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波长选择性且容易在传输通道内多点配置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和光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301)包括:光栅部(20),反射在光纤(50)的芯(51)中传播的光中的期望波长的光的光纤布拉格光栅(21)形成于芯(51);以及抽头部(10),相对于所述光的传播方向配置在光栅部(20)的前级,形成有从光纤(50)的侧面输出由光栅部(20)反射的反射光的抽头波导(53)。反射的反射光的抽头波导(53)。反射的反射光的抽头波导(5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和光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光纤的侧面输入输出光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和包括该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光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光分支技术,已知使用阵列波导光栅的波长复用耦合器等。此外,为了实现光传感、传输通道的监视,提出了在光纤内通过激光加工形成光波导并从芯输出光的一部分功率的抽头波导的光侧方输出技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非专利文献1:Peng Ji et al,optics express,vol.26,no.12,p14972
‑
14981,(2018).
[0005]非专利文献2:T.Erdogan,Journal of Lightw.Technol.,vol.15,no.8,(1997).
[0006]公知的波长复用耦合器由于尺寸大以及连接点上的反射、损耗增大,所以存在难以在传输通道内多点配置的课题。此外,现有的抽头波导容易在传输通道内多点配置,但是存在难以提高波长选择性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波长选择性且容易在传输通道内多点配置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和光连接器。
[0008]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包括具有波长选择性的抽头波导。
[0009]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包括:
[0010]光栅部,反射在光纤的芯中传播的光中的期望波长的光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形成于所述芯;以及
[0011]抽头部,相对于所述光的传播方向配置在所述光栅部的前级,形成有从所述光纤的侧面输出由所述光栅部反射的反射光的抽头波导。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包括所述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
[0013]本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为了使抽头波导具有波长选择性而形成有光纤布拉格光栅。本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是抽头波导,因此容易在传输通道内多点配置。并且,本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能够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输入输出期望波长的光。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具有波长选择性且容易在传输通道内多点配置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和光连接器。
[0014]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上将所述抽头部和所述光栅部的组连续地配置多个。能够向光纤供给期望波长的光。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受光器,所述受光器配置在所述光纤的侧面,接收所述抽头部输出的所述反射光。能够从光纤接收期望波长的光。
[0016]另外,上述各专利技术能够尽可能地组合。
[0017]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具有波长选择性且容易在传输通道内多点配置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和光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图。
[0019]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性的图。
[0020]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性的图。
[0021]图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性的图。
[0022]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性的图。
[0023]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性的图。
[0024]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性的图。
[0025]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特性的图。
[0026]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图。
[0027]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的图。
[0028]图1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的图。
[0029]图1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附图标记相同的构成要素表示相互相同的构成要素。
[0031](实施方式1)
[0032]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301的图。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301包括:
[0033]光栅部20,反射在光纤50的芯51中传播的光中的期望波长的光的光纤布拉格光栅21形成于芯51;以及
[0034]抽头部10,相对于所述光的传播方向配置在光栅部20的前级,形成有从光纤50的侧面输出由光栅部20反射的反射光的抽头波导53。
[0035]光纤50是由芯51的直径d
c
、光纤50的直径df、芯51的折射率n
core
、包层52的折射率n
clad
定义的阶跃型光纤。光纤50在长边方向上依次形成有抽头部10和光栅部20。将从抽头波导53入射的光行进的方向设为光波导方向。在图1中,光波导方向是从左向右的方向。此外,将抽头波导53从芯51朝向光纤50的侧面的方向设为抽头方向。在图1中,抽头方向是相对于光波导方向逆向倾斜的方向。
[0036]光栅部20仅反射向光波导方向行进且通过了抽头部10的光中的任意波长的光,并且使其反射光返回到抽头部10。抽头部10中的从芯51向抽头波导53的光的耦合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的传播方向。具体地说,在芯51中向光波导方向行进的光几乎不与抽头波导53耦合。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模式耦合理论设定适当的α,能够使在芯51中向光波导方向的逆向行进的光与抽头波导53耦合(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α是抽头波导53与芯51所成的角度(锐角侧)。
[0037]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301使光波导方向的光在抽头部10不与抽头波导53耦合而透射,在光栅部20仅反射期望的波长,使其反射光(光波导方向的逆向的光)返回到抽头部10并与抽头波导53耦合。
[0038]抽头波导53和光栅21例如能够使用飞秒激光加工对光纤50局部地调制折射率来形成。在此,将芯、包层各自的折射率的调制量(与调制前的折射率的差分)设为δn
core
、δn
clad
。即,在芯51的情况下(光栅21和芯51与抽头波导53的重叠部),调制后的折射率为n
core
+δn
core
。此外,在包层52的情况下(除了所述重叠部以外的抽头波导53),调制后的折射率为n
clad
+δn
clad
。
[0039]图2是说明在芯51中传播的光传播方向的逆向的光与抽头波导53耦合的耦合效率的α依赖性的图。对于d
c
=8.2μm、n
core
=1.449081、n
clad
=1.444的阶跃型折射率分布的光纤结构,形成了δn
core
=δn
clad
=0.006、d
t
=6μm的抽头波导53。实线是向芯51的耦合效率(来自光栅部20的光原样在芯51中传播的光的比例),点线是向抽头波导53的耦合效率(来自光栅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栅部,反射在光纤的芯中传播的光中的期望波长的光的光纤布拉格光栅形成于所述芯;以及抽头部,相对于所述光的传播方向配置在所述光栅部的前级,形成有从所述光纤的侧面输出由所述光栅部反射的反射光的抽头波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侧方输入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阳子,松井隆,中岛和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