与储存室相互连通;所述取料口的开口处前侧还设有取料盖,所述取料盖的上侧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壳体的前侧外壁之间,所述取料盖的下侧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壳体之间。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有立徐银灿
申请(专利权)人:赖有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